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内想要完成这个工作,难度很大啊。”
“我刚才看过这份材料,按照材料内设计的路线,这次构建五纵五横再加上三环的路段工程量,如果正常施工的话,最起码也要5年甚至6年左右的时间。”
“现在压缩到2-3年的时间,等于是把速度提升到了原来的两倍,我们很难保证工程的进度啊。”
会议室里。
黎卫彬说完,众人先是沉默了许久。
随即新任市委副书记赵承泽才缓缓开口说道。
闻言众人纷纷点了点头,不过赵承泽说完也没有继续发表意见,他心里门儿清,知道这个事情黎卫彬既然敢提出来,那就说明事先肯定跟许平洋有过沟通,既然许平洋没有反对,这个事情也就是定了方向,无非就是时间的问题有待商榷。
但是在他看来,两三年的时间就想完成如此规模浩大的基建工程,说句不客气的话,这已经算得上是好大喜功了。
此刻。
见赵承泽开了一炮就陷入了哑火的状态,众人哪一个不是人精,当然能猜出来事情的大方向肯定是定了。
所以立马纷纷发言对这个时间的问题进行讨论。
然而看着整个会议的画风突然变成了讨论两三年内能不能完成整个工程,而不是这个工程有没有必要,能不能实施,说实话许平洋心底是有些感慨的。
正所谓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
从工作传承和干部薪火相传的角度来看,培养黎卫彬责任担当的确是他这个书记的责任之一,只是黎卫彬如此迅速地站稳脚跟,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甚至决定常委会的走向。
这种成长速度,许平洋怎么可能会无动于衷。
当然,就眼下而言,扼杀这种成长对他来说意义已经不大了,既然如此,反倒不如彻底支持黎卫彬搞经济建设。
其实人就是如此,站在什么位置说什么话。
他许平洋的仕途生涯已经不多了,一旦卸任,不管黎卫彬能不能接任书记,对他个人来说其实都没有影响。
但是身前身后事,人图一个什么?
他许平洋确实不会受到什么影响,但是他还有儿女后代,还有一堆故人下属在九原。
未来的九原,不会姓许,而是会姓黎啊。
想到这里,许平洋扫了一眼争吵得面红耳赤的众人,突然抬起手敲了敲桌面。
见整个会议室里骤然安静下来,这才扭头看相身侧的黎卫彬说道:“黎市长,关于这个时间的问题,你是怎么看的?”
闻言黎卫彬推了推面前的文件。
没有任何迟疑,嘴里立马蹦出来一句差点让众人直接跳起来的话。
“许书记,真要我说的话,两三年其实还是夸大了,我们真正能用得上的时间可能只有不到一年半左右。”
哗啦一声。
整个会议室里顿时一下子就变的骚动起来。
一年半!
在很多人看来,这完全就是不合理的。
毕竟要想在1年半的时间里完成工作量如此巨大的基建工程,怎么可能。
如此短暂的时间,怎么确保工程的质量问题?
不仅如此。
九原市的财政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拿出十几个亿来修路,这笔钱从哪里来?
见众人议论纷纷,黎卫彬咳了咳嗓子,待会议室里安静下来这才继续道:“我们九原跟南方不同,一年里面有半年时间处于低温状态,在这种环境下施工,工程质量很难得到保证。”
“所以要想在两到三年内完成整个主体工程,那真正能够利用的时间其实每年只有六个月的时间。”
“按照计划,我们的主体工程必须集中在气温高的时段施工,在低温时间段,主要是做路段的规划和拆迁搬移工作。”
“详细的施工规划,可以请交通和规划等部门进行联合办公,尽快拿出东西来。”
“至于财政的话,目前市财政不管有多大的困难,都必须拿出一部分钱来投入到这个项目上,这些年我们九原市在基建上投入的亏欠太多了,剩下的资金我来想办法。”
会议室里瞬间就变得很安静。
其实黎卫彬一开口,众人就知道所谓的一年半时间是怎么回事了。
九原市地处北方,的确存在一个施工气候条件的问题,而且影响很大。
但是如果考虑到这个问题的话,那时间就真的非常紧张了。
“黎市长,您的意思我基本上已经明白了。”
“但是这个难度太大啊。”
“先不说财政上的困难,现在我们规划涉及的路段是五纵五横加三条环线,环线倒是影响不大,最重要的是五纵五横的主干道。”
“如果在现有的基础上施工扩展道路网,最起码有三纵三横主干道需要从头施工,另外两纵两横需要拓宽路面。”
“想要集中施工的话,就必须封锁全市超过6成的路段,甚至更高,哪怕是分两批施工,这个比例也达到一半,到时候市里的交通通行怎么处理?这会严重影响到全市的交通出行和社会活动……”
会议室里。
这一次开口的是市委秘书长石永强。
然而话刚说到一半,石永强突然像是被人掐住了脖子,脸上更是露出一丝尴尬之色。
因为石永强突然意识到,以黎卫彬的头脑,既然敢提出这个计划,那就绝对不可能想不到这一点。
而之所以明知事不可为仍然提出了这个方案,说明黎卫彬已经有了果断的处置。
果然。
话音刚落。
甚至不需要黎卫彬开口,常务副市长包春华直接就笑了笑道:“永强秘书长提的这个问题也是个关键,不过我看如果真的要推动这个项目落实下去的话,那暂时的困难也无法避免。”
“至于说严重影响到全市的交通出行和社会活动,我看也未必,现在我们九原市的交通状况并不理想,小打小闹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有从根本结构上对交通网络进行调整才有改善的条件。”
“关于这个问题,我看可以请市政部门做一个民意调查嘛。”
民意调查!
包春华的这四个字无疑像是一巴掌打在了石永强脸上。
因为此前关于光伏基地的选址问题,石永强就提出了民意调查的办法,连光伏基地这种战略性的方案都能搞民意调查,眼前的问题自然也可以。
只是什么时候九原市推动重大工程项目的时候真的搞过?
所谓的民意,说白了还是利益导向的问题。
如果能极大程度地改善交通条件,甚至带来一系列诸如拆迁,住房溢价等附带效应,那民意调查就是个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