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瑜接过曲校长递来的推荐信,低头一看,信封是用厚实的牛皮纸制成的,正面用钢笔工整地写着“高承德教授亲启”几个字。
曲校长指着信封上的名字,熟稔地说:“这个高承德教授啊,是咱们京海人,和我的私交不错。
他20年前还在咱们市的东吴大学读法学,后来辗转去了华东政法学院,又在清华教了几年书,10年前又调进了北大,现在在那儿教经济法。
高承德这人,品行端正,做学问严谨,最关键的是特别惜才。像你这样聪明的女学生,到了北大,要是学习和生活上遇到了什么难处,尽管去找他,他肯定不会袖手旁观的。”
从京海一中到北大,千里迢迢,人生地不熟,能有这样一位北大教授作为助力,裴瑜觉得自己的求学之路似乎变得轻松了不少。
裴瑜郑重地收下了这份推荐信:“谢谢校长。我到了北大之后,一定代您向高教授问好。”她顿了顿,继续问道,“您今天找我,就是为了把这推荐信给我吗?”
曲校长一拍脑门,哈哈一笑:“瞧我这记性,差点把正事给忘了。推荐信只是顺便的事,今天特地找你来,还有件更要紧的。等会儿学校要派花车车队去京海市政府和教育委员会送喜报,你也得跟着去。”
裴瑜一愣,送喜报?她穿越前只在电影里看过这种事,没想到自己竟然也会成为其中的一员。
“校长,我去了之后需要做什么呢?”
“什么都不用做,有人负责开车送你,一路开到市政府门口去。”
“就这样?”裴瑜有些摸不着头脑,觉得这事听起来未免太简单了。
“就这样。你上车后,往车头那边一站,把腰杆挺直,拿出点精气神就行。”
半个小时后,裴瑜站在学校操场边,远远地看见了曲校长口中的花车车队。
曲校长的花车车队,规模着实不小,足有十辆车,浩浩荡荡地排列在操场上。
报喜用的花车,自然不可能是昂贵的大众桑塔纳小轿车,而是国产大卡车。
领头的是国产大卡车中的元老级存在——三辆老式的解放牌卡车。
解放牌卡车在八零年代可是名声响当当的国产骄傲,在裴瑜看来,它那方方正正的车头、笨重的车身,还有发动时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实在算不上优雅。
这种卡车的方向盘没有助力,全靠司机硬生生用蛮力转动,操作起来费劲得很。变速箱也没同步器,换挡时得两脚踩离合器,还得猛轰油门,才能勉强让齿轮咬合。车速一快,底盘就会“轰隆”作响,仿佛整个车都在抖,跟打雷似的,听着就让人心里发怵。
不过,裴瑜也知道,八零年代的大卡车都金贵,哪怕是眼前这个轰隆作响的老解放,也不是随便就能弄来的。
解放牌卡车后面跟着四辆东风牌卡车,还有两辆稍小些的货车,车尾甚至有一辆学校平时用来运送物资的老吉普,临时被拉来凑数。
凑出这样一支车队,曲校长怕是费了不少心思,光是借车和司机就得搭上不少人情。
为了让这几辆老卡车看起来喜庆些,曲校长还动员了不少师生,忙活了好几天。
现在这些老卡车有了新的使命,领头的解放牌卡车被装点得格外喜庆,车头用鲜红的绸布裹得严严实实,绸布上用黄色的油漆手写着“热烈祝贺京海一中59学子考取大学”的标语,字迹粗犷醒目。
车厢四周挂满了用竹竿和铁丝固定的花环,花环上点缀着大朵的鲜花,里面有火红的鸡冠花、还有几盆从学校花坛里临时“征用”的金黄色向日葵。车厢边还绑了几串彩色气球,红的、黄的、蓝的,都晃晃悠悠地飘在半空。
远远看去,这几辆老解放卡车还真有点“老树开新芽”的意思,透着一股土里土气的热闹劲儿。
后面的东风牌卡车和老吉普车身上也裹满了红绸布,师生们还在车头绑上了五颜六色的纸花和塑料花。
纸花是用红、黄、绿三色的皱纹纸手工剪裁而成的,扎成一团团,迎风抖动;塑料花则是从供销社买来的,红的像牡丹,黄的像菊花。
这些假花虽然比不上领头车上的真花娇艳,但胜在耐用,不怕日晒风吹,今年用完了,明年还能接着用。
操场上,锣鼓队已经开始试敲,铜锣的声音清脆刺耳,夹杂着学生们的欢呼声和笑闹声。
曲校长叉着腰,站在卡车旁,脸上笑得像一朵在场最大的菊花。
他绕着卡车转了好几圈,不时拍拍车身,嘴里念叨着:“好,好!这车收拾得精神。咱们京海一中这回可得风风光光地去报喜!”
几个年轻老师忙着调整绸布和花卉的位置,还有几个教职工跑来跑去,手里拿着彩纸,继续往车上装饰。
围着老解放车转的,还有在这次高考中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京海一中学生们。他们在曲校长的召唤下,陆陆续续都返回了学校,和裴瑜一起披红挂彩,参加这次报喜。
车队旁边,学生们个个精神抖擞,脸上满是兴奋和自豪,有的拿着彩旗,有的举着横幅,上面用红纸黑字写着“京海一中喜报:59学子金榜题名,大学梦圆”。
“差不多了,大家都上车吧。”曲校长一声吆喝,学生和老师们纷纷上了卡车,胸前都别着大红花。
裴瑜爬上车斗,刚站稳,就听见有人喊:“裴瑜!这儿!”她循声望去,是高三16班的班长吴从蓉。
裴瑜笑着走过去,接过吴从蓉递来的一个纸折的千纸鹤。
“喏,送你。祝你在北大一帆风顺。”吴从蓉笑嘻嘻地说。
“谢谢班长,你考上哪儿了?”
“嘿嘿,南京大学。虽说比不上你的北大,不过我已经知足了。”
“那可不赖,南大也是顶尖的。”裴瑜由衷地夸道。
她的话音刚落,旁边一个戴眼镜的男生凑了过来,是高三2班的赵强。
“哟,北大文曲星来了,真给我们京海一中长脸啊。这回花车游街,你可是咱们的大明星。”
“哪有那么夸张。大家也很厉害,都考上了大学。”
“谦虚啥。”赵强哈哈一笑,转头冲车上其他同学喊,“你们说,裴瑜是不是咱们京海一中的骄傲?”
“当然是!”车上响起一片附和声,有人还吹起了口哨。
还有几个女同学凑了过来,纷纷打趣道:“裴瑜,你往这儿一站,简直比车上的花还好看!”
裴瑜脸颊微红,被他们说得不好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