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层地狱,天云小时候就听说过,但到底有没有还不确信,是不是传说中那样的恐怖更无从知晓。
小时候,老人们总爱在夏夜的槐树下讲些鬼神故事,十八层地狱便是其中最常被提及的。
那时天云总觉得这些不过是吓唬小孩的把戏,可如今站在冥界的石板路上,他心里却有些发毛。
“十八层地狱?”天云下意识地说了一声,然后问道,“真的有那么恐怖吗?”
“你说呢?”此时冥雨已停,孟婆变回真身,邪魅地笑道,“前方就是十八层地狱,要不咱进去瞧瞧?”
天云看她笑得诡异,料想里面的景象绝非一般人心里所能承受得住,便摇着脑袋说道:“算了吧,咱俩还是干正事要紧!”
孟婆嫣然一笑,也不再说什么,倒是天云被她这样一笑,有些心虚了。
他心想:“她怎么笑得如此诡异?莫不是故意吓唬我?”
不觉中,沿着石板路走了下来,忽见路旁山崖边有一道石门,门边崖壁上凿刻着“地狱”两个朱红大字,字迹苍劲有力,仿佛是用鲜血写就,透着一股森然之气。
“这里就是地狱?”天云好奇地问,“不是说地狱无门吗?”
“那像门却不是门!”孟婆淡淡地答道,语气中带着一丝神秘。
“不是门?”他更好奇,不解地问,“那怎么进去?”
孟婆抿嘴笑道:“要不,试试?”
天云看她笑,似乎是在嘲笑自己,心想,道爷我一大老爷们,进去只是参观参观,又不是去受刑去,有什么好怕的?
想罢,他干脆利索地应道:“试试就试试!”
孟婆领着他走近那道像门又不是门的地方,往前只跨了一步便进入了一个阴森的洞穴,再往前一步就是万丈深渊。
洞穴内阴风阵阵,吹得人脊背发凉,仿佛有无数双眼睛在暗处窥视。
往下看,一条石阶依着洞壁盘旋而下。石阶狭窄陡峭,天云走的心惊肉跳,脚下稍不留神就会坠入万劫不复之地。他紧紧抓住石壁上的凸起,生怕一脚踩空。
转了几圈,到了一个洞口,石壁上刻有“拔舌地狱”四个大字,字迹鲜红如血,仿佛随时会滴落下来。
天云停在洞口,念着这几个字,有些迟疑。
“不进去看看么?”孟婆问,语气中带着一丝戏谑。
“什么是拔舌地狱?”他明知故问,心里有些惴惴。
孟婆看出他的心思,笑道:“也就是十八层地狱的第一层,打入这一层的都是些在世时喜欢拨弄是非、油嘴滑舌、诽谤害人、说谎成性的鬼魂。在这里,它们将受拔舌之刑。”
“真的要拔舌头吗?”天云问,声音有些发颤。
“怎么,不敢看了?”孟婆诡秘一笑,眼中闪过一丝促狭。
“忒,有什么不敢的!”他说着,装作若无其事地进了拔舌地狱,心里却暗自打鼓。
刚走近几步,就听见阵阵鬼哭狼嚎之声,凄惨至极,仿佛有无数冤魂在耳边哀嚎。
又走几步,里面豁然开朗,四壁点着松油灯,火光摇曳,映照出一片惨烈的景象。中间一个鬼魂被绑在石柱上,四周吊着七八个光溜溜的男女鬼魂。
细看才发现,它们全都是用铁钩穿舌高高吊起,舌头被拉得老长,鲜血顺着嘴角滴落,看得人头皮发麻。
忽然,两个鬼兵牢牢抓住被绑在石柱上鬼魂的臂膀,一个鬼兵用铁钎死劲撬它嘴巴,还有一个鬼差拿着一把大铁钳夹住它舌头狠狠地往外拽。
天云看得浑身长起鸡皮疙瘩,不忍直视,暗道:“人世间常说惨无人道,这简直是惨无鬼道啊!”
“啊……”
一声凄厉惨叫,那个鬼魂的舌头被鬼差生生地拔了下来,满口鲜血汩汩地往下流淌,滴落在地面上,发出“滴答滴答”的声响。
他看得心里作呕,胃内翻江倒海,愣是强忍着,装作若无其事地说道:“地狱也不过如此嘛!没什么看头。走,咱俩干正事去吧!”
孟婆扑哧一声笑道:“那好吧!”
说着,他俩出了地狱去往轮回司。路上,孟婆悠悠地说道:“方才只是第一层地狱,往下还有十七层,越往下刑罚越恐怖,刑期也越长,痛苦程度非常人所能想象。”
“听说下地狱的鬼魂都会经历刀山火海、扒皮拆骨等酷刑,其他十七层地狱不过就是这些吧!”天云淡淡地说,试图掩饰内心的震撼。
“不尽是!”孟婆笑道,“在世时所犯罪过不同便发往不同地狱,每层地狱所罚酷刑也不尽相同。如你所说之外,还有蒸煮油炸、砍手剁足、剜心掏肺、炮烙滚刺、石压凌迟等,更有罪大恶极者以地火焚身,以米臼舂杀,以石磨碾成肉酱……”
这些刑罚听得人毛骨悚然,简直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天云不禁打了个冷颤,喃喃道:“难怪世人都咒骂别人下地狱,原来地狱真是这么恐怖!”
不知不觉已来到供养阁,两边有阴兵把守,鬼魂排着队进进出出,进去时两手空空,出来时却捧着金银钱财和衣物用品,这些都是它们阳间的亲人拜祭焚烧给它们的。
走过供养阁,又到鬼界堡。
眼前一座城池,又似村庄,有山有水有花草树木,但却没有太阳,整个天空一片灰暗,鬼气森森。
鬼界堡内房屋鳞次栉比,或豪华高大或低矮简陋,或依山傍水,或田间地头,有瓦房有土屋,更有东倒西歪的茅草房。
极目望去,鬼界堡似乎无边无际,又似乎范围局限,很难分清它是大还是小。
“同住鬼村,为什么它们的住所还有区别?”天云不解。
“人分三六九等,鬼也是一样!”孟婆答道,“它们住的房屋其实就是它们在阳间时的坟茔。有钱人家阴穴选的好,阴宅修建的豪华,穷苦人家就连修座像样的坟茔都难,更别说什么堪舆风水寻龙点穴了。”
天云若有所思,似乎明白了世人热衷于风水的原因。而且,以前对于堪舆之术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现在总算理解了其中道理。
鬼界堡内看似不大,但走在石板小路上却遥遥无尽头,孟婆拉着他飞身前行,直至一座大花园。
这座大花园大概是冥界唯一色彩艳丽的地方,里面除了蜿蜒小道就是大大小小层层叠叠的圆盘形水池,池子中央有一个台子,台子上坐着听经的鬼魂,四周水面开满各色莲花。
最高处是个高大莲花台,上面盘膝而坐着地藏王菩萨。
“要不要听听?”孟婆问。
天云淡淡地说道:“他是佛我是道,不感兴趣!”
“那走吧!”
他俩沿着蜿蜒小路绕过莲花台一直向前,终于到了幽冥十三站的最后一站——还魂崖。只见崖上有座高台,台子上挂着一面旌旗,上面书有“驱妄台”三个大字。
孟婆没有上驱妄台,而是径直走向崖边。
只见崖下有条河,河水血黄,虫蛇密布,腥风扑面,孤魂野鬼在其中挣扎哀嚎。
天云料想,这便是传说中的忘川河了吧!
忘川河上横跨着一座桥,桥头有块石碑,上面写有“奈何桥”三个红字,想必鬼魂过了此桥就可以投胎转世了。
桥上两个鬼差一见孟婆,便迎了过来,哭丧着脸喊道:“大神,您终于回来了!”
“咱惹大麻烦了!”另一个鬼差委屈巴巴地说道。
“没事了!”孟婆缓缓说道,“你俩守着桥,不准一只鬼魂过去,我这就去熬制迷魂汤!”
孟婆转身回到还魂崖,拾级而上直至驱妄台。
台上一口大锅,底下火焰不知熄灭了多久,只剩下黑炭和灰烬。
“有什么我可以帮忙的吗?”天云见大锅里空空如也,底下一根柴禾也没有。
“不用!”孟婆说着双手左划右划,划出几道弧线,法指一点,锅底下瞬间燃起火焰。
她再从腰间袋子里取出一个小瓶,往偌大的锅里滴了一滴不知什么东西,然后又取出各种颜色大小的瓶瓶罐罐,分别往锅里滴加。
天云疑惑不解,就滴这么点东西怎么能熬得出一锅汤来?
孟婆转过脸来,叹息说道:“熬制迷魂汤需八泪为引,一滴生泪,二钱老泪,三分苦泪,四杯悔泪,五寸相思泪,六盅病中泪,七尺别离泪,八味……”还没说完,又是一声哀叹。
“那第八味是什么?”天云好奇地追问。
孟婆又取出一个紫色瓶子,幽怨地说道:“这第八味就是我的伤心泪!”
她此话一出,天云瞬间尴尬,又似乎感同身受,替她哀伤。
孟婆又是一顿操作施法,锅里瞬间装满汤水,烈焰焚烧下汤水渐渐沸腾,散发出甘甜芬芳的气味。
天云看着那锅汤,心中不禁感慨:“这迷魂汤,竟是以泪为引,以情为药,难怪能让人忘却前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