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不该对自家大儿子所说的‘点’太过认真。
上百亩的活啊,哪里和点有关系?
想必也就在自家老大的眼里,这么多的事情也就只能称得上是‘点’。
沈书凡闲不住。
听老爹说了几个事情就要出去,又被沈守义给叫住了。
“凡哥儿,还有个事儿得和你说道。”
沈书凡手拿马鞭站在原地:“爹您说。”
“三叔公的眼睛好了,你看到了吧?”
“对哦,我还想问,这一忙又忘了,三叔祖这是遇到神医了吗?”
当时在族长那边人多事多,就没来得及问。
刚刚又听爹叨叨了那么些事情,也差点忘了。
难以想象啊,在这里竟然还能换眼睛。
就是那双眼睛好像有点熟悉。
沈守义道:“凡哥儿,你还记得咱们提到,以前有位老和尚来家里讨水喝吗?”
沈书凡的眸子闪了闪:“恩,好像有印象,怎么提起这个了?”
这个事情整个沈家庄都知道。
也算是沈家老宅所有人一半悲剧的开始。
“那位大师又路过咱们家了,还给了双胞胎一人一串佛珠,走的时候好像是遇到了在路边玩的三叔公,带着他出去了半个来月,再回来眼睛就好了。
三叔公说是那位大师带着他认识了神医谷的神医给医治的。
那位大师让你三叔祖帮着给你带了句话,我怕我忘了,就写在纸上了,你自己看看是什么意思。”
沈守义拿出来一张纸,看来这张纸放在身上很久了。
纸的边磨的起了毛刺,上面的字还是很清楚的。
‘状元爷慧眼,仁量有眼无珠,无仁无廉耻大有人在,有缘后会有期。’
难怪三叔公的眼睛突然好了,他看着那双眼睛似乎与以前有点不一样,还有点熟悉。
原来是仁量大师的。
仁量大师把他的眼睛给了三叔公
沈书凡:……老和尚这是在弥补吗?
或者当时是好意,想让老宅有着更大的奔头和希望。
但却低估了人心。
沈书凡看完后,当着沈守义的面就把那张纸烧了。
沈书凡拍拍手上的灰烬道:“爹,回头和三叔祖说,不用再和人提这张纸的事儿。”
“好,一会去吃饭的时候就和老爷子说,儿子,没事吧?”
怎么看着大儿子的脸色不太好看呢?
他没事的时候就看那张纸上的字儿,没看出来啥啊?
沈书凡摇摇头:“没事,我先走了哈,您抽空去看看守礼大伯家有没有什么要帮忙的吗?不管遇到什么事儿都要淡定以对。”
“好的,你爹我都多大年纪了,还能有什么事吓到我?”
“那就好。”
目送沈书凡骑马离开,沈守义把地上烧的灰铲到了地里埋好。
虽然不知道这话里面的意思,但儿子看之后不太高兴,肯定就不是好东西。
收拾好之后,躺在床上眯了一会儿,就有人来叫过去吃饭了。
沈守义和李氏带着俩孩子,先听了大儿子的话去了沈庆远的宅子。
到了之后,也终于知道了大儿子沈书凡要让他们淡定了。
沈守义是知道姜府的老爷子活着的,但没说沈庆远的媳妇儿还有他家里人也活着。
这沈守礼一家已经住进了沈庆远的院子。
姜安然也在家里。
沈庆远已经为爹娘和媳妇儿彼此都解释清楚了。
就这样,还把沈守礼和孙氏吓的不轻。
都知道姜家人都没了,这突然出现确实很吓人。
好说歹说才算相信面前的是人。
沈守义夫妻俩过来,也吓了一跳。
这次轮到沈守礼解释了。
人吓人,吓死人!
看到沈守义也吓成这样,沈守礼突然觉得自己好像也不是那么一无是处。
“叔,婶子,请上坐,家里还没收拾好,您多见谅。”
姜安然是认识沈守义夫妻俩的。
李氏笑着道:“一样的,我们那边也这样,先别收拾了,书凡安排了饭菜,咱们一块去吃了再整。”
其实自家已经收拾好了,就是小儿子和小闺女院子里也收拾好了。
再看这边到处还是乱糟糟的。
可能是来的时候带的东西太多了吧?
姜安然的真实身份特殊,和老家的族人去吃饭又要解释太多。
沈庆远已经和家里人说好了在外面的话就说她的假名字,以她是黎队长闺女的身份。
老家的人也没有几个认识她的。
在去吃饭的路上,孙氏就说他们收拾慢的原因了。
原来是主院本来是沈庆远和姜安然住着的。
见公婆都来了,就连忙把主院让了出来。
先把沈庆远他们夫妻的东西搬到侧院去,再把从老家带来的东西搬进来,可不是慢吗?
沈守礼和李氏夫妻俩相互看了一眼,齐齐夸奖:“都是懂事儿的好孩子,其实在咱们来看是住哪边都一样的对吧?”
“就是说啊,你们在那边也住在主院?”
“是啊,我家老大还种了不少花呢,可好看了。”
“是,是吧?都有哈。”
在路上,孙氏其实是想说那些院子的花花草草的占着地方,还不如拔了种点菜自己吃。
听着妯娌这样说好看啥的,她要是说拔了花种菜好像有点土气了。
而且院子里儿媳妇的花侍弄的还挺好的。
这都八月节了,花还开的特别鲜亮。
好看是好看,就是不能吃啊。
孙氏有这个想法但当着妯娌和儿媳妇的面不太好开口,但走在前面的沈守礼就没有这些念头。
他在沈守义面前有啥问啥。
“你家的那些花啥时候拔,打算种点啥,我这边有带的种子给你点儿。”
沈守义当即笑了:“那好啊,我家老大说有不少地都空着让我去种呢。”
“空地?哪呢?咱们能随便种吗?”
沈守礼一听就来了精神头,让他闲着就和让他饿肚子一样难受。
“当然能,开荒就是了,家里的那点地儿够干啥的?
你带的那点种子我估计不够,咱们抽空再去铺子里买一些,我打算再弄个鱼塘,弄个鸡棚,得多开些荒才行。”
“那我也整一些,啥时候去叫我一声。”
“成啊。”
在老家沈守义养的鸡,鱼,可是换了不少银子的。
那还是刚开始边学边弄起来的。
这几年过去了,他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
只要弄得到鱼苗,鸡崽子啥的,不比在老家赚的少。
在这里能天天见到大儿子,还能顺道干点事儿。
他也发现了,这里可是啥都缺。
只要弄出来就不愁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