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虞幼宁还没进宫,楚淮序倒是先来了。
看着突然来的楚淮序,虞幼宁还有些奇怪,“阿序,你怎么来了?我还想着进宫找你呢!”
楚淮序笑了起来,“幼宁找我,是要说诚王和拓跋若梨的事情吗?”
“你已经感知到了?”虞幼宁双眼睁大。
楚淮序点了点头,“是,已经知道了。”
不管是诚王还是拓跋若梨,都是重点关注的对象,自然是要时时盯着才行。
之前还想着,诚王没了孩子,终于放弃了谋反的想法。
现在看来,谋反当皇帝才是他的最终目的,孩子只不过是个借口而已。
之前的借口没有了,现在拓跋若梨又给了他一个借口,立即就接住了。
“那你准备怎么办?”虞幼宁追问。
“先等等。”楚淮序笑了起来,“当然,主要还是要问问你。”
“问我?”
“是啊!诚王的情况,能轻松地治好吗?或者说,拓跋若梨能把诚王治好吗?”
虞幼宁摇了摇头,“我不知道她可不可以,但是我可以。”
没能得到确切的回答,楚淮序也不失望,面上依旧带着笑容,“不知道也没有关系,咱们只等着就行了。”
等到一个月之后,自然就能见分晓了。
诚王也不是个多有耐心的人,一个月对他来说,应该也是耐心的极限了。
等待的时间并不漫长。
因为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做。
虞幼宁不仅每天都要和江令舟一起去义诊,下午还要去慈善堂教那些孩子练武。
空闲的时间,还会在屋子里写写画画。
虞听晚虽然有些好奇虞幼宁究竟在做什么,但虞幼宁不说,她也只是等着,并没有自己去翻看。
即便她们是母女,这该给虞幼宁的尊重,虞听晚还是会给的。
过了几天,虞幼宁还和霍清尘楚淮序一起,去了一趟南安王府。
经过几天的调养,朱学正已经好得差不多了。
之前刚受伤的时候,人看着就像是要死了一样。
但是现在,已经不用躺着了,脸色也和正常人没什么区别。
看到虞幼宁几人来了,朱学正立即笑着招呼他们坐下。
“幼宁啊,你能不能和大家说说,就说我现在已经彻底好了,不用再整天躺着养病了。我这都已经躺了好几天了,实在是躺不下去了。”
虞幼宁给朱学正诊了脉,仔细地检查了一下,点了点头,“学正,你的确已经好了。不过,多休息休息,对身体也是有好处的。”
听到虞幼宁的话正要开心的朱学正,在听到后半句之后,瞬间又苦了脸。
只说前半句就行了啊!
为什么要加上后半句?
这下,肯定又要让他躺着养身体了。
心中虽然有些无奈,但是朱学正心中其实也非常的清楚,不论是虞幼宁还是楚倾然,都是为了他好。
他们都是想让他趁着这个机会,好好的休息一下。
朱学正也不好辜负他们的好意,也就没有在这个话题上再纠结下去。
“幼宁,我听说你最近在义诊?”
“是!”虞幼宁点头,“和我小师兄一起,京城虽然富庶,但是看不起病症的百姓还是挺多的。”
这话倒是得到了朱学正的认同,“这话说得不错!事实上,不管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是穷人更多。你和你的小师兄,功在千秋啊!和你们比起来,我这几年是竟然像是白活了!”
“学正不用这么说。”虞幼宁道,“学正你是教书育人,我和小师兄是治病救人,咱们只是方法不一样而已。我都听说啦,学正每年都会救助一些读不起书的人,学正也很厉害了!”
“但是和你们比起来,我做的终究有限。”
“怎么会呢!”虞幼宁不赞同,“我和小师兄救的是这些人的身体,可是学正,你这些年资助那些学子读书,救的却是他们的灵魂。若是有一天,他们能考取功名,入朝为官,他们肯定也会像你一样,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事儿!到时候,自然就能帮助更多的人了!学正所做的事情,才是功在千秋呢!”
听到虞幼宁这一番话,朱学正大为震撼。
他是真的没想到,虞幼宁竟然能说出这样一番话来!
要知道,虞幼宁今年才六岁多一些啊!
这么小的一个孩子,是怎么想到这些的?
朱学正还在震惊当中,却见虞幼宁从自己身上的挎包里,掏出了一个小本子,“学正,这是我最近写的,学正能不能帮我看看?”
“是什么?”
朱学正问着,伸手接了过去。
他还以为,这是虞幼宁练字的成功,或者是写的诗做的文章之类的。
可是等真的翻开之后,看了没两页,朱学正就震惊了。
这竟然是......
朱学正满眼诧异地看了一眼虞幼宁,什么都没说,再次低下头,认认真真的看了起来。
虞幼宁给的这本册子里,写的不是别的,而是虞幼宁想要建立一个医学堂,只招收学医的人。
且招收的对象,不论男女老少,只要有天赋,是认真想要学的,都收!
不怪朱学正会这么惊讶,实在是因为,现在有的这些郎中,不论是江湖上的游医,还是药店里坐馆的郎中,亦或者是太医院的太医,全都是师徒传承。
好想要学医,首先最少要当三年学徒。
伺候师父,学徒费,可能和治病救人的东西还没学,就要先学怎么伺候人。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有些人虽然想要收徒,想要将自己的医术传承下去,但也更害怕徒弟学会之后,没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因此,教本事之前,要先教孝顺。
不仅仅是学医,各行各业,基本都是这样的。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已经成了不成文的规定,大家也都遵守这个规定。
也正是因为如此,看到虞幼宁册子上写的东西时,朱学正才会这么的震惊。
这册子上写的只是一个最初的想法,还没有具体的细节,自然也不够完善。
内容不多,但是朱学正却仔仔细细地翻阅了好几遍。
虞幼宁一直在等着朱学正说话,可等了好一会儿,还不见朱学正开口,心中就有些奇怪。
“学正,你怎么不说话啊?是我写的不行吗?”
霍清尘和楚淮序都没看过这册子,自然不知道虞幼宁在上面写了什么。
现在听到虞幼宁这么问,霍清尘心中更加的好奇了,“幼宁,你在上面写了什么啊?怎么我看朱学正好像很惊讶的样子?”
朱学正将册子合了起来,抬头看向了虞幼宁,“幼宁,你这个想法,还没和别人说过吗?”
“没有!”虞幼宁摇头,“我觉得,做老师,学正你比较有经验,所以想要先问问你的意见。”
朱学正没有回答,而是道,“这能给太子殿下看看吗?”
“可是啊!”虞幼宁想都没想,直接就同意了。
反正早晚都是要给楚淮序看的,早一点晚一点也没区别。
朱学正将册子递给了楚淮序。
霍清尘见状,争得了虞幼宁的同意之后,也赶忙凑了过去。
楚淮序打开册子后,看到自己的第一眼,就心生感叹,幼宁的字写得真是越来越好了!
毛笔在她的手中,根本不是软塌塌的,反而像是锋利的刀剑,
这一笔一划,铁画银钩,气势扑面而来。
若不是知道这是虞幼宁写的,换做别人,估计很难相信,这是一个六岁的小姑娘写出来的。
霍清尘倒是没怎么感叹字迹,他早就知道虞幼宁的字写得好了,没有必要过多的感叹。
所以,霍清尘先看清楚了内容。
看清之后,霍清尘震惊地看向虞幼宁,“幼宁,你之前不是说,你不会教别人医术吗?”
慈善堂里那些学医的孩子,还都是江令舟在教呢!
虞幼宁的脸红了一下,“我是不太会,但是我可以学啊!再说了,药王谷里有很多师侄们,他们一天天地闲着无事可做,可以让他们来教啊!”
霍清尘,“......”
你的师侄们,知道你是这么给他们安排的吗?
楚淮序听着两人的对话,并没有着急开口,而是认认真真地将手中的册子看了一遍。
看到最后,楚淮序总算明白,朱学正刚刚为什么是那样的表情了。
若是虞幼宁真的将这件事做成了,估计会造福不少人,但是同样,也会得罪不少人。
那些为师之前先为父的人,怕是都要恨上虞幼宁了。
朱学正的表情格外的认真严肃,“幼宁,你为什么突然会有这样的想法?”
“因为很多人都看不起病啊!肯定是郎中太少了,要价太贵了。要是郎中多一些,是不是就能看起病了?”
“京城是大雍最为繁华热闹的地方,尚且是如此,那其他地方,看不起病的人肯定更多!若是多教出来一些郎中,他们日后去往各地,不就能造福百姓了吗?”
“而且,有些姨姨姐姐婆婆们生病,还不好意思看郎中,和我小师兄说话的时候,都支支吾吾,不将自己的情况说清楚,这对她们的病症没有任何好处,可见是没有女郎中的原因!若是多一些女郎中,她们就能早点得到救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