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车间的黄大妈拎来一斤榛子:“小谢,这是我娘家寄来的,给你过年吃。”
宣传科的王干事提来一袋蜜枣:“我大姐在边疆随军,前几天刚寄来的,给你甜甜嘴。”
环卫科的陈大爷,让家里小子送来一瓶家里做的豆豉酱。
工会的韩大姐,家里刚磨了豆子做了豆腐,直接扛来一板冻豆腐。
就连同院的罗彩凤也给谢姎送来一双自己纳的千层鞋底。
她和丈夫都是机械厂职工,去领年货时自然听说了这批年货的来由,回家就拿了一双得闲时纳的鞋底来了趟谢家。
谢姎上个位面也穿过千层鞋底,走长路不累脚,天热了穿脚丫透气不出汗。
她就问罗彩凤:“罗婶子,你家要是有多余的鞋底,我可以拿东西跟你换。你有什么需要的和我说,袼褙的棉布我自己出。”
罗彩凤欣喜地应了下来:“好呀,不就是鞋底嘛,最近仓库不忙,我带去上班时也可以纳。那啥,你要是有多余的肉票,能匀我几张吗?我家三个小子,馋肉馋得上蹿下跳……”
她和丈夫,一个仓管科、一个装卸班,每个月肉票加起来才六两,还没谢姎一个人领到的多。
她家三个半大小子,天天嚷着要吃肉,六两肉票根本撑不到一个月。
“肉票应该有的。”
谢姎想了想说,至少这个月的肉票她还没用。
其他票倒是备年货的时候都花掉了。
罗彩凤当即跑回家,把家里另外两双新纳的鞋底也拿了过来,都给了谢姎。
“回头我再纳,你是一直要还是就要几双?”
“您有多的都可以给我。尺码目前就要我和奶奶的,等我弟弟长大再添个他的鞋码。”
谢奶奶也会纳鞋底、做鞋子,但一来年纪大了眼神不好,二来现在要照看小堂弟,干不了这种需要耐心久坐的活。
有了现成鞋底,只是做个鞋面倒是费不了多少工夫。
当然,家里也用不上这么多鞋底,但她可以囤起来,万一以后再穿到哪个落后位面呢。
罗彩凤听了高兴地直点头:“好,那我有空就纳。”
即便白天要上班,只能抽中午、晚上的时间,一双鞋底一两个礼拜下来也纳好了。要是仓库不忙,她带去厂里纳,五六天就完事儿了。
花点休息工夫,就能赚二两肉票,赚死了呀!
“妈,这些人是谁啊?怎么都来给谢家送东西?”
王琳放学回来,看到谢姎家进进出出好几拨人,都是提着东西来、放下东西就走,不像是来送年节或是换年货的。
她放下书包,捧着茶缸子一边喝水一边透过窗户朝正房方向看了又看。
牛翠芬正在做饭,闻言叹了口气:“你爸单位发年货了,说是今年托谢姎的福,正式工都发了一只活鸡,住得近的都上门来感谢她了。按理说,咱家也该给她送点啥,可你哥的婚事就在眼前,咱家……还有你大姐、二姐拿来的年礼,每样都有用处,我刚还在跟你爸说,咱家要不就算了。”
王琳眼珠子一转:“妈,哥结婚的喜糖放在哪儿?别的不行,喜糖多分一颗、少分一颗没啥吧?不如匀几颗出来,我拿去给谢姎?”
牛翠芬睨她一眼,打量她猜不出闺女的心思呢,这是还惦记着谢家的大柚子?
“你得了!喜糖也都是定好数装好袋了,没多余的,你别添乱。”
王琳嘴一噘,刚想发牢骚,门帘被掀起,她哥领着未过门的嫂子来家吃饭。
“谁惹咱家未来大学生生气了?一脸不高兴的样子。”王韬牵着对象的手回家,心情正好,看到妹妹噘着嘴,笑嘻嘻地调侃了一句。
“还有谁!不就是你呀!”王琳瞪了她哥一眼,“为了你的婚事,咱妈掏空腰包,连给我换个柚子都舍不得。”
“柚子?”楼雪芳眼睛一亮,“咱们这儿还能买到柚子?”
她下乡的地方倒是见过,不过都是集体的,成熟了要拉去供销社,即使丰年能留几个给村里分配,也轮不到知青。想吃照样得掏钱拿东西跟村民换。
她手头拮据,在家又是个不得宠的,下乡后饭都吃不饱,哪有闲钱闲物换这种不顶饱的水果?
所以下乡六年,见过柚子却没吃过。
“谁说是买的了?”王琳酸溜溜地说,“人家南方的亲戚寄过来的,一大包,我估摸着十几二十个呢!”
“谁家亲戚呀?这么阔绰!”楼雪芳好奇地问。
王琳朝正房中间户努努嘴:“还能哪家,谢家呗!三天两头地寄来大包裹,家里的年货多到都没落脚的地儿了吧。就一个老太太、一对孙子孙女,天天吃怕是都吃不完,却小气吧啦的,也不给我们这些多年老邻居分一分……”
“说什么呢!别总是嘴巴不把门地胡诌。”牛翠芬炒好菜端上桌,瞪了女儿一眼。
王琳撇撇嘴,不再说什么。
倒是楼雪芳,隔着窗户朝小姑子说的那户人家望了一眼,那里灯火通明,看着就比王家逼仄的西厢房亮堂、温暖。
……
距离腊八节还差两天时,8号大杂院响起了喜庆的唢呐声。
王韬结婚了。
家里摆不下喜酒,牛翠芬两口子在天井里张罗了两桌。
一桌坐亲戚朋友,一桌坐王韬单位的领导、同事。
大杂院的邻居只邀请了一大爷、二大爷,其他几家则是分了几颗喜糖。
这年头谁家都没有多余的桌椅板凳、锅碗瓢盆,办喜事都是问邻里朋友借的,这不早上六点不到,王家就进进出出地忙碌起来,天井里时不时传来不小的响动。
谢姎本来还想趁周日睡个懒觉,这下睡不着了。
“姎姎,礼拜天怎么不多睡会儿?”
谢奶奶年纪大了,觉短,五点光景就醒了,起来后往灶膛里铲了几块炭,火旺起来后,给汤罐里添了一勺水,温热后舀出来给孙女洗脸用。
“醒了就起了。”
谢姎去堂屋炕头看了眼前几天做的醪糟,已经出水了。
“奶奶,今儿咱们煮醪糟鸡蛋吃吧。”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