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晨的阳光穿透薄雾,给曼德勒机场染上了一层淡金。
发动机巨大的轰鸣声渐渐低沉,两架涂着青天白日徽记的美制c-47运输机,在四架p-40“战斧”战斗机的紧密护送下,如同归巢的巨鸟,缓缓滑行在跑道上,最终稳稳停住。
引擎声彻底熄灭,只余下热浪蒸腾的余音和风吹过旗帜的猎猎作响。
早已在停机坪严阵以待的华联军乐队奏响了《三民..义歌》,庄重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异域风情。
红毯从舷梯口一直铺开,尽头是以华联政府总理宋子廉为首的一众迎接人员——文武官员皆穿着崭新笔挺的制服或中山装,神情肃穆而礼节周全。
机舱门“嗤”一声打开,舷梯放下。身着将官呢子军服的国府军政要员们,以及几位文质彬彬的中山装官员和几名夹在中间、军服制式迥异、神情轻松的外国人,鱼贯而出。
为首的那位,肩章上将星闪耀,面容熟悉,正是军政部长何应钦。他身后簇拥着包括副参谋总长白崇禧在内的一众高级将领,个个表情各异。
而在一众春风得意的将官当中,军统局长戴笠显得格外扎眼,他身着笔挺的中将服,帽檐压得很低,面无表情,眼神锐利如鹰隼,薄唇紧抿,透着一股生人勿近的阴郁气息,与周围热烈升腾的欢迎氛围格格不入。
宋子廉脸上堆起标准的、极具政治穿透力的微笑,迈着稳健的步伐率先迎上何应钦,热情地伸出双手。
“何部长!万里迢迢,舟车劳顿,辛苦了!欢迎诸位莅临华联访问!”他的手握得有力而充满诚意。
何应钦立刻收敛旅途疲惫,换上满面春风,紧紧回握宋子廉的手,声音洪亮。
“哎呀,宋老弟,多日不见,精神越发矍铄了!真是‘春风得意马蹄疾’啊!”他用力拍了拍宋子廉的手臂。
“清迈这一役,壮哉!如今华联在国际上的声威,可是如日中天,震动寰宇!老哥哥我看着,心里既是高兴,又免不了几分羡慕啊!”
宋子廉亲自到机场迎接,这面子给得十足,何应钦自然要投桃报李,将恭维话说得格外响亮。
“何部长说笑了!‘得意’二字实不敢当!”宋子廉笑容不变,声音也拔高了几分,确保周围尤其是国府将领们都能听清。
“清迈之胜,非我华联一己之功!若无国军精锐之远征军将士舍命相搏,牵制强敌主力。”
“若无国内战场前仆后继之浴血奋战,使日寇首尾难顾,我们岂敢奢望此等战果?此乃血肉铸就之共同胜利!”
这番话掷地有声,如同一剂强心针,瞬间让何应钦身后的大多数国军将领们挺直了腰板,脸上不自觉地流露出掩饰不住的笑意和自豪感,彼此交换着心满意足的眼神。
这“协同作战”、“功不可没”的点睛之笔,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然而,角落里的戴笠嘴角似乎微不可察地向下撇了一下,眼神更冷。
他沉默伫立,仿佛周遭的寒暄与荣耀都与他无关。
几天前,军统设立在缅甸最重要的情报站点被华联安全部门以雷霆之势连根拔起,从站长到骨干无一幸免,连带着他们在缅甸当地苦心经营的合作者和情报网络也遭受重创。
这份在戴笠看来无异于扇在军统和他本人脸上的耳光,其带来的震怒和耻辱感,远非战场上几句冠冕堂皇的场面话所能抚平。
“白参谋长!欢迎!欢迎!”宋子廉目光一转,越过何应钦,落在了精干儒雅的白崇禧身上,立刻又热情地伸出手。
他知道这位“小诸葛”在桂系、乃至整个国军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白崇禧推了推金丝眼镜,赶紧上前两步,笑容谦逊中带着一丝圆熟,紧紧握住宋子廉的手。
“子廉兄太客气了!小弟只是副职,何敢劳动总理大驾亲自迎接!老兄如今执掌一方,功业彪炳,才真是春风得意马蹄疾!”
“小弟此行,是真心实意来取经学习,叨扰之处,还望老哥多多包涵、指教!”姿态放得很低,但目光炯炯,言外之意清晰可辨。
“白参谋长哪里的话!你和何部长,以及诸位党国栋梁能够联袂莅临我们这个初创之邦,是我们的莫大荣幸,更是对华联地位的最大肯定!”
宋子廉朗声说着,顺势拱手,目光扫过何应钦、白崇禧身后的一众国府军政大员以及那几位西装革履的特派官员。
众人在这种高规格礼遇下,无论心里作何盘算,面上也都纷纷含笑点头回应,一时之间场面和谐融融。
就在宋子廉与何应钦、白崇禧等人热情寒暄之际,一位身材高大的美军中将,踏前半步。
他鹰隼般的目光扫过华联的一众官员,随即咧开一个标志性的、饱经风霜却充满活力的笑容,用带着浓郁美国南方口音、却显然努力咬字清晰的汉语朗声说道。
“宋子廉先生!谨以我个人和所有在远东奋战的美国军人的名义,向您和光荣的华联国防军致以最热烈的祝贺!”
“清迈的辉煌胜利(他发音为‘青埋’,但气势不减),是盟军在远东战场上绽放的最耀眼的星辉!它狠狠抽了日本帝国主义一记响亮的耳光!”
“这胜利不仅仅属于缅甸,更照亮了整个反法西斯战场!它为盟军未来收复东南亚失地,直至向日本本土发起反攻,点亮了第一盏明灯!”
陈纳德的话语掷地有声,饱含激情,那份发自内心的真诚赞誉和军人特有的豪迈,让周围的空气都为之振奋。
他对清迈发音的微小瑕疵,反而增添了几分直率与可爱。
何应钦敏锐地捕捉到陈纳德释放的善意信号,立刻带着几分自豪地侧身,向宋子廉和其身后的华联官员隆重介绍。
“子廉兄,诸位,这位就是美利坚援华空军的灵魂人物,战功赫赫的克莱尔·李·陈纳德将军!他的‘飞虎队’和我们并肩战斗,书写了中美空中抗日的壮丽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