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椅上的朱元璋看着李暄那变得铁青的脸色,心情顿时畅快了不少。
小样!真当不怕死,咱就拿你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这回看你怎么办!
“李暄,你对咱的安排可有意见?”
朱元璋问道。
“臣,没意见。”
李暄嘴上是这样说的,可心里头直骂娘,问你马呢问?要是有本事的话,我说有意见,你别拿结婚来威胁我!
朱元璋看了眼系统界面。
教育改革的进度还是卡在百分之二十。
他暗暗想。
等商税改革之事真正推行开来,这个进度条应该能涨上不少。
到时候,自己就能得到更多奖励,带更多的人去明末!
“如今回想起来,前几日咱要凌迟李暄,有些太冲动了,改革的事,没李暄真不行。”
朱元璋扫了眼那群食古不化的文官,心里头略显无奈,“明知道不能生气,可还是中了他的招,若非是遇见了朱常洵那个畜生东西,咱或许真会把李暄杀了。”
“不过,供养亲亲之制咱都改了,还有什么是不能接受的?这种情况绝对不可能再次出现!李暄就算耍再多花招,也休想再让咱动怒!”
朱元璋看着李暄,说道:
“既然你没意见,那事情就这样定了。”
而后又环顾四周,对着百官说:
“诸位爱卿都是饱读诗书,学富五车,现在咱要考你们一个问题,谁的答案能让咱满意,咱重重有赏。”
“假如,咱能去到未来,而未来的大明皇帝登不堪一用,将大明搞的一团糟,几近亡国,咱不得不亲自出手帮他收拾烂摊子,可皇帝却十分固执,坚决不听咱的吩咐,这种时候,咱要如何做才能救的了大明?”
话音落下,百官面面相觑,表情皆是无比的困惑。
这算是怎么一回事?
这问题也太奇怪了吧?
唯有李暄心如明镜。
朱元璋说的“新帝”八成就是崇祯。
“谁有想法?”
朱元璋问道。
百官无不是面露难色,不敢言语。
这问题,纵然想的头都要破了,也没好的解决之法。
“一群废物。”
朱元璋不爽地骂了一声,转头问道:
“李暄,你说说看。”
李暄是不想搭理朱元璋的。
可唯恐自己和朱元璋对着干,朱元璋一气之下就给自己安排一个老婆。
便不情不愿地思考了起来。
正儿八经的办法,那包不告诉他的!
所以,说点能让朱元璋血压飙升的馊主意吧。
不能气得他杀我也无所谓,能降低一下他心里头对我能力的预期便可。
李暄已经决定了,要把朱元璋对自己的看法,从“人才”变成“废物”。
于是一本正经地说:
“这个问题特别简单。”
“哦?”朱元璋眼前一亮:“你说说看。”
李暄道:
“把剑架在新帝的脖子上,还用得着怕他不听话?”
“他要这都不悔改的话,那陛下就直接给他斩了,谁敢为他说话,就把谁一并斩了!然后自己去当皇帝,挽救大明于水火!”
话说完,那帮儒臣马上就绷不住了。
一些守旧派,更是给气的浑身发抖。
“荒唐!”
“你这是什么办法?是觉得不得大明亡的不够快吗?”
“昧死以闻:李暄此论,僭越三纲五常,当依《大明律》,将他以“谋反大逆条”满门抄斩!”
“… …”
这些谩骂的声音,让李暄觉得心旷神怡。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他很是自信。
这话绝对能极大的影响自己在朱元璋眼中的形象!
毕竟,他的这个办法完全就是取乱之道。
朱元璋虽然能去明末,但他又不能把自己的基本盘带过去。
说白了,皇权来源于兵权。
朱元璋在明末没兵可用,他若是按照自己说的去杀崇祯,逼迫崇祯,非但不能掌握明末的局面,反而还会走到崇祯的对立面,从而失去自己的立足之地。
然而。
朱元璋听完之后却从嘴里吐了一个字出来:
“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