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和后世在上供上相差不大,果子、馃子、肉、酒,基本就是这些了。古代一般是猪头、羊头、鱼或者鸡作为祭品,皇家可以使用牛头,其他人家是不能用的。
后世认为吃了给祖先的贡品,可以保佑后人,尤其是孩童。
古代可不是,尤其是更早的时候,是连同礼物一起焚烧。好在后世不把肉烧掉了,不然就少了回锅肉这道美食。其实这跟物质匮乏有极大的关系,活人都吃不上肉,难道还把肉烧给死人?
就算是在后世祭祖的风俗也是变的,而且变得很快。等到物质生活丰富起来,不缺那块回锅肉吃了,祭祖的吃食就不怎么拿回来了。
后世上坟祭祖的时候会挑着供桌,带上四样吃食。肉一种,主食一种,水果一种,糕点一种,要说生活好了呢,连贡品都讲究营养搭配了。再带瓶酒,香、烛,烧纸就差不多齐全了。
烧纸更是各种各样,有包货纸剪的铜钱,还有印刷的超大额纸币,当然还有元宝、金条,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后人不知道下面到底流通什么货币,所以什么东西都来点。
到了坟前先把供桌放好,供桌必须放在祖先下葬的棺材头的这边。贡品摆好,倒上酒水,点上香烛开始念叨几句。无非是来送钱了,今年家里有什么大事,请祖宗保佑。
然后开始烧各种纸钱,烧纸钱还挺有讲究,一定要在棺材脚这边,还必须完全烧化成灰,不然祖宗收不到。烧完纸钱要把灰画个圈,代表着这是给自家祖先的,其他鬼魂不能来拿,然后用土块、砖头把纸灰压住。
要是等纸钱烧完了,刚好来了一阵风把纸灰吹的到处都是,那就是祖宗显灵了,这是来收钱的标志。只是想要祖先来收钱,为何还要用砖头压住呢?
最后在坟堆四角挖坑,把四样贡品埋上,把酒洒在坟前洒一圈就可以了。回家该吃吃,该喝喝,今年的清明祭祖就这样了。
葛明还在房间想着后世怎么上坟祭祖,福伯就拿了一些包货纸过来。
这东西写毛笔字就比较勉强,但是鹅毛笔怕祖宗不认同,古人对祭祖的重视程度后世是无法想象的,于是葛明还是老老实实用毛笔把以前抄的几首诗写了上去。
葛明看着还有一些包货纸,本着不浪费的原则,让丁香找来剪刀。然后拿出几张包货纸来折叠了起来,接过丁香递过来的剪刀,先剪两个弧形,中间再剪两刀,打开之后就成了外圆内方的铜钱模样。继续折叠继续剪,纸上就算是铜钱了。
丁香和小丫看葛明剪刀用的笨拙,也找来剪刀开始剪,要说还是古代女子更会用剪刀。其实不用太好看,无非意思意思,反正最后都烧掉。
“福伯,这铜钱祖宗应该会收吧?”
“小郎君亲自剪的,祖宗不知道多高兴呢。”福伯这时候才知道,原来这就是纸钱。自己怎么就没想到呢?以前都是烧礼物,也不知道祖宗喜欢不喜欢,还是烧点钱实际,祖宗想买点什么就买点什么。
要是葛明知道福伯的想法,必定会非常认同。葛明记得小时候逢年过节,或者是长辈生病,父母会买些东西去看看,以前就是馃子、酒两样,要是看病人就是馃子和罐头两样,这可都是当年拿得出手的好东西。
尤其是罐头,多少孩子盼着生病,就因为生病了可以吃上罐头。只要不是什么大病,几瓶罐头吃完病就好了。
后来生活条件好了,礼物就变成水果、牛奶、保健品等好多样。谁家都是这么送,不管是生病的病人,还是辈分高的长辈,家里全是这东西,吃到变质也吃不完。
于是就开始送钱了,想买点什么就买点什么。对长辈如此,对祖宗自然也是如此。
。。。
也不知道是谁传出去的消息,说是烧纸钱祖宗就能收到铜钱,这样祖宗在地下想买点什么就买点什么。于是葛家的包货纸居然大卖,几天功夫库存全部卖完,尤其是刚造纸时的残次品,一些进货晚的小贩着急的跺脚。这东西关键是能烧,不讲究质量,你说赚不赚钱?
其实这个不知道谁传出去的消息,最能受益的其实是穷人。穷苦人家也要祭祖啊,而且谁敢对祖宗不敬?存了半年的钱都买了礼物,一烧全都没了。坟头前痛哭流涕,不知道的以为思念祖宗。
这个消息好啊,只需要几文钱就能买不少包货纸,剪成铜钱的样子烧给祖先就好了。
消息这东西传来传去总会走样,葛明是把一叠纸折叠起来随便剪剪,一张纸上剪出来很多铜钱的模样,这样用不了多少工夫。最后不知道怎么就传成了剪成一个个铜钱的样子,导致工作量大增。不过穷人嘛,不缺时间,反正时间也换不来钱。
让人意外的是这事后来居然成了一门产业,有些没事做的老头老太太,平常就买些包货纸剪成铜钱的样子,谁家祭祖或者有个白事,来不及准备都会来买上一点,居然凭借这个也能吃饱饭了。
对于葛明来说,活人吃上饭远比祭祖要重要,这个不知道谁传出去的消息还挺好。
清明节前一天,也叫寒食节,这天是不能生火吃热食的,葛明早中两顿饭吃的全是冷的。好在葛家美食众多,一些凉菜、糕点可吃,只是喝不上热汤而已。
寒食节这天姑姑葛氏,也带着表哥秦军回了一趟葛家庄子。清明节这天女人是不能去祭祖的,但是可以提前去。
说起来葛氏觉得自己不孝,早早嫁给了商人,这些年都没脸去给祖宗上香,现在好了,不但除了商籍,儿子授勋还做了散官。
秦家的财力远超葛家,所带的祭品自然是不少的。这让葛三爷有些不喜,但是葛氏不听劝,说是这些年都没给祖宗上炷香,难道还不能多给祖宗烧点东西?葛三爷无奈,只好由着姐姐了。
下午的时候葛氏就回到了葛府,这时候葛三爷、葛仓、葛粮、葛明,带着福伯、刘义还有一堆下人,套上几辆车,拉了不少东西出发去了葛家庄子。
葛三爷、葛粮、葛仓三人一人一匹高头大马,刘义也骑马,不过这个马只能算是驽马,勉强能够代步而已。就连葛明也骑上了小马,到庄子上其实没多远,这匹灰溜溜的小马完全有这个体力。
这可是别家大人,所以在街上走的时候非常拉风,就连一群老仆都仰首挺胸。
一行人慢慢悠悠出了城,约莫一个时辰,这才到了葛家村口。
葛三爷去年除了清明节就没来过庄子,算一算刚好一年,这时候就看到村口已经站满了人。
葛三爷赶紧下马,葛粮、葛仓、刘义也跟着下马,赶车的人也赶紧从车辕上跳下来。葛明居然也潇洒的跳下小马,自认为马术已经不错了。
葛三爷带着人往前走,禄伯带着人也往前走,双方就这么碰面了。
就听到无数声音:“拜见阿郎。”
葛三爷赶紧抱拳作揖,笑着说到:“今天又不是什么好节日,怎么这么大阵仗?”
禄伯笑着说到:“阿郎,庄子现在日子可不是以往能比的,任谁都知道是阿郎让小郎君帮着庄子脱了贫困,哪里能不记着阿郎的好?”
庄子上的人又开始七嘴八舌的讲话,什么家里生活好了,经常吃上肉了,家里孩子也订了亲事。
葛三爷转头看向葛明,葛明神奇吧啦的抬头挺胸。葛三爷心中也暗暗得意,要说还是我葛庭玉的儿子啊,别看老子不懂经营,庄子上以前不死不活的,但是儿子懂啊。
葛三爷笑着说道:“各家祭祖的东西都准备齐全了?”
“阿郎,都准备齐全了。”
“今年还有不少纸钱,听说是城里流传出来的,让祖先想买点什么就买点什么。”
听到这话,葛三爷看了看葛明,葛明无辜的低着头。葛明发誓这不是自己传出去的,大概可能也许是福伯,反正这事就葛明和福伯最早知道。
葛家人在庄户的护拥下进了葛家老宅,正房和厢房早就打扫干净了。孙韬孙先生也早就放假了,要过几天才回来继续上课,毕竟谁家都要祭祖。
要不是寒食节,庄子上怕是要大排宴宴了。不过等葛三爷等人安顿好之后,就不少庄户来送吃食。
县城里晚上都没事,庄子上就更没什么事了。于是葛粮、葛仓违背当初对葛明的誓言,让葛明讲西游记的故事。
好在葛明已经瞎编了几章,并且都已经写好了。三兄弟就在东边正房讲故事,或许是声音比较大,葛粮、葛仓还不停插嘴,说是怎么跟以往讲的有差别。
在西边厢房聊天的葛三爷,也带着福伯、禄伯两人到了葛明三兄弟的房间,也打算听听故事。
葛明强烈要求两个堂哥不要插嘴,不然就不讲了,这样两人才闭嘴。
等到葛明讲完这章,主要就是瞎编李玄邈的童年。后世听过不少名人的故事,不管合理不合理全都按在李玄邈头上。比如砸水瓮救同伴之类的,突出李玄邈的少年聪慧。
打小就聪慧异常,七岁就书读五经,被人称为圣童。只是身体不太好,常被病痛折磨,就这没让李玄邈发誓学医。
原来李玄邈正是天上的药王转世,这一世就是要让人间少些病痛。
葛三爷听到这里的时候吧嗒着嘴,忍不住问到:“明儿啊,这少年怎么跟孙神医这么像?你这么讲故事孙神医同意吗?再说上次为父还是守夜的时候听过这故事,不是神仙鬼怪吗?怎么就变成了李玄邈呢?”
葛粮半天不敢插嘴,此时忍不住说到:“三叔,您错过了好多章节了。悟空学艺之后回了花果山,还从龙宫得到了兵器。后来还在天庭做了官,后来觉得自己本事大,官职太小,就不做官了。还把天庭搅得乱七八糟,于是玉帝派太上老君把悟空抓取炼丹,悟空不但没被烧死,还得了火眼金睛的道术,可以一看看出是不是妖精,最后被压在了五行山下。”
“然后还有一个猪精,还有个水怪,还有一头龙,全都是犯错被罚的人。现在就等着李玄邈去救呢,老四说将来这些人都是李玄邈的徒弟,一路上护送寻医寻药呢,说是要给犯人改造的机会。”
葛三爷听后说到:“这么说不是神仙鬼怪的故事了?”
“父亲大人,里面神仙鬼怪多着呢,不是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吗?李玄邈想要做神医,自然要经历无数险阻。”
葛三爷笑着说到:“好一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明儿居然有这种想法,为父老怀欣慰了。”
葛明差点砸自己脑袋,这句话葛明喜欢用来安慰别人,自己就算了,吃不得苦。这要是父亲以为葛明“悟”了,给读书、练武增加时间,那想死的心就有了。
于是赶紧转移话题,继续讲西游记的故事。李玄邈现在五指山遇上了悟空,救了悟空并收为徒弟。悟空护送李玄邈寻医寻药,白马居然被吃了,于是悟空大战小龙人,哦小白龙。
小白龙这时候才知道原来是悟空,就是当年去自己家里抢东西的那货,抢走了定海神针不说,还抢走了一身披挂。不由得使出全身本事,奈何两人旗鼓相当,居然难分胜负。
小白龙听说悟空的师傅是李玄邈,也知道李玄邈的宏伟理想,于是也拜师,成了悟空的师弟,变成了白马让李玄邈天天骑。
好死不死,总算遇上妖精了,就是白骨精。只是李玄邈法力被封印,根本就看不出来。
三打白骨精这段非常精彩,葛明别看年幼,讲故事还是可以的。这可能跟后世做商务有很大的关系,商务嘛经常给客户讲故事,早就练出来了。
直到很晚,众人才回房休息。
清明节,真是天公作美,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北方不比南方,这时候北方依然比较冷,雨再小淋在身上都容易生病。别说下雨,下刀子祭祖也不能停。
祭祖要一大早,太阳出来之前,否则祖宗就不敢出来了,今天下雨天色昏暗,祖宗随时都能出来,所以说是天公作美呢。随便吃点冷食物,众人披上蓑衣,下人装好了车这才往祖坟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