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中的周贵人出了天花。按出诊的胡太医话说,需要立刻隔离。
这话也是传到太妃娘娘那里。
太妃娘娘当机立断,让人将周贵人隔离了起来。
可是周贵人被隔离了起来,不但不见好转,还日渐厉害了起来。
各宫人等皆人心惶惶,恐怕被沾染了。便是皇帝也不敢近前。
只有贤德妃贾元春贤德,顾忌周贵人。常常让人来问询病情,并不以周贵人身染恶疾而嫌弃。
贤德妃更是以自己协理六宫的职位,把那名贵的药材像流水一般的送进来。
但是到底天妒红颜,任由什么药石也是无效。只七八日,周贵人便香消玉殒了。
“真是可惜了的。我和周妹妹还没有相处够,她便仙去了。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啊!”
贾元春听到这个消息,在门前站了许久。嘴上说天妒红颜。可脸上的喜色是掩盖不掉的。
抱琴又从外边打探到了消息。
“娘娘。听奉天殿侍奉的宫女说。
贵人的死,陛下十分伤心。直把周贵人比作那石榴花。”
“呵!
她总好,也越不过我的次序去。就是这石榴花,也该先来比我,也还轮不到她去。”
抱琴听了元春的话,不敢再去说,只偷偷的看元春,却见元春精神焕发。哪里有半点生气的样子。
……
大明宫中英华殿,太妃娘娘正在礼佛。
有小太监进来晋见。
“娘娘,那边的周贵人薨了。”
太妃娘娘脸上笑容一闪即逝。
“想不到这贾家的女儿倒是个狠人。
小德子,你让人把那太医控制,莫让他逃脱了。”
那个太监听了便说道:
“可是把那个太医交到陛下那里?”
太妃娘娘猛的回头狠狠的看了那个太监一眼。
吓得小德子忙是跪了下来。
太妃娘娘的面色又是缓和。
“在城外寻处地方拘着。把罪证口供拿齐。”
太妃说完便又去礼佛去了。
那太监告了退。慢慢的退了出去。
这胡太医果真逃了。可也没逃多远。便被那太监派的人给捉了起来。
很快便有一份口供到了太妃手上。又由英华殿的太监交到了贾元春的案头。
……
眼看着便是元宵节。荣国府内也是忙碌了起来。
贾母去了一次宴会,也算是知道了贾宝玉在勋贵中的名声。
勋贵子弟纨绔些也算平常,但名声像贾宝玉这般臭的却不多。
所以辗转想来,在这些人中寻机会是不大可能了。
贾母又把目光放在了林黛玉和史湘云身上。
趁着贵妃省亲的名头,说娘娘要见亲戚家的妹妹。下了帖子去请。
史信是绝不会让史湘云来的。这是贾家烈火烹油最辉煌时刻,也是贾家最后的辉煌。
按书中写,贾元春便是这时相中了薛宝钗为她的弟妹。
那书中,元春本来觉着薛林两位妹妹是好的。
但书中林黛玉是个孤女,这才作罢。
想来这次林如何入阁。元春许是会有别样心思。看来林如海少不得要烦恼了。
至于自己妹妹史湘云。书中没写她在场的。
自己还是别让元春看到她的好。省的贾家在林如海那碰壁后,来寻史湘云。
不同于史信这边决绝。那边的林如海便是不好意思的多了。
林黛玉被他寄养在贾府这么多年。现在贵妃省亲,要见黛玉,更是抬举。
林如海实在不好意思拒绝,尽管出了那日王熙凤要林黛玉给贾家当媳妇的事。
这林黛玉还是去了大观园。
话说贾元春下午一点吃了晚饭,又去礼了佛。
直从两点跪到了五点。才去大明宫请了太上皇的旨意。(书中写这两样应该有深意的吧?大家猜,省的我说,又说我胡编。)
这才起身去荣国府省亲去了。
到了荣国府,一顿游幸,把个贾宝玉起的名字改的乱七八糟。
这等热闹史信是不去凑的。反而是去宫中省的让皇帝误会他倒向太上皇。
直到第二日,史信方才去贾家。
此时的贾家张灯结彩,一派繁华。人人都陷在这无边喜庆之中。
其实这种繁华却是掏空了贾家的底子。无论是经济上还是政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