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火星奥林匹斯基地的锻造车间里,三千台等离子熔炉同时喷吐着幽蓝的火焰,焰心温度高达

开尔文,足以瞬间熔化地球上最坚硬的钨合金。熔炉内壁的纳米涂层在高温下泛着虹彩,每平方厘米的表面分布着 500 万个量子感应节点,实时监测着炉内金属的相变过程。每台设备的能量读数都稳定在 12.7 赫兹的黄金频段 —— 这是根据星际掠夺者护盾弱点专门校准的攻击频率,频率波动误差被严格控制在 0.001 赫兹以内。

机械臂如同精密的舞者,在电弧光中灵巧地翻转着炽热的金属坯。这些由碳化硅纤维增强的机械臂,关节处镶嵌着人造金刚石轴承,即使在高温环境下也能保持 0.1 微米的操作精度。它们将金属坯锻造成高频脉冲炮的炮管雏形,冷却系统喷出的惰性气体在表面凝结成白雾,随着炮管的旋转形成螺旋状的冰纹,这些冰纹其实是气凝胶与金属表面快速热交换的产物,能有效防止炮管因骤冷产生应力裂纹。

地下三层的弹药库内,智能机械正在组装穿甲弹的核心部件。反物质弹头被悬浮在磁约束场中,如同被囚禁的微型黑洞,周围环绕着闪烁的蓝色粒子束,这些粒子束是由超导线圈产生的强磁场约束的等离子体,能确保反物质不会与容器壁接触而发生湮灭。每个弹头都刻有微小的量子编码,与突击小队的神经接口绑定,编码信息包含弹头的序列号、引爆密码和敌我识别信号,确保在百万分之一秒内完成精准识别。

仓库中央的全息屏实时显示着生产进度:高频脉冲炮完成率 87%,穿甲弹储备量

发,能量核心充能进度 63%。红色的倒计时数字跳动着,将压力传导给每个擦肩而过的工程师。他们的防护服上别着能量剂量计,绿色指示灯表示当前辐射水平安全,一旦超过阈值就会发出尖锐警报。角落里的自动补给站不断吐出营养膏和电解质饮料,为连续工作超过 18 小时的工程师们补充能量。

冥王星前哨站的模拟训练舱内,林夏带领的 \"夜莺\" 小队正在进行第 147 次战术推演。全息投影构建出逼真的小行星带战场,每颗陨石的纹理都与实际扫描数据完全一致,甚至包括陨石表面因宇宙射线照射形成的微陨石坑。当掠夺者战舰的虚影从陨石背后突袭时,林夏的机甲瞬间做出 Z 字形规避,肩部的高频炮以 0.3 秒间隔连续击发,能量束在虚拟护盾上激起的涟漪与实战记录分毫不差,连涟漪的扩散速度和衰减幅度都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

\"左舷 30 度出现第二波敌人!\" 她的声音通过神经链路传到每个队员耳中,信号延迟控制在 0.005 秒以内。头盔显示屏上同步弹出最优攻击角度的绿色矢量线,这些矢量线是通过机器学习分析了 10 万次战斗数据得出的最优解。训练舱的地板突然倾斜 15 度,模拟战舰规避动作产生的离心力,队员们的身体在惯性作用下微微倾斜,却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的操作精度。

月球背面的武器试验场突然响起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压级达到 180 分贝,相当于火箭发射时的噪音水平。最新式的集群脉冲炮阵列完成首次齐射,十二道能量束在靶标处汇聚成螺旋状的能量漩涡,将模拟掠夺者护盾的力场发生器轰成璀璨的等离子火球。火球的温度高达 500 万摄氏度,持续时间约 2.3 秒,与实战中反物质湮灭产生的能量效应完全一致。

监控室里,武器工程师陈磊盯着数据流擦了擦额头的汗,屏幕上的能量衰减曲线完美复刻了实验室的模拟结果 —— 护盾在 0.7 秒窗口期内的防御值暴跌至 37%,曲线的每个拐点都与理论计算值吻合。\"通知各基地,按此参数进行最终调试。\" 他按下通讯器,指尖因激动而微微颤抖,\"三天后准时交付,误差不能超过 1 小时。\" 他身后的墙上挂着一张巨大的进度表,上面用不同颜色标注着各部件的生产状态,绿色表示已完成,黄色表示进行中,红色表示存在风险。

然而,当首批武器运输舰队驶出火星同步轨道时,灾难毫无征兆地降临。三艘隐形护卫舰突然从陨石带跃出,它们的反探测涂层能吸收 99% 的雷达波,直到距离运输舰队 500 公里时才被发现。舰艏的粒子炮瞬间撕碎了运输舰的能量护盾,护盾破裂时产生的电磁脉冲让运输舰的通讯系统中断了 3.7 秒。

第一艘运输舰的弹药舱发生殉爆,橘红色的火光在真空里膨胀成球形,直径达到 2 公里。冲击波将附近的小行星撞得粉碎,最大的碎片直径约 30 米,以每秒 12 公里的速度向四周飞溅。第二艘舰的引擎被精准命中,拖着长长的等离子尾焰失控撞向月面,激起的尘埃云如同月球表面绽开的灰色花朵,覆盖面积达到 50 平方公里,这些尘埃中含有大量的铝和钛金属颗粒,会在月面悬浮数周之久。

\"混蛋!\" 赵烈的怒吼震碎了指挥中心的玻璃杯,高硼硅玻璃碎片飞溅到战术地图上,咖啡在地图上漫延,浸湿了标注着运输路线的红色箭头。他一把扯下领口的指挥徽章,这枚由铂金打造的徽章上刻着联盟的星徽图案,金属边缘在掌心硌出红痕。\"让情报部门给我查!就算挖地三尺,也要把这群杂碎揪出来!\" 他的声音在指挥中心回荡,声波传感器显示其声压级达到 110 分贝。

全息屏上,受损武器的清单正在快速刷新,其中包括七十二门高频脉冲炮和三百发反物质弹头。每门脉冲炮的造价相当于一座小型太空站,每发反物质弹头的生产需要消耗 300 吨重水。每个损失数据都像烧红的烙铁,烫在他紧绷的神经上。指挥中心的气氛凝重得几乎让人窒息,只有全息屏的嗡鸣声和人员的呼吸声在回荡。

情报中心的量子计算机房里,三十名情报人员的指尖在虚拟键盘上飞舞,每分钟敲击次数超过 800 次。屏幕上的星图不断放大缩小,分辨率达到 0.1 弧秒,能清晰显示直径 10 米以上的太空物体。李默调出遇袭区域的引力波记录,这些数据由分布在太阳系各处的 12 台激光干涉仪收集,精度达到 10^-21 米。

他发现袭击者跃迁时留下的空间涟漪与镜像文明的特征频率高度吻合,匹配度达到 98.7%。\"指挥官,\" 他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将一段模糊的影像传送到指挥中心,\"护卫舰的能量 signature 显示... 是镜像文明的暗线部队。\" 画面里,护卫舰残骸的碎片上,隐约可见扭曲的几何图腾 —— 那是镜像文明特有的标识,由 12 个相互嵌套的三角形组成,每个三角形的内角都是 120 度。

火星维修基地的灯光彻夜未熄,应急灯的光芒与设备的蓝光交织,在墙壁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陈磊带领工程师们围着受损的脉冲炮忙碌,防护服上沾满冷却剂的蓝色污渍,这些冷却剂是由液态氮和氦 - 3 混合而成,温度低至 - 269 摄氏度,能在瞬间冻结金属。最棘手的是能量传导矩阵的修复,纳米级的超导线路在袭击中被震断,这些线路的直径仅为 50 纳米,比头发丝还细 1000 倍,需要用原子级精度的焊接机器人重新连接。

\"给我争取八小时。\" 他对着通讯器低吼,同时将神经接驳装置贴在炮管上,装置上的 32 个微电极能与他的大脑皮层建立直接连接,让他能像控制自己的手指一样操控修复设备。\"保证不耽误总攻时间。\" 机械臂的探针在显微镜下闪烁,将断裂的线路如同绣花般小心翼翼地接起,每个焊点都绽放出微小的电弧光,这些电弧的温度约 3000 摄氏度,能在百万分之一秒内完成焊接。

林夏站在训练舱的废墟旁,看着队员们清理模拟战损的机甲碎片。这些碎片是由特殊的记忆合金制成,能在战斗结束后自动恢复原形,但此刻它们散落一地,仿佛真的经历了一场恶战。全息屏上,反击行动的倒计时已经从 72 小时变成了 96 小时,多出的时间像沉重的枷锁压在每个人心头。

\"加练三倍强度。\" 她戴上头盔,面罩映出队员们坚毅的眼神,这些眼神中没有丝毫退缩,只有熊熊燃烧的斗志。\"既然有人想拖延我们的脚步,那就让他们看看,联盟的决心比任何武器都更锋利。\" 训练舱的灯光再次亮起,这次的模拟战场里,除了掠夺者战舰,还多了几艘隐形护卫舰的虚影,它们的战术动作与袭击运输舰队的敌人完全一致,是根据情报部门提供的数据分析生成的。

当第一缕阳光掠过火星的环形山,将山体的影子拉得很长,维修基地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最后一门脉冲炮完成校准。校准数据显示,炮口的能量集中度达到 98.3%,远高于 85% 的标准值。陈磊瘫坐在地上,看着机械臂将武器吊装进新的运输舰,舷窗反射着他布满血丝的眼睛,他已经连续工作了 36 小时,全靠静脉注射的营养剂维持体力。

指挥中心里,赵烈的手指在重新规划的运输路线上敲击,新的护卫舰队规模扩大了三倍,包括 8 艘重型巡洋舰、12 艘驱逐舰和 20 艘护卫舰。沿途每个陨石带都部署了警戒无人机,这些无人机搭载着最新的量子雷达,能探测到 0.1 平方米的隐形目标。李默的团队则锁定了镜像文明暗线的藏身星球,三维星图上那个闪烁的红点周围,标注着该星球的重力、大气成分和防御设施等详细信息,像等待被拔除的毒瘤。

在月球指挥中心的作战沙盘上,代表反击力量的蓝色箭头重新指向掠夺者的母星。这个沙盘采用了全息投影技术,能实时显示各舰队的位置和状态,每个箭头都代表着一艘战舰或一个作战单位。虽然遭遇波折,但每个参与者的眼神都比以往更加坚定。林夏抚摸着机甲的操作杆,能感受到金属外壳下澎湃的能量,这是由反物质反应堆提供的,功率达到 1.2 太瓦。

陈磊检查着最后一组武器参数,确保每个数据都精确无误。他使用的校准设备能将误差控制在 0.01% 以内,屏幕上显示的炮口初速、射程和精度等参数都达到了设计标准。赵烈盯着屏幕上不断更新的情报,嘴角勾起冷冽的弧度,这些情报包括掠夺者的兵力部署、防御工事和近期的活动规律等,为反击行动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通知各单位,\" 他按下全员通讯按钮,声音透过无数扬声器传遍联盟的每个角落,这些扬声器采用了定向声波技术,能确保声音只在指定区域传播,不会被敌人截获,\"72 小时后,按原计划发起反击。让所有敌人记住,敢阻挠我们的,只有毁灭这一条路。\" 全息屏上的倒计时重新跳动起来,这次的数字背后,凝聚着比以往更强大的决心与力量。

运输舰缓缓驶离港口,舰体的金属结构在推进器的作用下发出轻微的震动。护卫舰队在周围形成严密的警戒圈,采用菱形编队,这种编队能提供全方位的防御,同时保证火力输出最大化。引擎的蓝光在黑暗的宇宙中划出坚定的轨迹,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仿佛一道划破夜空的利剑,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决战。

基地的简报室里,气氛凝重而肃穆。圆形的会议桌由整块月球玄武岩打磨而成,表面镶嵌着 12 块全息显示屏。赵烈站在巨大的全息地图前,向各部门负责人详细阐述着调整后的作战计划。\"我们的运输路线已经更换为 ' 猎户座 - 鲸鱼座 ' 航线,这条航线经过多次探测,相对安全,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他的手指在地图上划过,沿途的各个警戒点和应急补给站清晰可见,每个点都标注着坐标、负责人和联系方式。

\"情报部门要密切监控镜像文明的动向,一旦发现异常,立即汇报。武器部门必须确保所有武器在规定时间内到位,不能有任何差错。\" 赵烈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个人,眼神中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

各部门负责人的座椅在地面震动中发出细微吱呀声,全息投影的红蓝警报光在他们脸上交替明灭。当作战会议室内的空气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时,此起彼伏的点头动作仿佛齿轮开始咬合,金属碰撞般的坚定眼神在交错的激光笔光束中次第亮起。

情报部门的李默倏然起身,深灰制服上的纳米纤维随着动作泛起暗芒,那枚嵌着微型量子芯片的情报勋章尤为醒目 —— 这是用三十七个 A 级机密任务和三次九死一生的敌后渗透换来的殊荣。他按下腕表投影键,悬浮在空中的三维星图骤然放大,秃鹫星云宛如一只展开漆黑羽翼的巨鸟,在会议室穹顶下投下诡谲的紫光。

\"诸位请看。\" 李默的机械义眼闪过数据流,指尖划过星图时带起一串幽蓝轨迹,\"我们通过量子纠缠态监测网,在星云第三悬臂发现了能量波动异常。这些间歇性的伽马射线暴,与三个月前镜像文明突袭舰队的能量特征吻合度高达 92.7%。\"

随着他的操作,星图表面裂开蛛网状的虚拟网格,数十个猩红标记如同毒瘤般凸显:\"这些据点采用动态曲率隐身技术,常规探测手段根本无法捕捉。但我们在暗物质频段截获了他们的通讯碎片 ——\" 李默调出一段经过 AI 降噪处理的音频,背景中混杂着类似齿轮摩擦的诡异嗡鸣,\"他们正在筹备某种空间折叠武器。\"

会议室里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李默却神色未变,从随身的数据匣中弹出十二枚晶蓝色徽章:\"这是第七代纳米渗透作战服的控制核心,内置微型黑洞供能系统和反物质湮灭引擎。我挑选的十二名侦察兵,都经历过 ' 血雾星 ' 的生化战场和 ' 钢刺回廊 ' 的电磁绞杀,他们将组成 ' 幽灵楔子 ' 小队,在七十二小时后执行深空渗透任务。\" 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机械义眼的红光映得勋章上的浮雕愈发狰狞,\"为了人类文明的存续,我们必须撕开敌人的伪装。\"

武器工程师陈磊也表了态,他的手上还带着工作时留下的划痕:\"请指挥官放心,我们的团队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我们还储备了一批备用零件和弹药,数量足够支撑三次大规模战斗。我们的维修人员也将随舰队出发,能在战场上快速修复受损武器,确保武器在战斗中能够持续发挥作用。\"

林夏作为突击小队的队长,同样信心满满,她的机甲头盔放在桌上,面罩反射着灯光:\"突击小队已经针对镜像文明的战术进行了专项训练,包括他们的隐形技术、攻击方式和防御体系等。我们进行了 50 次模拟对抗,胜率达到 92%。相信在实战中能够应对自如。我们会按照预定计划,精准打击敌人的要害,为后续部队打开通道。\"

会议结束后,各部门迅速行动起来。全息作战沙盘在指挥中心缓缓消散的瞬间,侦察小队的六架 \"夜枭 - x7\" 隐形侦察机已刺破大气层。机翼展开时发出细微的齿轮咬合声,那是纳米级折叠结构在进行空间重构。

当机群切入 \"秃鹫星云\" 外围,深紫色的等离子云团像活物般翻涌。主控电脑发出蜂鸣,机身哑光黑涂层下的量子晶体阵列开始运作,幽蓝的光纹如电流般在碳纤维蒙皮上蔓延。这种第三代自适应伪装材料不仅能模拟光谱特征,还能通过微调表面温度和磁场,彻底抹除飞行器的物理存在感。

领航员李默紧盯着仪表盘,突然压低声音:\"11 点钟方向,硫黄岛星带。\" 话音未落,机群已自动进入应急伪装模式。原本的哑光黑机体表面凸起蜂窝状结构,焦黄色的仿生涂层如同活物般生长,将机身纹路与行星地表纵横交错的硫磺喷口完美契合。在红外探测器视角里,这些飞行器就像从熔岩裂缝中爬出的机械巨兽,连逸散的尾焰都被特制冷却系统伪装成火山喷发的硫磺蒸汽。

副驾驶林薇轻轻敲击操作台,调出星图:\"根据最新数据,星云核心的能量乱流会在三小时后增强,我们必须在那之前完成...\" 她的声音被突然响起的警报声打断,机体表面的伪装涂层泛起涟漪,似乎有某种未知能量正在干扰量子阵列。

离子推进器发出细微的嗡鸣,如同远古巨兽的鼻息。这种经过三次迭代的新型发动机,在启动时仅产生相当于人类心跳声十分之一的低频震动,尾焰更是被压缩成肉眼不可见的粒子流。机舱内,侦察兵们身着特制的消音作战服,连拉链摩擦声都被内衬的纳米吸音材料吸收。首席侦察官林修的瞳孔映着全息战术屏,手指悬停在操作界面上方半厘米处,如同在弹奏一曲无声的交响乐。他忽然按住身旁新兵微微发抖的肩膀:\"别紧张,呼吸节奏跟着仪表盘的绿线走。\"

传感器阵列突然泛起涟漪,副驾驶猛地将操纵杆向右急推。三架敌机的能量轨迹擦着机腹掠过,在星云背景上划出三道转瞬即逝的猩红裂痕。林修调出光谱分析模块,发现对方雷达采用了频率捷变技术,立即启动干扰矩阵。当侦察机在星尘漩涡中做出违反物理定律的 90 度转向时,他低声对着通讯器说:\"总部,这里是幽灵 01,发现新型警戒系统,请求启动相位迷彩。\" 随着舱内蓝光骤然增强,整架飞机仿佛化作一团正在消散的薄雾,彻底融入星云深处。

维修基地里,陈磊和他的团队正在对武器进行最后的调试。他们将每一门脉冲炮都连接到中央控制系统,进行模拟射击测试。测试数据包括能量输出、射击精度、后坐力等 20 多个参数,当看到屏幕上显示的各项参数都达到最优状态时,陈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好了,伙计们,这些武器已经准备就绪,就等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了。\" 他拍了拍身边工程师的肩膀,语气中充满了自豪。团队成员们相互击掌,庆祝这一重要时刻,连日来的疲惫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训练场上蒸腾的热浪裹挟着刺鼻的机油味,这种机油是专门为机甲发动机研制的,具有耐高温、抗磨损的特性。林夏的突击小队正在进行最后的实战演练。八台银灰色机甲组成菱形阵型,关节处迸发的蓝色等离子光焰将沙地灼出焦痕,这些焦痕的温度高达 800 摄氏度,能在沙地上留下永久性的印记。机甲的轰鸣声如同远古巨兽的咆哮震耳欲聋,声压级达到 150 分贝,足以让方圆 1 公里内的人感到震耳欲聋。

全息投影构建的虚拟战场瞬息万变,前一秒还是被酸雨腐蚀的废弃都市,城市里的建筑残骸细节逼真,甚至能看到墙上的涂鸦和破碎的玻璃窗;下一秒就切换成布满电磁陷阱的星舰残骸区,残骸上的管线和设备清晰可见,电磁陷阱的能量场以不同颜色显示,红色表示危险,黄色表示警告,绿色表示安全。

林夏的战术目镜不断跳动着数据流,猩红的警告标识在视网膜上高频闪烁,映得她瞳孔泛起冷冽的幽蓝。战术目镜边缘的环境分析模块实时解析着战场信息,包括风速、温度、电磁辐射强度等 100 多项参数,地形热力图在视野角落不断刷新,显示出敌人和友军的位置及移动轨迹,密密麻麻的数据流将虚拟战场的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地呈现出来。

指尖在泛着金属冷光的机甲操作面板上划出残影,防护手套与碳纤维材质的面板摩擦出细碎的电流声。这种由石墨烯与记忆金属复合编织的手套,不仅将每一寸皮肤都妥帖包裹,还通过纳米级触点与神经接口无缝对接。冰凉的触感穿透三层防护结构传来,当她的食指按下能量启动键时,无数银蓝色数据流如瀑布般在视网膜上倾泻。

神经链路中跃动的生物电信号与机甲系统瞬间共鸣,0.002 秒的延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当第一个指令脉冲顺着脊椎窜上大脑时,仿佛有无数根冰针在神经末梢炸开,她的瞳孔骤然收缩。鼻腔里涌入纳米涂层特有的金属腥气,混杂着操作舱循环系统排出的臭氧味,刺激得太阳穴突突直跳。

机甲膝关节处的液压装置发出低沉嗡鸣,震得脚下防滑踏板微微震颤。腰部的反重力引擎开始蓄能,淡蓝色的能量光晕从合金接缝处渗出,在舱内昏暗的灯光下形成流动的光纹。操作台边缘的战术屏上,战场三维建模正以毫秒级速度更新,敌方机甲集群的热成像数据如红色浪潮般翻涌,每个光点都在实时标注型号、护甲值与武器状态。

她下意识攥紧操纵杆,机械义肢传来细微的电流酥麻感。神经接驳器的生物凝胶在皮肤表面泛起微光,将思维转化为数据流的过程中,记忆深处某个训练场景突然闪过 —— 教官说过,真正的机甲师要学会在过载边缘起舞。这种人机合一的感觉令人上瘾 —— 既像是给身体装上了钢铁外骨骼,又仿佛意识直接注入了冰冷的金属洪流。当肩部的粒子炮开始充能,她听见自己血液奔涌的声音,与机甲核心反应堆的脉动逐渐重合。

她将手掌贴在泛着冷光的操作面板上,纳米材质迅速贴合肌肤,在腕间编织出淡蓝色的能量纹路,这些纹路其实是微型传感器,能监测她的生命体征和脑电波。深吸一口气时,胸腔中的纳米呼吸调节器随之发出轻微嗡鸣,精密滤网将模拟战场中浓重的硝烟味过滤成带着金属气息的清冷空气,这种空气含有适量的氧气和氮气,能保持人体最佳状态。

喉间的通讯器突然泛起刺目的红光,警报声混着电流杂音急促响起。清亮的指令穿透硝烟弥漫的战场音浪,在耳中炸响:\"三号位立即执行迂回包抄!重复,立即执行!注意避开东南方向半径三百米内的模拟雷区!\" 话音未落,云层深处骤然传来刺耳的音爆声,声速达到 1.2 马赫的冲击破风而来,仿佛天空被无形巨爪生生撕裂。远处的悬浮战舰舷窗瞬间泛起蛛网裂痕,几架正在低空盘旋的无人机被声波震得失去平衡,螺旋桨发出不堪重负的哀鸣,打着旋坠入下方焦土。

低沉的轰鸣声撕裂云层,十二架涂装着骷髅标识的模拟敌机如死神的镰刀,呈尖锐的楔形编队俯冲而下。机翼掠过翻滚的积雨云时,靛蓝色机体表面凝结的冰晶簌簌坠落,在阴云密布的天空划出细碎的光痕。领队战机的机头进气口吞吐着猩红警示灯,如同巨兽翕张的獠牙,与编队尾翼上晃动的磷火状反光条遥相呼应。气压骤变掀起的气流在云层间撕开沟壑,被碾碎的雨幕化作珍珠般的水雾,沿着机翼涡流的轨迹织成半透明的银链,在铅灰色苍穹下勾勒出危险的猎杀弧线。

骑士书屋推荐阅读:末世反派系统,成为阿姨们的噩梦在末世中成长构梦纪元:狂夜星际争霸刘秀传奇故事奥特:O50圆环之初兔子与山茶花太空时代之人类末世末日海啸:我拥有一艘诺亚方舟末世:开局白捡百亿物资末世:变异从心脏开始极寒天灾,我洗劫了最大港口快穿之养老攻略末世降临:我以长刀斩神魔!在地球的求学之路末日纵横血肉铸神:我全身长满怪物星际探索之拾荒人明日方舟:溺于星空的血嗣前方华夏,末世禁行!末世来了我在安全区,爽了这不是克苏鲁重生之诡门异变:宅女逆袭成大佬天呐!种花家拥有活体母舰末世重生:我化身雷电法王抢到一个世界四合院里随大流时间钥匙:互换人生!拯救未来!穿越密室逃脱我在末世开民宿冰封桃花源:囤了一堡垒女神!镜面游戏开局获得无限复制系统末日基地:在废墟中打造科技王国修士大佬直播当星球主港综:从洪兴龙头开始末世:从获得紫薇星卡开始无敌!末世:为给妹妹治病我开上了机甲末世重生之带崽称神魇日纪元开局给秦始皇打了钱星际种田捡垃圾日常十国入侵,我能吞噬核武末日:我通过美女和系统制霸星球回到末世前:我无敌了时空元灵纪末世火种:最强男人末世小姐姐求生指南重启末世熔炉苍龙之争五年后,她抱着萌娃虐翻财阀家族诡异的运气系统
骑士书屋搜藏榜:界神从荒野求生开始机动女武神咒术法师科技世界:我能拯救未来吞噬技能开局一艘列车,我掠夺诸天文明神话级掌教快穿之大佬亲自下场挑事引领第八代末世地表最绿大叔末世重生爆改命,海外零元购躺平全能天赋快穿:后妈作者她又翻车了兄弟重生囤货忙,手里有粮心不慌万界维度使气运:平平无奇生活系选手我的疯狂动植物们快穿之首席大佬我在末日农场种蔬菜末日重生:有仇不隔夜,当场报空间之弃妇良田人类边界末世绝地跑毒末日!都重生了我舒服亿点怎么了末世冰封:我要活到最后怀了金龙崽后,假千金A爆全星际大汉的旗帜插遍影视位面关于我在崩坏三的离谱生活斗破宇宙星河光焰炮灰女配大逆袭三场雨过后,蓝星异能大爆发在火星挖矿的我被曝光了妖怪公寓的日常重生末世,我要摆烂躺赢末世全系哥假如神也玩游戏末日审判官:我在废土当杀神末世:我打造无限血肉列车港综世界完美人生暴躁宿主她只想搞事业随身异界浏览器快穿之渣男自救指南绑定美食系统,我在快穿世界封神我掉进了手机里我才是那个反派诸天穿越者联盟第一郡主人类文明启示录英雄联盟之极品天才
骑士书屋最新小说:快穿:疯批男主总是痴缠娇软宿主开局扮演云缨,震惊全球!乐园边界净化师复苏万物,全星吃香喝辣了放开那使魔穿成恶毒向导,从万人嫌到万人迷求生游戏但我无限复活开局绑定六位S级顶级哨兵海上无土种田?我点满藻科技末世:小丧尸爱玩种田小游戏直播讨债:被关注后爆火全网!快穿大佬驾到:渣渣们快滚开末世之有个团队会更好在游戏里玩密室逃脱会怎样废土求生游戏:我靠挖矿带飞祖国创造太阳系单身汪的万界之旅仙界穿越来的御兽师末世:你惹她干嘛?她是修仙的灾后物资成精,我靠封印囤货暴富飘流的空间轮回密钥:双生系统觉醒时空回响:程楠的千年棋局开局火种协定,但我能无限召唤尸潮压境,我的百万雄师杀疯了全球缺氧我有小世界,开局先杀狗男女末世:那就让她们献上忠诚吧铠甲勇士俢罗侠末世下我那短暂的一生黑暗哨向:我的星星自由平等我以饕餮镇诸天噬骸武装末世集结号:D市生存录灾变游戏:我随手普攻,你们却说是禁咒两只蚂蚁闯天下被女神甩后,我在末日当囤货海王离体我,末世列车长,乘务都是绝美女神诡神,杀!末世降临我分手了小仙女弦!正物质宇宙:跨越穿越人造人,我在星海掠夺能源重生神犬:逆天改命系统终焉降临之日,为我救世之时!重生之病毒末世每日一翻倍,从全民暴雨求生开始哨向:从万人嫌苟成万人迷幽谷怨灵我在军校种田虐爆全星际丧尸也怕三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