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亲爱的同学们:
过去的圣诞节,我收到了远超预期的支持与祝福,每一份心意都让我很感动,在此郑重感谢!
pS:大家的礼物我会珍重使用的。
但是与此同时,
礼物之多,也让我深感不安。
——我担心自己无法给予每一份心意同等真诚的回应,这对我来说,确实是一份甜蜜的负担。
事实上,
比起物质的馈赠,我更加珍视与每一位的每一次交谈、每一个微笑、每一段共同的回忆。
因此,我有一个不情之请:
未来的节日,请不要再破费为我准备礼物了。
如果大家依然希望表达心意——
一张写有祝福的卡片、一次走廊上的点头问候、或是分享一本你最近爱读的书……
这些精神上的共鸣与联结,对我而言是远比任何礼物都珍贵的存在。
再次感谢你们的理解与支持。
愿我们都能在彼此真诚的互动中,共同成长。”
————————
顾安轻轻呼出一口气。
难得地,没有像往常那样发完动态就立刻关闭INS丢开手机,而是关注着评论区的留言。
其实他原本有想过是不是附上一个清单,记录下“谁送的”和“是什么”。
然后在每件礼物旁,用心记下一两句感受。
———这样或许会更真诚些。
但是礼物实在太多了,还有一部分也没拆……
顾安摇摇头,最终放弃了这个念头。
此时,
评论区已经刷新出好几条新留言。
顾安一行行看下去。
看着,看着……
他有点懵了。
—————————
评论区中。
“???”
“danm it!又来??”
“有些人是不是太过分了,圣诞节居然直接给约书亚寄礼物?这也太失礼了!”
“就是,都给约书亚造成负担了。”
“上次的果篮也是。”
“也太冒犯了!”
“某些人还真是有心机!”
“约书亚,别搭理他们,他们送的那些破烂,都给扔了!”
“对,扔掉!”
“扔掉!”
“扔掉!”
……
顾安看着这些留言:“……???”
他是不是看错了?
事情的发展,怎么和他预想的……不太一样?
就在一片口诛笔伐中,终于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一个个说得冠冕堂皇,你们就是嫉妒!”
“对!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
“我们只是表达自己的心意,也不求回报!”
“约书亚都没说什么,你们倒是跳得欢!”
“东方本身就有‘礼多人不怪’的习俗!”
看着这句突然冒出来的习俗,
顾安:“……”
他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想要吐槽,好像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吐槽。
显然,
评论区里其他人并不惯着这种说法:
“可拉倒吧!”
“你们这些家伙就是欺负约书亚人好!”
“就是,厚颜无耻!”
就这样,
评论区转眼演变成了一场骂战。
“……”
顾安望着手机屏幕,脸上写满了迷茫。
正在这时,
“咔哒——”
阿尔弗雷德推门而入,正好对上顾安捧着手机抬头望来的迷茫眼神。
他的视线在顾安手中的手机上停留了一瞬,微微挑眉,却什么也没问,只是平静地说了一声:
“我回来了。”
顾安愣了一下,下意识回道:
“哦,回来啦。”
阿尔弗雷德将随身物品放好,在沙发上坐下。
他垂眸望向仍坐在地毯上的顾安,神情淡然:
“怎么了?”
顾安回过神来,举起手机,脸上神色中带着茫然:
“这个,”
阿尔弗雷德点了下头,了然道:
“你发的那条动态?”
顾安点头,眼睛一眨不眨地望向他:
“阿尔,你看过了?”
阿尔弗雷德平静点头:
“嗯。”
“呃……那个,”
顾安皱着眉,声音里带着不解,
“他们吵起来了。”
看着顾安似懂非懂的模样,阿尔弗雷德轻轻笑了笑,转而问道:
“他们在吵什么?”
顾安想了想,带着不确定总结道:
“好像是在说……给我送礼物这件事,是不恰当的?”
不想,阿尔弗雷德却是不带任何犹豫地点头,语气肯定:
“确实不恰当!”
顾安顿时哑然。
阿尔弗雷德紧接着问道:
“送你礼物的那些人,你都不认识,对吗?”
顾安点头。
阿尔弗雷德颔首,挑眉追问:
“你的感受呢?”
顾安眨眨眼,诚实回答:
“很感激,然后……也感觉有点负担。”
阿尔弗雷德轻轻笑起来:
“所以不合适。”
他随即耐心解释道,
“事实上,”
“给一个完全不认识你的人送礼物,相当于强行跨越了‘陌生人’到‘熟人’的边界,这会被认为是粗鲁和没有耐心的。”
顾安张了张嘴。
——这是他从未想过的角度。
“你想要什么?”
“你是否有求于我?”
“你是不是在试图巴结我?”
阿尔弗雷德神色平淡地说道,
“如果一个陌生人突然送礼物给我,通常,我们只会怀疑这个人的动机。”
“在我们的圈子里,人际关系建立在世代交往、校友关系、俱乐部成员等基础上。”
“礼物是这种既有关系的润滑剂,而不是建立关系的敲门砖。”
“毫无疑问,”
阿尔弗雷德直接揭露了这些礼物背后的动机,
“这些人妄图用礼物来贿赂你。”
“约书亚,”
“社交攀附、机会主义,在我们圈子里是最令人反感的品质之一。”
阿尔弗雷德用下巴轻轻点了点顾安手中的手机,
“那些人被批评不得体、有企图心、冒犯你,是应得的。”
顾安愣住了。
回过神来,微微蹙眉,还是忍不住问道:
“阿尔,”
“会不会太……严厉了?”
阿尔弗雷德微微一笑,语调缓和下来:
“当然,他们或许只是单纯地想要表达对你的喜爱。”
“不过,”
他耸耸肩,
“在社交礼仪中,正确的做法是在学校活动、自然的社交场合下,先与你结识。”
“先成为‘脸熟的人’,再成为‘认识的人’,”
“只有关系进阶后,赠送轻量、得体的礼物才是合适的。”
阿尔弗雷德最后盖板道,
“约书亚,”
“在明知这种社交礼仪的前提下,仍然这么做,给你所谓的‘甜蜜的负担’?”
“正如一些人批评的那样,”
“他们的实质是在对你进行情感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