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明兴圣庙乐章之五
唐德明兴圣庙乐章·兴圣酌献
閟宫静谧,合乐周张。
泰尊始献,百末重觞。
震澹存诚,庶几迪尝。
遥源之祚,天汉灵长。
这首诗中生僻字的注音如下:
? 閟:bi
? 澹:dàn
? 祚:zuo
以下是诗句的注释:
? 閟宫静谧:閟宫,指幽深的庙宇;静谧,安静。形容兴圣庙幽深而安静。
? 合乐周张:合乐,指音乐合奏;周张,四处张设,这里指音乐声四处传扬。
? 泰尊始献:泰尊,古代一种大酒杯,这里指用最尊贵的酒杯开始献酒。
? 百末重觞:百末,指各种花草的粉末,古人用以调酒;重觞,多次敬酒。意为用多种香料调制的酒多次敬奉。
? 震澹存诚:震澹,虔诚而恭敬的样子;存诚,心怀诚意。表示献酒者怀着虔诚恭敬的心意。
? 庶几迪尝:庶几,希望;迪尝,意为得到神灵的品尝和接受。希望能得到神灵的享用和庇佑。
? 遥源之祚:遥源,指遥远的祖先;祚,福气、福运。意为祖先的福运。
? 天汉灵长:天汉,指银河,这里象征着上天;灵长,长久。表示希望上天赐福,国运长久。
整首诗的译文是:兴圣庙幽深而安静,音乐合奏声四处传扬。用最尊贵的酒杯开始献酒,用多种香料调制的酒多次敬奉。献酒者怀着虔诚恭敬的心意,希望能得到神灵的享用和庇佑。祖先的福运源远流长,希望上天赐福,国运长久。
在历史的长河中,祭祀活动一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里极为重要的部分,承载着人们对祖先的缅怀、对家族传承的坚守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祈愿。这首《唐德明兴圣庙乐章·兴圣酌献》,作为唐代祭祀诗歌的经典之作,以其精妙的笔触、丰富的意象,生动地呈现了祭祀兴圣时庄重肃穆且饱含深情的场景,字里行间渗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真挚的情感。
开篇“閟宫静谧,合乐周张”,瞬间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庄严肃穆又充满仪式感的祭祀情境之中。“閟宫”,那是祭祀祖先的神圣殿堂,它隐匿于岁月的深处,周身散发着一种令人敬畏的气息。“静谧”一词,精准地描绘出庙宇的宁静状态,仿佛时间都在这里凝固,每一块砖石、每一寸空间都被赋予了庄重的使命,无声地诉说着家族的过往与传承,让人心生敬意。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合乐周张”,“合乐”指的是祭祀时奏响的音乐,各种乐器相互配合,交织出一曲宏大的乐章。“周张”则将音乐的盛大与热烈展现得淋漓尽致,这音乐如同一股强大的力量,冲破了庙宇的宁静,在空气中激荡回响,使整个祭祀氛围变得更加隆重。这种宁静的庙宇与热烈音乐的强烈对比,深刻地象征着人们对祖先的无限崇敬以及对传统礼仪的高度重视。诗人通过这一描写,将自己对祭祀活动的庄重态度毫无保留地传达出来,每一丝静谧、每一个音符,都饱含着他对祖先的敬畏之情,这种情感如同深沉的夜,浩瀚而又充满敬意。
“泰尊始献,百末重觞”将镜头聚焦到祭祀中的献酒环节,深入展现祭祀的隆重与虔诚。“泰尊”,作为最尊贵的酒器,它承载着子孙后代对祖先最崇高的敬意,当它被缓缓举起,开启献酒的仪式,那一瞬间,仿佛时间都变得缓慢而庄重。“始献”二字,不仅仅是简单地描述献酒的开始,更象征着一场与祖先对话的开启,是子孙后代向祖先表达思念与感恩的重要时刻。“百末”,意味着百种美酒,这些美酒汇聚在一起,承载着丰富的寓意,它们代表着生活的富足、家族的繁荣以及对祖先的无尽祝福。“重觞”描绘出酒器丰盛的景象,摆满祭祀台的酒器,如同繁星般闪耀,彰显出祭祀的奢华与隆重。此联通过对祭祀物品——尊贵酒器和丰盛美酒的细致描写,深刻地象征着人们对祖先的深厚敬意以及祈福的美好愿望。诗人在这一联中,再次传达出对祭祀活动的高度重视,每一滴美酒、每一个酒器,都凝聚着他对祖先的虔诚敬仰,仿佛在向祖先倾诉着子孙后代的思念与祈愿。
“震澹存诚,庶几迪尝”着重刻画了献酒者的内心世界与情感状态。“震澹”,形容献酒者内心虔诚而又谦逊,他们站在祭祀台前,心怀敬畏,身体微微颤抖,这种颤抖并非恐惧,而是源自对祖先的深深敬意和对祭祀仪式的庄重对待。“存诚”则直白地描绘出献酒者的真诚,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纯粹,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饱含着对祖先的思念与感恩之情。“庶几迪尝”表达了献酒者内心最朴素的愿望,他们希望神明能够品尝这些精心准备的祭品,感受到子孙后代的诚意与敬意。此联通过对献酒者的细致描写,深刻地象征着祭祀的虔诚与真诚。它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仪式,更是内心深处情感的真实流露。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祭祀活动的喜悦之情,因为他看到了人们对祖先的深厚情感和对祭祀的重视,同时也饱含着对祖先庇佑的深切祈求,希望祖先能够在天之灵护佑家族平安、繁荣昌盛。
最后“遥源之祚,天汉灵长”将对祖先的敬仰与对未来的期望推向了高潮。“遥源”,追溯到祖先的远源,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留下足迹的先辈们,他们的奋斗、智慧和品德,成为了家族的宝贵财富。“祚”,描绘了祖先的荣耀,他们以自己的努力和成就,为家族赢得了荣耀与尊严,这些荣耀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家族前行的道路。“天汉灵长”,“天汉”即银河,它在浩瀚的宇宙中永恒流淌,神秘而又充满力量。这里用天汉来比喻祖先的精神和福泽,寓意着祖先的德行和荣耀如同银河一般,永恒而又深远,将永远庇佑着子孙后代。此联通过对祖先德行的赞美,深刻地象征着对祖先精神的传承和弘扬。诗人表达了对祖先的崇敬之情,这种崇敬不仅仅是对过去的缅怀,更是对未来的期许。他祈愿祖先的精神能够在后世子孙中代代相传,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让家族的荣耀永远延续下去。
整首诗宛如一幅细腻的工笔画卷,通过对祭祀场景各个环节的生动描绘,从庙宇的静谧、音乐的盛大,到献酒的庄重、献酒者的虔诚,再到对祖先德行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期望,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现了古代礼仪之美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珍视。诗人用简洁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将对祖先的崇高敬仰之情融入每一个字里行间,深刻地强调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让后人透过这些文字,仿佛能够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到古代祭祀活动的庄重氛围,体会到古人对祖先的深厚情感和对家族文化的坚守与传承,使这首诗成为了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