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诗为证:
屠炉公主女英雄,国色天姿美俏容。
只因怒斩罗仁叔,虽结鸾交心不同。
罗通下令:“发炮拔营,大小三军收拾营帐,向黄龙岭进发。” 大军一路前行,经过四五天的路程,很快便抵达了黄龙岭。在离关一箭之遥的地方,罗通传令三军扎营。三声炮响,震动四方,早已惊动了关上的守军。番兵们见唐营在此扎营,急忙跑进衙内,飞报主将:“启禀公主娘娘,南朝的救兵已经到关下,在那里扎营了。” 屠炉公主听闻,说道:“这群该死的终于来了!” 随即吩咐备马。手下人立刻应和,牵过马来。公主翻身跨上雕鞍,手提两口绣鸾刀,离开了总帅府衙门。身后跟着二十四名番婆,个个头戴双雉尾,英姿飒爽,朝着关前奔去。一声炮响,关门大开,吊桥放下,战鼓轰鸣,公主骑着马风驰电掣般冲到了唐营前。唐营的军士见状,连忙扣弓搭箭,大喝一声:“呔!来的番婆,慢催坐骑,看箭!” 利箭如飞蝗般射了过去。公主勒住战马,高声喊道:“营下的人听着,快去通报,就说公主娘娘在此挑战,叫你们唐兵识相的赶紧退兵,暂且饶你们这些蝼蚁性命。如若不退,我娘娘就要踏平你们的营寨!” 军士们赶忙跑到中营禀报:“启禀元帅,营外有一个番婆,口出狂言,前来挑战。”
罗仁听到这个消息,心中大喜,走上前来说:“哥哥,让兄弟我出去把她擒进来。” 罗通叮嘱道:“兄弟既然要出战,一定要小心谨慎。” 罗仁满不在乎地回答:“放心吧,没问题。” 他年纪小,也不骑马,拿起两个银锤,就走出了营帐。罗通站起身来,对众人说道:“诸位哥哥、兄弟们,随本帅出营去看看我弟弟如何开战。” 众爵主齐声应道:“是。” 大家便跟着罗通一起出了营外,程咬金也跟着去看热闹。
罗仁抬眼望向那公主,不禁惊叹:“啊呀!好一个绝色的番婆。” 只见她:
头上青丝,挽就乌龙髻;狐狸倒插,雉鸡翎高挑。面如傅粉红杏,泛出桃花春色;两道秀眉碧绿,一双凤眼澄清。唇若丹朱,细细银牙藏小口。两耳金环分左右,十指尖如三春嫩笋;身穿锁子黄金甲,八幅护腿龙裙盖足下。下边小小金链,踹定在葵花踏镫上。果然倾城国色,好像月里嫦娥下降,又如出塞昭君一样。
罗仁见了,心中欢喜,说道:“番婆,休要张狂,公子爷来会会你!” 公主看到罗仁,说道:“原来是个小孩子!你这小家伙,饭都不知道吃饱,还想跟娘娘我打仗?幸好遇到我公主娘娘心怀慈悲,你这条小命还能保住。要是碰上那些杀人不眨眼的恶将,你早就死在刀枪之下了,那岂不可惜?你这小生命无辜送命,我娘娘可不忍心伤害你!” 罗仁听了,大声喝道:“呔!你不过是一介女流,有什么本事,竟敢在此逞强?你还不知道俺公子爷银锤的厉害吧?也罢,看你生得千娇百媚,如此绝色,走遍天涯也难寻,真是千金难买。我哥哥还未娶妻,等我把你擒回营中,送给哥哥做妻子吧!” 公主听了,顿时满面通红,大怒道:“呔!你这小孩子,竟胡言乱语,怕是活腻了!我娘娘今天就拼着造孽,看刀!” 说着,挥起一刀,朝着罗仁的面门劈了下去。
罗仁大喝一声:“来得好!” 他举起银锤,“噶啷” 一声,将公主的刀架到一边,随即向前冲去。罗仁挥舞银锤,朝着公主的马头砸了下去。公主见势不妙,连忙用双刀用力一架,只听 “噶啷、噶啷” 两声巨响,火星四溅,她在雕鞍上险些坐不稳,脸上泛起红晕。公主心中暗自思忖:“这孩子年纪虽小,力气却如此之大。罢了,不如用飞刀伤了他。” 主意已定,她念动真言,将两口飞刀祭起在空中,青光一闪,她用指头点定飞刀,直取罗仁。营前的罗通见状,吓得魂不附体,大声呼喊:“兄弟!这是飞刀,快逃命!” 一时间,众人都大惊失色。
可罗仁从娘胎里出来才九岁,初次上战场,哪里知道战场上有这么多凶险。他见飞刀在空中旋转着飞下来,心中反而觉得新奇。他抬头看着飞刀,说道:“咦!这番婆还会变戏法。” 话还没说完,一口刀已经斩了下来。罗仁大喊:“不好!” 连忙用锤头将刀打开。可另一把刀又朝着他的头顶斩了下来。罗仁急忙偏头躲避,结果一只左臂被斩掉了;紧接着,又是一刀飞下,他的右臂也被斩掉了。罗仁顿时跌倒在尘埃之中,被一顿飞刀砍成了肉酱,一位小英雄就这样不幸丧命。
罗通眼睁睁看着兄弟被飞刀剁死,不禁悲痛万分,放声大哭:“啊呀,我的兄弟啊!你死得好惨啊!” 他悲恸过度,“哄咙” 一声,从马上翻身跌落尘埃,晕了过去。众将吓得魂飞魄散,连忙上前将他扶起,大家都泪流满面,说道:“元帅,快醒醒!” 程咬金也是泪如雨下,说道:“侄儿!别太悲伤了。” 罗仁的四个家将更是哭得死去活来。罗通缓缓苏醒过来,急忙跨上雕鞍,咬牙切齿地说:“我罗通今日若不为兄弟报仇,就枉在这世间为人了!” 他双腿用力一夹马腹,战马嘶鸣一声,风驰电掣般朝着公主冲了过去。
公主抬头望去,只见营前冲来一员小将,英姿飒爽,十分齐整。只见他:
头上银冠双尾高挑,面如傅粉银盆,两道秀眉,一双凤眼,鼻直口方,好似潘安转世,犹如宋玉还魂。
公主见了,心中一动,暗自思忖:“我在番邦生活了二十年,从未见过南朝有如此美貌的才郎。我空有这副花容月貌,却难以配上这样的如意郎君。” 她心中对罗通产生了爱慕之情,于是说道:“呔!来的唐将,慢催坐骑,快报上名来!” 罗通怒目圆睁,大喝道:“你先别问本帅的名字。你这贱婢,将我兄弟乱刀斩死,我与你势不两立!本帅今日定要将你挑个前心透后背,才能解我心头之恨。看枪!” 说着,挺枪朝着公主的面门刺了过去。公主举起刀,“噶啷” 一声,将枪架到一旁,两匹马交错而过。公主随即挥起刀,朝着罗通的头上砍去,罗通连忙用枪将刀逼到一边。二人你来我往,战了十二个回合。公主自知本事平常,心中盘算:“这蛮子相貌英俊,枪法又如此精湛,我可不能当面错过。不如将他引到荒郊僻壤之处,与他当面订下良缘,也不枉我身为公主。”
主意已定,公主虚晃一刀,喊道:“小蛮子!你果然勇猛,我公主娘娘不是你的对手,我走了,你别追来!” 说罢,掉转马头,朝着荒野之地奔去。罗通大喊:“贱婢!本帅知道你是假败,想趁机发飞刀。我今日为弟报仇,与你势不两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别想跑!本帅来了!” 他将枪一横,双腿用力一夹马腹,紧紧追了上去。
公主败到一处山凹之中,掉转马头,将一口飞刀祭起在空中,用指头点定,喝道:“小蛮子!看顶上飞刀,取你性命!” 罗通抬头一看,吓得魂飞魄散,心想:“啊呀!完了,我命休矣!” 他连忙将身躯伏在鞍桥上。这时,公主开口说道:“小将军!别慌,只要我不将指头点下,飞刀就不会取你性命。你别怕,我有话跟你说,不知小将军意下如何?” 罗通说道:“本帅与你仇深似海,势不两立,有什么话快说,好让我为兄弟报仇!” 公主问道:“请问小将军尊姓大名,今年贵庚?” 罗通答道:“哼,你要问本帅?我乃二路平番大元帅,干殿下罗通。你问这个做什么?” 公主说道:“原来你是当年罗艺的后人。我今年二十多岁,家父名叫屠封,是掌朝丞相,只生了我一个女儿,我至今尚未嫁人。我想与小将军结成连理。况且你是干殿下,我是干公主,正可谓天赐良缘,不知你意下如何?”
罗通听了,勃然大怒,说道:“好一个不知羞耻的贱婢!若你没有斩杀我兄弟,本帅或许还不稀罕与你这番婆成亲。可如今你伤了我兄弟,你就是我罗通的切齿大仇人,哪有仇敌反而结为良缘的道理!我兄弟在黄泉之下,也难以瞑目。你休要痴心妄想,看枪!” 说罢,挺枪朝着公主的咽喉刺了过去。公主连忙用刀将枪架到一边,说道:“小将军!你别冲动,你的性命如今就在我娘娘的掌握之中。我跟你说,你若答应与我成亲,我情愿投降,献出这处关隘。我在你马前假装败逃,带领番兵退到木阳城,等你兵马一到,我们里应外合,共同保我邦君王,救出唐王与众位老将军。你立下大功,我误伤小叔的罪过也可抵消。然后小将军派臣子前来我邦求聘,岂不是两全其美?你若不答应,我手指一动,飞刀就要取你性命了!” 罗通喝道:“呔!贱婢,你杀我弟弟的仇,我与你不共戴天!你要杀就杀,我罗通绝不皱眉!” 公主哪里舍得斩杀罗通。正所谓:
姻缘不是今生定,五百年前宿有因。
并头莲结鸳鸯谱,暗里红丝牵住情。
因此,公主不忍心伤害罗通,再次开口说道:“小将军!你年少英雄,为何如此固执?你若答应了这门亲事,陛下龙驾与众位臣子就能回朝了。你若执意报仇,我娘娘杀了你,你死得毫无价值,仇报不了,救不了驾,还绝了罗门之后,你可就成了真正的罪人!将军切莫执迷不悟,还请三思。”
公主这一番话,如同一记警钟,猛然提醒了罗通。他心中暗自思量:“这女子虽说行事有些不知羞耻,还亲口提出联姻之事,但她这番言语听起来倒像是肺腑之言。我不如暂且应承下来,先前往木阳城,杀退番兵,救出陛下,之后再为兄弟报仇也为时不晚。” 罗通拿定主意,便假意说道:“既然承蒙公主娘娘的美意,本帅岂敢不从?只是你那两口飞刀太过厉害,如今你既然与本帅订下姻缘,决意归降我大唐,那就必须将这两口飞刀抛入山涧之中,如此罗通才相信公主是真心归降。” 公主说道:“既然小将军答应了这门亲事,要我抛掉飞刀又有何难。但将军可不要口是心非,你须得发下一个重誓,我才会将飞刀抛下。” 罗通心想:“我本就是假意敷衍,如今她要我发誓,也罢!那就发个无关痛痒的誓言好了。” 于是,他高声说道:“公主!我罗通若口是心非,哄骗娘娘,日后就死在七八十岁之人的枪法之下。” 他心中想着:“七八十岁的老番狗能有多大能耐,难道我罗通还会怕他不成?这誓言根本就没什么约束力。” 公主听他发了誓,心中十分欢喜,说道:“将军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随即放下飞刀,将其抛入山凹的涧水之中。公主接着说:“小将军,我会在你马前假装败逃,你随后追赶而来,我便弃关而去,在木阳城等候你兵马到来,到时我们里应外合,一同解救唐王天子。” 罗通说:“本帅明白,公主请先行一步!” 公主掉转马头离去,罗通则在后面追赶,出了山凹后,他高声大喊:“呔!番婆,你往哪里逃!本帅要为兄弟报仇!” 一路纵马追到关前。公主假意大喊:“哎呀,这小蛮子果然厉害,我不是他的对手,别追了!” 她冲到关前,下马进入内衙,对手下说:“把都儿们!我们退兵吧,那罗小蛮子太过勇猛,连我的飞刀都被他破了,这关怕是守不住了。我们不如打开关门,退到木阳城,等唐兵到来,将他们一并困住,这才是妙计。” 众小番依令行事,立刻打开关门,放下吊桥,装载好粮草,带着诸将,朝着木阳城大路退去。这暂且不提。
且说罗通见公主进入关中,便返回营帐。众将纷纷上前,接过他的马匹。罗通在中营坐下后,程咬金开口问道:“侄儿,你兄弟的仇还未报,怎么反而让番婆逃进关中了?这黄龙岭何时才能攻破?” 罗通说:“伯父!父王的龙驾如今有救了。” 程咬金疑惑道:“侄儿,黄龙岭还未攻破,怎么就能救出龙驾了?” 于是,罗通便将方才屠炉公主所言之事,从头到尾详细讲述了一遍。程咬金听后,不禁大喜,说道:“侄儿!你心里当真愿意与她成亲吗?” 罗通说:“伯父,您这说的什么话,她是我兄弟的仇人,我一心要为兄弟报仇,怎么会与她成亲呢?我不过是哄骗她罢了。” 程咬金说:“侄儿,话可不能这么说。你兄弟战死沙场,也是命中注定,何必把怨恨都归到她身上呢。公主既然有如此好意,愿意在木阳城接应我军,共同击破番兵,救出陛下,这可是大功一件,也算是将功赎罪,足以抵消仇恨了。侄儿,听伯父的,等此次救驾之后,由我这个伯父做媒,成全你们这段良缘。” 他们正在营门商议,早有军士前来禀报:“启禀元帅,屠炉公主不知为何,突然打开关门,带着小番们都退走了。” 罗通心中明白其中缘由,便吩咐四名老家将:“这里有书信一封,你们带回去交给太夫人,让她不要悲伤。日后若能救得陛下龙驾,我自然会取了屠炉女的首级,回去祭奠兄弟。” 四名家将领了元帅的书信,踏上了返回长安的大路,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单说罗通传令,大小三军收拾营帐,拔寨起兵,穿过黄龙岭,一路朝着木阳城进发。
再说赤壁宝康王与丞相屠封、元帅祖车轮正在御营中饮酒。康王说道:“元帅,听闻大唐救兵已经攻破白良关、金银二川和野马川。铁雷三兄弟如此勇猛,却都战死沙场,这可如何是好?” 祖车轮安慰道:“狼主不必担忧,铁雷兄弟虽然勇猛,但都是有勇无谋之辈,所以才会有失地丧师之祸。如今黄龙岭的公主娘娘足智多谋,况且她的飞刀厉害,一定能够守住黄龙岭。” 君臣正在议论之际,忽然有探子来报:“启禀千岁!公主娘娘回军了。” 康王听报,大吃一惊,说道:“元帅,唐兵竟然如此勇猛,破关速度如此之快,王儿为何不守黄龙岭,反而领兵回来呢?” 祖车轮说:“臣也不知其中缘由,且先去迎接公主入营,问个明白。” 康王说:“好!” 祖车轮上马,带领番兵出营迎接。见到公主后,祖车轮说道:“公主娘娘在上,臣祖车轮前来迎接。” 公主说:“元帅平身,随我一同进营。” 祖车轮领命,与公主一同进入御营。公主向康王俯伏行礼,说道:“父王在上,臣儿拜见父王,愿父王千岁,千千岁!” 康王说:“王儿平身,赐座!” 接着问道:“王儿,唐朝救兵极为厉害,连破几座关头,杀伤数员上将。你为何不守黄龙岭,反而回营了呢?” 公主说:“父王,那唐朝小将罗通邪法厉害,连臣儿的飞刀都被他破了,所以难以守住此关,只得回来面见父王。” 康王听后,心中十分忧虑,只得与众臣商议如何破敌,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且说大唐人马逐渐逼近木阳城,有探子前来禀报:“启禀元帅,前面就是木阳城了!” 罗通抬头望去,只见番兵密密麻麻,如同山海一般,将木阳城围得水泄不通,众将军见状,都大为惊骇。罗通吩咐大小三军在附近的平阳之地安营扎寨。军士们齐声答应,片刻之间便扎好了营盘。罗通对程咬金说:“程老伯父!如今让侄儿单人独马杀进番营,叫开木阳城城门,见到陛下后,与城中军兵一同杀出城来。伯父听到炮响,便带领众兄弟攻进番营。如此内外夹攻,不怕番兵不退。” 程咬金说:“侄儿所言有理,但一定要小心!” 罗通说:“伯父放心,我自有分寸。” 他将银铠扎束整齐,跨上小白龙驹,手持梅花枪,出了营门,风驰电掣般冲向番营。番兵们看到后,惊叫道:“奇怪啊!那边来的这个小将是什么人,难道是唐朝的救兵?怎么是单人独马?” 另一个番兵说:“管他呢,我们放箭!” 一时间,箭如雨下。罗通喊道:“营下的人听着!休要放箭,如今救兵已到,你们快快退兵。若有半句不肯,本帅就要踏平你们的营盘!” 说罢,他舞动长枪,迎着箭雨,纵马冲进番营。番兵们吓得魂飞魄散,连箭都来不及放了。罗通手起枪落,枪枪致命,被刺中的番兵如同弹子一般纷纷倒下,有的咽喉中枪,有的前心被刺。番兵们见势不妙,只得让出一条路来。罗通顺利冲进第一座营盘,接着又杀进第二座营盘。这下可惊动了番邦的正将和偏将,他们手持斧刀,在罗通的马前马后又刺又劈。然而,罗通根本不把他们放在眼里,他舞动长枪,前遮后拦,左钩右掠,瞅准空隙,一枪便挑落几个偏将,又一枪刺伤几名副将。他催马向前,冲过了这座营盘。在番营之中,只见枪刀闪烁,根本分不清道路。罗通毕竟是英勇的小英雄,大开杀戒,接连冲破七座营盘,才来到护城河前。他抬头望去,只见木阳城上飘扬着大唐的旗号。罗通喘了口气,朝着南城奔去,正要开口叫喊,突然听到:
一声炮响轰天地,冲出番邦骁勇人!
不知冲出的番将是谁,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