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起初还怀疑李暄这话,有夸大的成分存在。
毕竟区区几个押送军饷的驿卒,就敢贪三成这么多,实在是有些骇人听闻。
但转念一想,朱元璋又想到了李暄在崇祯朝也有个身份,李贤。
李暄都能穿越时空,跑到崇祯朝去了,有这么特殊的本事,也犯不上在这故意吹牛逼夸大。
况且。
朱元璋还想到。
以当时李暄在崇祯朝的一言一行表现,一看就知道,是对那个时代非常了解。
甚至可以说,是知根知底,很多细节都一清二楚。
这也能侧面印证,李暄如今所说的话,真实性非常高。
他的确是真的知道崇祯朝的官员是怎么贪的。
而且还知道那些蠹虫是用什么手段去贪的。
想到这些,朱元璋就又不怀疑李暄这话的真实性了。
事到如今,真相只有一个。
就是李暄说的都是真的。
自己本意是好的,想着把卖房子割韭菜所得的银两,发给前线的将士做军饷。
但都被崇祯朝底下那群蠹虫,给执行坏了!
一想到这些,朱元璋就按耐不住的起杀心,站起来就想走。
想立刻!
马上!
现在就去崇祯朝,先大杀一场再说!
然而没等迈开腿,朱元璋就听见李暄的话还没说完,赶紧又停了下来接着听。
“不过,其实哪怕被贪了那么多。”
“可剩下的四成,要是真的能送到前线,那一样能让前线浴血奋战的明军将士大大的提振士气。”
这边,李暄接着告诉蒋瓛:
“因为那个时期,尽管前线明军将士的处境很悲壮,但他们仍然忠心于朝廷。”
“其实别说四成了,就是能有哪怕那么一成的军饷发到他们手里,只要让他们知道,朝廷没有放弃他们。”
“他们就能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战斗力。”
崇祯十二年,正是明朝三百年历史中,最着名的大战之一,松锦大战爆发的前夕。
女真在这一年积蓄足了力量,大举入侵明朝。
没多长时间,就攻克锦州,抓了疑似康麻子亲爷爷的洪承畴,彻底撕开明朝的门户。
至此女真在明朝境内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
明朝彻底步入灭亡的倒计时。
这些李暄记得很清楚。
同时还了解。
尽管这一时期,宁锦防线上的明军将士处境非常差。
内有地方军阀,像辽东将门集团的欺压。
这些地方军阀把私兵和忠心于朝廷的兵马区分开,待遇也区分,私兵待遇往往更好。
忠心朝廷的明军,就成了后妈生的,待遇很差。
被自己人针对的同时,对外还有女真铁蹄带来的巨大军事压力。
可哪怕就是顶着这种内忧外患的巨大压力。
如关宁铁骑这一类的明朝精锐核心部队,却依旧有着极强的战斗力。
而且对朝廷的忠诚度还很高。
李暄当初了解到这段历史时,觉得这可能就是大明和大唐相似的地方吧。
家国观念是扎根到骨子里的。
明军尽管都看不到胜利的希望,还有身处绝地的孤独。
天天听地方上的军阀灌输朝廷已经放弃他们的言论,看着同僚只要变成私兵,就能吃饱穿暖。
却依旧肯为朝廷死守边关,抵抗女真入侵。
这时候,蒋瓛听得也动容了。
“其实那些前线的大明将士,就是想知道,朝廷到底有没有放弃他们吧?”
“军饷就是一个信号。”
蒋瓛开窍了。
朱元璋在一旁听着,心里极其的难受。
哪怕只要有一成的军饷,能发到那些为大明浴血奋战的将士手里,他们就能忠心耿耿!
想到这,朱元璋忽然意识到,李暄这话好像有言外之意。
难道连一成的军饷,都发不到他们手里吗?
朱元璋驻足,继续听李暄说。
果然。
李暄跟着就话锋一转:“但恰恰,剩下的这四成军饷,还要经过最起码两道盘剥。”
“还有人要贪!?”蒋瓛怒了,为明军将士感到憋屈。
李暄点点头:
“剩下的这四成,等送到前线了,还要经过蓟辽总督、辽东巡抚这些地方上的土皇帝再盘剥一道。”
“他们会用‘统筹经费’、‘地方开支’、‘预备饷’为名目,分走一大笔。”
“这群人该死!”蒋瓛红了眼,他这话是替朱元璋说的。
因为朱元璋这会儿,心里的怒火都冲到头顶了,眼里全是杀意!
然而李暄还没说完,劝蒋瓛先不要发火,因为接下来,才是明军将士最为憋屈的地方。
“等蓟辽总督、辽东巡抚这些地方上的土皇帝分完,这笔银子终于能到军营了。”
“这时候,高层的总兵官,中层的副将、参将、游击将军。”
“以及守备、千总、把总这些基层的人,又都会站出来,把仅剩的这些军饷,全部收入囊中。”
“他们会把这些军饷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自己中饱私囊。”
“另外一部分,发给忠心于他们的私兵,他们管这些私兵,叫家丁。”
“家丁的待遇很好,能领满饷,能穿棉衣,每日的盐、肉配额也都会给足。”
“但本应该享受这样待遇的明军,却一分军饷都捞不着,吃穿没有任何保障。”
“所以,其实这些军饷最后真正喂饱的,不是前线浴血奋战的明军。”
“反而是喂饱了前线那些土皇帝的私人家丁罢了。”
“军营里的这些土皇帝拿着朝廷的军饷,维系他们在私人军队上的威望。”
“为此,即便朝廷的兵死绝了,也跟他们没关系,反正朝廷的兵马也不忠心于他们。”
蒋瓛都听不下去了,心里憋屈,抽出来刀砍到牢房的栅栏上,“这群王八蛋!他们该死!全都该杀!”
朱元璋的脸色也阴沉到了极点。
朝廷的军饷,本来就应该是让忠心于朝廷的明军拿。
但现在。
这些明军拿不到,反而全喂给了私兵!
不过现在也好,最起码知道有哪些人贪了,是用了什么手段贪了。
那接下来就好办了。
按照李暄说的这些,挨着个的去杀了就行。
朱元璋悄悄的走了。
蒋瓛看他走了,跟李暄又闲聊几句,也赶紧就要告辞。
不过李暄却拉住了他的袖子:“诶!你别走啊,闲聊天聊完了,我还得找你打听正事儿呢!”
“皇上呢,他不是都下旨意要杀我了,他忙什么呢?别是忘了要杀我这回事儿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