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龙回到桃源村的时候,夕阳的余晖正洒在错落有致的屋顶上,给整个村子镀上了一层金黄。他顾不上休息,径直去了村长家,约好了晚上在村头的老槐树下召集村里几个老族长、舅舅还有一些有威望的村民一起商量和资本合作的事情。
夜幕降临,老槐树下点起了几盏昏黄的灯笼,村民们陆陆续续地来了,大家围坐在一起,脸上都带着好奇和期待。王大龙站在中间,清了清嗓子,开始说道:“各位叔伯、长辈,今天我去城里见了一位京城大少,他对咱们桃源村的果蔬产业很感兴趣,想投资咱们,一起把产业做大。”
话音刚落,人群中就响起了一阵议论声。王大龙的舅舅率先开了口:“大龙啊,这投资听起来是好事,可咱能信得过城里人吗?别到时候被他们坑了,咱们辛苦种的果蔬都打了水漂。”
王大龙赶紧解释道:“舅舅,这位大少人挺好的,很有诚意。他给咱们提了很多发展的建议,像乡村旅游、现代化种植技术这些,对咱们村的未来很有帮助。”
这时,一位老族长皱着眉头说:“大龙,这些新东西听起来是不错,可咱祖祖辈辈都是靠传统的方法种地,突然搞这些新花样,能行吗?而且和资本合作,他们肯定是要赚钱的,到时候咱们能分到多少好处还不一定呢。”
王大龙耐心地说:“老族长,我知道大家有顾虑。我也把利弊都想清楚了。好处是有了投资,咱们可以扩大种植规模,引进新技术,提高产量和品质,还能发展乡村旅游,让村里的经济更上一层楼。坏处就是可能会面临一些风险,比如合作过程中出现矛盾,或者新的种植技术不适应咱们村的环境。但总体来说,我觉得利大于弊。”
村长一直坐在旁边静静地听着,这时他站了起来,缓缓说道:“我觉得大龙说得有道理。咱们村这些年虽然靠着果蔬产业有了点收入,但发展得还是太慢了。外面的世界变化太快,咱们不能一直守着老方法不变。这位大少既然有投资的意向,说明咱们村有潜力。咱们要抓住这个机会,不能错过。”
然而,还是有一些村民不太放心。一个中年村民说道:“村长,我还是有点担心。万一投资进来了,他们把咱们的土地都占了,或者把咱们的果蔬低价收购,高价卖出去,咱们不就成了他们的打工仔了吗?”
另一位老族长也附和道:“是啊,咱们村里的土地是咱们的命根子,可不能轻易交给别人。”
王大龙赶紧说:“大家放心,这些问题我都和大少提过了。他承诺会保障咱们村里人的利益,土地还是咱们自己的,合作也是公平互利的。而且咱们可以在合同里把各项条款都写清楚,保护好咱们的权益。”
舅舅还是有些犹豫:“话是这么说,但人心隔肚皮,谁知道他们以后会不会变卦。咱们还是要谨慎一点。”
这时,一直没说话的另一位族老开了口:“我觉得咱们不能因为害怕风险就拒绝这个机会。现在村里的年轻人很多都出去打工了,留在村里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如果咱们能把产业发展起来,让年轻人都能回来,那咱们村才有未来。而且大龙也考察过了,这位大少看起来是个靠谱的人。咱们不妨试一试。”
村长接着说:“对,咱们要有点远见。不能只看到眼前的一点利益,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咱们一起努力,把桃源村建设得更好。”
经过一番讨论,大家的态度逐渐有了转变。虽然还是有一些村民心里还有疑虑,但大部分人都认可了和资本合作的想法。最后,村长总结道:“既然大家都有了基本的共识,那咱们就先和这位大少进一步接触,把合作的细节谈清楚,签好合同。如果一切都没问题,咱们就正式和他合作。大家觉得怎么样?”
村民们纷纷点头表示同意,一场关于投资合作的讨论在老槐树下落下了帷幕。王大龙看着大家,心中充满了希望,他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桃源村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等待与期待中的合作之旅
和村里的村民们商量妥当后,王大龙心里那原本悬着的石头总算落了地。他迫不及待地找到宋楠,脸上洋溢着兴奋的光彩,一边挥舞着手臂,一边大声说道:“宋楠,咱村的人都同意和大少合作啦!大家都觉得这是个能让桃源村发展起来的好机会。咱们赶紧再去找大少,把这好消息告诉他。”
宋楠也被王大龙的热情所感染,眼睛里闪烁着期待的光芒,连忙回应道:“好啊,那咱们这就去。说不定大少听到这个消息,会更开心,合作的事儿能推进得更快呢。”
两人一刻也不敢耽误,匆匆忙忙地赶到了大少之前接待他们的那座豪华大厦。然而,当他们气喘吁吁地站在大少办公室门口时,却被告知大少已经飞去德国了。王大龙的脸上瞬间闪过一丝失落,他着急地拉住秘书的胳膊,问道:“那大少什么时候能回来啊?我们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和他说。”
秘书微笑着,不紧不慢地说道:“大少去德国是处理一些紧急的商务事务,他已经交代过了,一个星期后会回来。回来之后他会直接去双水村视察,然后和你们签合同打款。”
宋楠听了,心里稍微安定了一些,他拍了拍王大龙的肩膀,安慰道:“大龙,别着急。一个星期也不算长,咱们正好利用这段时间再把村里的事情准备准备,以最好的状态迎接大少的视察。”
王大龙点了点头,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他看着秘书,认真地说:“麻烦你转告大少,我们桃源村的人都非常期待和他合作,一定会全力配合他的视察工作。”
从大厦出来后,王大龙和宋楠走在繁华的街道上,周围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但他们的心思却早已飞回了桃源村。王大龙皱着眉头,思索着说:“这一个星期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咱们得好好计划一下。大少来视察,肯定想看到咱们村的真实情况和发展潜力,咱们得把村里的果蔬种植、基础设施这些都好好整理整理。”
宋楠赞同地说:“没错,咱们还可以组织村民们把村里打扫干净,让村子看起来更整洁美观。另外,也可以准备一些特色的农产品,让大少尝尝咱们桃源村的味道。”
两人一边走一边讨论着,不知不觉已经走到了车站。他们坐上了回村的车,一路上,窗外的风景不断变换,但他们讨论合作事宜的热情却丝毫未减。
回到村里后,王大龙和宋楠立刻召集了村里的干部和积极分子,把和大少的约定告诉了大家。大家听了,都兴奋不已,纷纷表示会全力配合,为迎接大少的视察做好准备。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桃源村仿佛变成了一个热火朝天的大工地。村民们有的忙着清理村里的道路和河道,有的忙着给果蔬浇水施肥,有的忙着修缮村里的老旧房屋。王大龙和宋楠更是忙得不可开交,他们每天都在村里各个角落奔波,检查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
在忙碌的同时,王大龙和宋楠也在心里默默期待着大少的到来。他们知道,这次合作对于桃源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只要合作成功,桃源村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一个星期的时间在忙碌和期待中过得飞快,终于,大少回来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桃源村的村民们都怀着忐忑又兴奋的心情,等待着那个决定桃源村命运的重要时刻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