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知道城墙对现代的武器攻击的防御力不行。砖头砌得城墙作用有限,不过国内的内战军阀的火力也不大行,训练强度有限,总算是势均力敌。
自己人打自己人实力大概也有数,胆气还在,倒是可能得打一阵子。就是普通老百姓日子难过,别说市场萧条,就是商会都来收过两次荒年救济捐款了。
这仗打得时间长了,真是受不了,最便宜的粮食从去年秋天到现在也从几分钱一斤涨到了几毛钱。木柴、煤,玉泉山的水都在涨价,普通人的收入可没涨还由于战争导致不少人失业了。
明慧手头并不缺钱但依旧很是忧虑还有焦躁。她感觉民国的人似乎情绪比她稳定。太阳明天照常升起,日子就能过下去。要不是她知道历史的走势,不能安全得上学,工作,天天担心会被流弹照顾,在这个环境下生活她感觉她十分崩溃。烦躁得她都想去改变一下战争的走势。她的人生仿佛走到了一个大的岔路口,自己是顺应历史的趋势,还是努力去扳转历史车轮的方向盘呢?
改变历史,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啊?而且一个历史点的改变会不会影响后续的历史呢?她不太有谱。
她一直在车上坐着没下车,崔新玉已经回霍家自己屋子里去休息了。这时候黄氏已经派墨菊来找她回去吃饭了。
明慧只好收敛了一下情绪,锁了车回去吃饭。
饭桌上黄氏说今天上午,陆府的方姨太太来过了,还带了府上了五小姐。原来是陆府上下都去了津门,陆夫人只把她陪嫁丫鬟抬得姨太太和姨太太生的女儿带走了。方姨太太和另一位姨太太和她的女儿都没带。
如今这形势陆府的两个姨太太都心里慌得慌,今天来说是请表小姐一家去一起住一段时间。黄氏没同意,她说她住这个院子习惯了,再说和陆府也不远。没什么可怕的,就是有飞机扔炸弹,这么近,谁也跑不了。她这么一说,方姨太太更心慌了,本来她还没想到扔炸弹的危险。她也没留下吃饭就急急得带着那个五小姐回去了,说是要去给三少爷打电话问问。
明慧听了微微摇头,三少爷确实是军校生但远在德国能有什么法力,也就安慰一下方姨太太罢了。而且还是得在她打得通知越洋长途的情况下。
不过说到军校生,韩青也是军校生,明慧吃过了中饭给他打了一个电话告诉他城内的情况。韩青建议明慧她们都搬到‘静漪园’去住着,而且他打算带些武装回来,这样‘静漪园’面积大,足可以驻防。
明慧也决得他在比较安心些,同意了他的意见,计划让许辉回留园主持工作。韩青带一些人和武器进城来。不能不说枪是人的胆,奉系军队要是进了城,军纪如何还真不好说。
韩青要进城来也不算难,留园里还有卡车,而且前进交通经常给市政府食堂送副食品,所以是有通行证的。明慧给章良成也打了一个电话,让他也派车去接应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