房屋内,烛火摇曳,昏黄的光晕在墙壁上投下斑驳的影子,仿佛也在为这即将消逝的生命而哀伤。苏邕躺在榻上,面色如纸,毫无血色,那原本健壮的身躯此刻显得如此单薄,仿佛一阵风就能将其吹倒。气息微弱得几近不可闻,每一次呼吸都伴随着沉重的喘息,像是在与死神做着最后的抗争。
苏定方与高慧英跪于榻前,泪湿眼眶。苏定方的泪水如断了线的珠子般滚落,打湿了身前的地面,他的肩膀微微颤抖,压抑着内心巨大的悲痛。高慧英亦是泣不成声,她紧紧握着苏邕的另一只手,仿佛要用自己的力量为他留住最后一丝生机。
苏邕缓缓睁开眼,那双眼眸虽已失去了往日的光彩,但此刻却透着无尽的温柔与眷恋。目光在儿子和儿媳脸上停留片刻,似要将他们的模样刻入心底,把这最后的温暖深深印在脑海之中。
“定方,慧英,为父大限将至,有些话,不得不说。”苏邕声音沙哑,像是被砂纸磨砺过一般,每一个字都像是用尽了全身力气,从他那干涩的喉咙中艰难挤出。
苏定方紧握着父亲的手,泣不成声:“父亲,您别这么说,您定会好起来的。”他的声音带着浓浓的哭腔,充满了对父亲康复的渴望,那是一种近乎绝望的祈求。
苏邕微微摇头,动作极其缓慢,仿佛这简单的动作都耗尽了他所有的力气。目光飘向远方,陷入了回忆之中,思绪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些战火纷飞的岁月。
“想当年,隋文帝杨坚继位,天下初定,却仍有诸多割据势力。那后梁,虽偏居一隅,却也妄图维持其偏安之局。文帝一声令下,我隋军便如猛虎出山,直逼后梁。那一战,杀得昏天黑地,后梁军队不堪一击,很快便城破国亡。”苏邕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光芒,那是对往昔辉煌战绩的回忆,似是回想起了当年战场上的金戈铁马,千军万马奔腾的场景在他脑海中浮现,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仿佛还在耳边回荡。
苏邕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光芒,似是回想起了当年战场上的金戈铁马。“灭了后梁,下一个目标便是南陈。那南陈后主陈叔宝,真是个昏庸无道之君!整日沉迷于酒色,不理朝政,国家被他搞得乌烟瘴气。”说起陈叔宝,苏邕的语气中充满了鄙夷与不屑,仿佛对这位亡国之君的所作所为深恶痛绝。
“我们隋军深知南陈百姓以耕种为生,于是每到夏仲之时,便出兵扰乱其边关。南陈百姓无法安心耕种,如此反复数年,南陈国内粮食颗粒无收。百姓怨声载道,而陈叔宝却依旧花天酒地,不知大祸将至。”苏邕详细地讲述着隋军的战略部署,眼神中透露出对战争局势的精准把握。他深知战争不仅仅是武力的较量,更是智慧与谋略的博弈。
“文帝任命杨广为中路元帅,韩擒虎为左路元帅,外甥李靖为参军,贺若弼为右路军元帅,高颎为副帅。大军一路南下,势如破竹。攻到马鸣关时,那守将孔安胆小如鼠,抵挡不住便逃回了建康,被众人嘲笑贪生怕死。”苏邕说到此处,脸上露出一丝轻蔑的笑,仿佛能看到孔安狼狈逃窜的模样。在他眼中,这样的怯懦之辈根本不配为将。
苏邕说到此处,脸上露出一丝轻蔑的笑。“谁能想到,那陈后主竟拜了个阴险小人江淹为将,守马鸣关。那江淹,人送绰号三手将,为人阴险毒辣至极。与我交战时,他故意诈败,我一时不察,中了他的奸计。在追赶之时,他竟暗放毒箭,射中我的左肩。”苏邕低头看着自己的左肩,仿佛那毒箭仍在,当年的疼痛似乎又回到了身上。那刻骨铭心的伤痛,不仅是身体上的,更是心灵上的耻辱,让他对江淹的仇恨刻骨铭心。
“定方啊,为父一生征战,从未怕过谁。只是放心不下你们。你和慧英要好好过日子,孝顺你母亲。等我走后,切勿冲动行事,不要急于为我报仇。”苏邕看着苏定方,眼神中满是殷切的期望。他深知儿子的性格,担心他因一时冲动而陷入危险之中。
苏定方心中悲痛万分,杀父之仇怎能不报?但看着父亲虚弱的模样,他只能强忍着心中的仇恨,点头答应。“父亲,您放心,孩儿记下了。”他的声音低沉而压抑,内心的挣扎与痛苦在这简短的话语中表露无遗。
高慧英也哭着说道:“公爹,您安心养病,我们定会听您的话。”她的声音温柔而坚定,希望能给苏邕最后的安慰。
苏邕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隋军平定南陈、北齐,围后梁,这一路虽艰辛,但为的是天下一统。定方,你日后若有机会上战场,定要为国家效力,莫要因私仇误了大事。”苏邕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他希望儿子能继承自己的遗志,为国家的繁荣稳定贡献力量。
苏定方咬着牙,泪水不停地流:“孩儿明白,定不负父亲期望。”他紧紧握着拳头,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实现父亲的期望,成为一名顶天立地的英雄。
苏邕缓缓闭上了眼睛,气息越来越微弱。苏定方和高慧英守在一旁,悲痛欲绝。营帐外,风声呼啸,似在为这位老将军的逝去而哀鸣。那风声如泣如诉,仿佛是大自然在为苏邕这位英雄奏响的挽歌。一代名将苏邕,在回忆完自己的征战生涯后,带着对家人的牵挂和对国家的期望,永远地闭上了眼睛。二十五章至二十八章为老将军苏邕临终托孤。他的一生,是波澜壮阔的一生,是为国家和民族奋斗的一生。而苏定方,又将如何继承父亲的遗志,在这乱世之中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呢?预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