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背起张谷雨,轻飘飘的,真没啥份量,好歹也是身高175的大男人,浑身没有二两肉,那一身骨架子,咯的后背疼。
路过草甸子,看到有野鸡活动,轻轻的放下他,说道:“老实在这待着,我去打只野鸡,给你炖汤喝,看你瘦的,浑身没有二两肉。”
张谷雨红着脸点点头,乖乖的看着,长歌掏出弹弓,照着一只漂亮的公野鸡打过去,那野鸡扑腾了几下,就不动了。
把野鸡捡回来,放在他的小筐里,又把人背起来,往张家走。
“你可真厉害,我哥哥他们都没有这么好的身手。”张谷雨满眼的崇拜。
“我厉害的地方多着呢,以后你就知道了。”
张谷雨笑了,有个厉害的媳妇,他也有了依靠,就是不知道爹娘同不同意自己入赘,应该没问题吧?只有没本事的人才会做赘婿,可他恰恰就是那个没本事的。
长歌背着张谷雨回来,很多人都看见了,一个个那眼珠子瞪的,都要脱眶了,也不怕掉下来。
张谷雨像个鹌鹑似的趴着,小脸通红,长歌则半点不在意,她的脸皮早就练成铜墙铁壁了。
刚到张家不一会儿,就看到张父张母慌慌张张的回来了。
“老五,你怎么了?许知青,你们怎么碰在一起的?”张母打量了一下张谷雨,问道。
“娘,我的脚崴了,许知青送我回来。”张谷雨小声的解释着。
张母:就只是送你回来,你脸红啥?
张父也看出小儿子的异样,只是没敢往对象那方面想,俩人实在不搭。
“许知青,谢谢你了,你又救了我家老五一回,今天就在这吃,我这就去做饭。”张母说着就要去洗手做饭。
被长歌拉住了。
“张大娘,我有件事,想跟你和张大爷说。
我跟张谷雨同志,情投意合,想在革命的道路上,一起努力奋斗,共同建设美好社会主义,做最忠诚的革命伴侣。”
唉,这个时期搞对象的都这么说,她也不想这么别扭,这不是没办法嘛。
张父:???啥意思?
张母:“许知青你这是什么意思?”
“咳咳,张大娘,我和张谷雨搞对象了。”长歌直接说道。
“嗐,原来是搞对象了,啥?你俩搞对象了?啥时候的事?”张母先是恍然大悟,随后又惊讶出声。
长歌:“今天的事,我觉得我俩挺配的。”
张父张母:你从哪看出来的你俩配的?要是从力气上说,确实挺配的,可是,老五真禁不住你那一拳啊!
“张大娘,我先正式介绍一下我自己吧。”长歌也没瞒着,把许家的事简单说了。
不过没说入赘的事,那是她逗小兔子时说的,面对家长,自然不能这么说,只说必须要给许家留个后,许家的医术要有人继承,不能断了传承。
关于这事,张父张母都没有反对,毕竟这关系到家族传承,况且,有个会医术的儿媳妇,那以后也不用担心老五的身子了,就老五这情况能有人愿意要他,就不错了,还有啥不知足的。
只是俩人都不够领证的年纪,只能先订婚,定好三天后来下聘,再一起吃顿饭,就算是订婚宴了。
张母还告诉她,媒人可以找五队队长的媳妇,张家属于五队。
这个时候订婚,聘礼还是很少的,二十块钱都算是大户,家具什么的也没什么要求,况且,长歌有房有工作的,上哪找这么好的儿媳妇。
张家兄弟下工后,听说老五跟长歌在搞对象,马上要订婚的消息,一个个都怀疑自己幻听了。
张惊蛰给张谷雨竖了一个大拇指,“老五啊,你才是真勇士,你就不怕她一拳头送你去见太奶?”
张谷雨翻了一个白眼儿,“她没有那么野蛮,不许说她坏话。”
“呦呦呦,这就护上了?都说女生外向,你也差不多。”老三张夏至说道。
张家兄弟打趣着他,但心里都非常高兴,别的不说,就许知青的本事,养家是绝对没问题的,只要她自己不欺负小弟,谁也别想欺负他。
张小满听说这事的时候,也跑回娘家来确认,张小满的婆家在四队,离的并不远。
听张母说完,再看小弟那一脸羞涩的样,张小满很高兴,这个弟弟也算是她带大的,从小就当妹妹养,如今能有个好婚姻,她也就放心了。
“小弟,那许知青别看有些不爱说话,但人家是真有本事,你跟她好好处,以后的日子肯定错不了,记住一点,她说啥你就听啥,千万别顶着来,明白没?”张小满嘱咐着弟弟,那意思不言而喻。
张家兄弟也跟着点头,对,好好听话,千万别跟她动手,咱们干不过!
张谷雨对家人的关心,心里很感动,就是这话,怎么听怎么不对劲,他媳妇没那么暴力,而且话也不少。
唉,算了,跟他们也说不明白,自己知道就行了。
第二天,长歌跟队里请了假,还借了一匹马,去县城置办订婚用的东西,空间里的东西,总要找个借口才能光明正大的拿出来。
许知青和张家病秧子搞对象的事,就跟一阵风似的,传遍了整个分场,听说的人无不目瞪口呆。
“这许知青怎么就看上张家老五了,连家都养不了,她图啥?”这是想不通的人。
“还能图啥,图他好看呗,再说了,人家许知青自己就能养家,爷们儿在家帮着做做饭,洗洗衣服,不也挺好?”这是自认为想明白的。
“别的不说,张家老五长的是真俊,手艺也好,比很多老娘们儿都厉害。”
“人家许知青也不差啊,有几个老爷们能有那身手的,他们俩挺配的。”
“还真是什么锅配什么盖,这就叫缘分。”
众人议论纷纷,但有一点大家都认可,那就是这俩人确实挺配的,爷们儿不像爷们儿,娘们儿不像娘们儿,可放在一起却格外的和谐。
张谷雨脚不好,就老实的在家里做针线活,也不藏着掖着了,张母下工回来时,看到老儿子那一脸的贤惠样,只觉得眼疼,但心里也高兴,总算是不用为他以后发愁了。
只要儿媳妇不嫌弃他就够了,至于别人怎么说,只当听不见。
在这个没有太多业余生活的时代,一点小事都能让人议论很久。
长歌回来的时候,马背上带了一麻袋的东西,提亲用的四样礼,媒人的谢礼,还有给张谷雨的布料等等。
至于别人怎么议论,她更是不在意,反正他们也不敢当着自己面说。
两天后,长歌跟着五队长媳妇去张家提亲,顺便下聘,吃了一顿团圆饭,这亲事也就成了,聘礼给了20块,还有几块布料,不算最多,但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