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着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作为新一代杰出吹牛大王,得学会没牛也要硬吹。
“顾大妈,您别管多少尺,您就说厉不厉害?”
顾大妈竖起大拇指道:“厉害,小李真厉害。”
李文华觉得自己脸皮还是不够厚,实在是吹不下去了。
“顾大妈,我先回去了,李老头,走啦,三个月后见。”
他脚步有些慌,带上海狼鱼逃也似的离开,生怕顾大妈又要追着问出什么操作性问题。
回家后,他看到被子已经捆好放在奶奶房间的炕上,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喜被?
这大红色的喜被不是老娘当初结婚时候的被子吗,怎么给他带上了。
以前他是和老二一起住的,现在分开住,导致家里被子不够用,上次他拿回来十斤棉花,因为有了棉大衣,可以做两床五斤的被子。
不过因为天气热,被子还没安排上,老太太又想大孙子出门体面点,就把珍藏起来的喜被拿了出来。
李文华考虑到现在家里的情况,认命的没有发出抗议。
红就红呗,代表着一颗红心,多好。
晚上还是吃饺子,但老二吃了一半饺子一半馒头,谁让李文华偷藏饺子不够了呢。
老太太下午烙了些饼,不多,够他吃两天的量。
还蒸了馒头,并且切成片烘烤了一下午,这年头干出这事被人家看到,指定得骂成傻逼。
现在吃米饭都开始双蒸法了,让一斤米做出五斤饭的量,居然还有人把馒头切片烘烤干,那能不被骂吗。
可见老太太为了不让大孙子饿着,已经无所不用其极了。
饭桌上一个个都不说话,尽管周秀芬觉得三个月就回来了,毕竟是当娘的,心里多少还是有些不舍。
唯一感觉不大的可能要属李大强了,不过这时候他也不敢乱说话,否则很可能不是混合双打,而是三重奏。
假惺惺的说:“儿子,好好学。”
老爷子白眼,“老子看到你就烦,夹几个饺子滚一边吃去。”
老太太没说话,但行动已经表明了立场,直接帮李大强把饺子夹到碗里,示意可以滚蛋了。
李大强别提多委屈,我说啥了,不就说好好学吗,这也不对?
迫于眼神压力,他还是端着碗坐小马扎上吃去了。
“媳妇,再帮我夹几个。”
周秀芬拿盘子给他倒了一碗,又给他倒了点酱油和醋,“你去隔壁屋吃。”
李大强:……
咋还越赶越远了。
李大强决定硬气一回,活跃活跃气氛。
梗着脖子问:“凭啥?”
“凭你打不过我。”
我又不是不知道,咋老提醒,多没面子。
李大强拍拍屁股:“就不去,凭我抗揍。”
周秀芬都笑了,这么不要脸的话自家男人说起来真顺溜。
别管等会会不会挨揍,反正气氛确实缓和了不少。
李文华悄悄给老爹竖了个大拇指,不愧是你啊老爹,牺牲自己照亮全家。
勇气可嘉。
“爷爷奶奶,我只是去学习三个月,没准中间还有假能回来,时间很快的。”
小丫头哪壶不开提哪壶,“大哥,三个月好久的,我上学好多天啦。”
李文斌跟着补了一句:“我也上班好多天了。”
老太太更难受了,一个个不是上学就是上班,家里就剩她自己。
收音机不是时刻都有节目的,白天很多时候只有滋滋声,晚上九点之后也只有滋滋声。
李文华也想到了这个,“奶奶,白天您可以去姥爷家,或者让姥爷姥姥来咱家。”
老太太觉得也行,总比一个人在家强。
饭后李文华让老二从后院屋里,搬口大缸去他倒座房的屋里。
这迷之操作令家里人都不解。
老爷子问:“大孙子,你明天就要去学习了,搬口大缸去屋里干嘛?”
李大强猜测道:“可能今晚想在里面把自己搓干净点吧。”
老爷子手里的蒲扇呼呼两下拍在他头上,“你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没脑子嘴还多。”
李文华神神秘秘的说:“有用。”
周秀芬瞪着他,“别再干那些事啊,不然腿给你打断。”
“放心,那都是老二干的。”
周秀芬已经相信老二有些抢劫爱好了,老大能弄到粮食,没必要再去抢劫。
这时候粮食几乎能换到市面上所有东西,价格也高,缺钱卖点粮食就有了,不至于冒险去抢劫。
之前没怀疑,主要是老二性格和脑子实在太具有欺骗性了。
李文斌去屋里搬出大缸,那些在院里乘凉的人见了赶紧让开,生怕没拿住大缸砸到他们。
这种厚实的大缸可不是一般的重,一个很难搬起来,也有不好发力的原因。
倒座房的门差点没能进去,都磨到了。
所有人都不明白李家这是要干嘛,闲着没事把大缸从后院搬到倒座房,真是吃饱撑的。
李文华不管别人怎么想,也没和家里人解释,走路去了趟姥爷家。
天早已经黑透,他在姥爷家附近用两个粮食袋,装了六十来斤的面粉。
开门的是他舅舅。
“文华,你这是?”
“舅舅进屋说。”
周老爷子迎过来看到两个鼓鼓的粮食袋,“大外孙,你怎么还送粮食过来?”
“姥爷,我有门路弄到面粉,这不要去学习三个月吗,给您送点过来。”
扯开带口一看,全是富强粉,惊的周老爷子说不出话来。
他回来这两天对现在的情况也算了解了,这么多富强粉太惊人。
李文华姥姥在村里的时候就收下过三十斤,这会反而没那么震惊,只是快步回屋里,出来手上又拿着那个手绢。
“姥姥,您可别再给我钱了,我有钱,等没有我再找您要。”
姥姥抚摸着他的手:“你个傻孩子,给钱都不知道要,那等你没钱记得一定要跟姥姥说。”
李文华笑着说:“好嘞,我肯定不会和您客气,给少了都不行。”
姥姥听了反而笑的很开心。
他让舅舅把面粉倒出来,粮食袋他是要回收的。
“姥爷姥姥,您二位白天没事就去我家呗,我奶奶以后一个人在家,我怕她无聊闷的慌。
中午就在那吃,也不用带口粮过去,家里不缺粮食,把小欣然一起带过去,兴业他们有舅妈在家做饭。”
不管是因为大外孙,还是两家亲家的关系,这都不是事。
他姥姥还高兴多个人聊天呢,来城里后她发现有些不适应,家务活大半有儿媳妇做,孩子老伴抢着带,生活变得有些无所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