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人被带走,顾甄朝着钟知府行礼,“小女多谢知府大人明察秋毫,惩治了恶人,待今日办完家父之事,小女还有一些证据需要交给大人,
这些年,二叔三叔等人,时不时便来道德绑架我爹,让我爹养着他们所有人,这也就算了,
可就连原本我娘带来的一些嫁妆,也被他们厚脸皮的借去说是度过难关,我爹耳根子软,就借给他们了,可借了这许多年,他们日子过得那样好,也没有见他们还回来,小女得为家母要回来这些嫁妆,万不能便宜了这些居心不良的恶鬼,所以,还请大人为小女做主啊!”
顾甄说的这番话,活生生像是一个可怜兮兮,没有靠山,父亲还不爱的出嫁女子,但她这话的意思却是让人不禁打了个冷颤。
这顾大小姐,当真是打算将顾二等人往死里整啊,还是如此光明正大的理由。
别看着一副柔弱不堪的模样,做起这些事情来,却是果断又狠辣的。
怎么说呢,不愧是秦国公府养出来的,这份心性和冷静,一般人还真是比不上。
“本官是永平府的父母官,你是永平府的百姓,本官自然是会为你做主的,待你为顾大人办完丧事,便带着证据来府衙吧。”
“多谢大人,大人当真是一个好官。”
顾甄目光中全是感激,这倒是没有丝毫掺假。
虽然钟知府有恩于她,但是该有的情绪价值,也得给足了人家的。
果然,钟知府听到这句话后,面色明显更加柔和了。
钟知府已经来此办完了事儿,朝着顾世光的灵柩行了一个礼,和顾甄说了两句安慰的话,这便也带着顾二等人离开了顾府。
而现场看了一场热闹的众人还有些意犹未尽。
但此时此刻,那部分不了解顾甄的人也不敢去招惹她了,毕竟这顾大小姐,是真的狠呢!
亲叔叔亲堂哥,说送就送进去了。
还有,这能够请动知府大人,还能在短短的时间内收集到他们的罪证,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让他们偷鸡不成蚀把米,将自己都给弄进去了。
现场不少人对顾甄也发的热情了起来。
众所周知,顾世光名下的产业可不少,说是永平府的半壁江山都成。
只是,如今有心思的人此刻也不敢妄动,毕竟,顾甄这人实在让人看不透。
他们不知道,这些产业可不是顾世光名下的,而一直都是顾甄名下的。
只是在外人眼里,是如此而已。
当然,现场也只有少数一部分人知晓这些真相。
顾二等人来时大张旗鼓,走时狼狈不堪。
但,在顾世光的葬礼上,他们也只能算是一个插曲,该进行的在顾二等人被衙役们带走后依旧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葬礼并没有因为他们的原因有任何的影响,依旧完完整整的办完了。
而今日之事儿,当然也很快被传扬出去了。
顾二等人的行为已经成为了永平府百姓们的饭后谈资。
顾甄被百姓们塑造成了一个长期被父亲不喜,如今又被至亲叔叔们吃绝户的小可怜形象。
其中,要不是知府大人善良公正,恐怕还真的要被顾二等人得逞了。
这是大多数朴实无华的老百姓们的真实想法。
当然,一小部分的人从流传出来的只言片语中便察觉到了,顾甄顾家大小姐可不是一个任人揉捏的软柿子,相反,她和百姓们想象中的小可怜是天差地别的。
毕竟,没看到顾二等人这般充足的准备都没能得逞,且还被她亲手送进了大牢,断送了名声不止,还要被清算犯下的一系列罪!
冷静、聪慧、果敢,狠辣。
这是如今一些看清楚事情来龙去脉的人眼中的顾甄。
总而言之,顾甄算是因为此事在永平府得到了一系列的好名声。
紧接着,没两日。
顾二等人的处置便出来了。
顾甄在顾世光的葬礼过后,便将顾二等人的犯罪证据全部交由了钟知府。
自家亲娘的那些大件儿的嫁妆要回来了一些,其余的被用掉的,钟知府也从顾二等人的家产中划补回去给了顾甄。
至于顾二联合官府文吏伪造过继文书的事情,也被清算了。
虽然那个文吏已经死去了,没法找到本人了,但是他的家属却也逃不过,因此,其家属被罚了当初受贿的两倍银钱,因为当初文吏是收取了顾二的买通银子的。
而顾二,加上之前代人写下不少违反大梁律法的文书,造成了不少人的经济损失,所以直接被判处了三年的牢狱之灾加经济补偿。
那些因为他有了经济损失的人,全部都从他的家产中扣除,因为数额庞大,所以到最后,官府只能是让其家属变卖了其家产来还债。
顾二家中妻儿子女小妾等如今俱都是愁云惨淡,因为顾二的原因,他们如今不仅欠了数额巨大的债务,还要被赶出家门,因为资不抵债,所以他们的唯一遮风避雨的宅子也没了,如今只能流落街头。
顾明昭更是后悔不已,他可是一个读书人啊,如今因为这事儿,被判处了两年的牢狱之灾,读书科举?呵呵,更是不再可能了。
因为大梁律法有规定,犯过罪,坐过牢的人是不能科举的,所以,顾明昭算是彻底将自己毁了。
如今,他开始怨恨起了顾甄的狠辣和无情,当然,他更怨恨的是诱惑他进入局中的亲生父亲和几个叔叔。
至于顾三等人,因为伙同顾二一起做下伪造过继文书这事儿,也被判处了两年半的牢狱之灾。
其家人没有被牵连到。
当然,顾甄可不会让他们好过的,哪里有恶心了她后,还能只受这么点惩罚的道理。
所以,她便让人去搜集了几人的罪证来,本来以为,几人屁股定然不干净,哪里想到,倒是顾四这人,虽然平日里看着最是不着调,可他竟然倒是没做出过什么违反大梁律法这事儿,当然,除了这次的过继文书这事儿。
其余人几乎都有,这没出乎顾甄的意料。
不过嘛,顾四这般,也就是少坐一段时间的牢而已。
他想要出来继续过着之前的富贵日子,那是绝不可能了的。
因为,她不允许。
于是,只在短短几日的时间,顾四的家属便发现,自家的生意开始一落千丈,但这还不是终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经营多年的铺子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最后出现了巨大亏空,实在经营不下去,只能是变卖了家产抵债。
这些都是后话了。
顾四府里比其他人好些的地方在于,他们没有流落街头,索性还有个地方住着,但因为人口多,所以日子也过得紧巴巴的了。
此事结束后,被钟知府作为了一个典型宣扬了出去。
目的在于维护百姓们的利益,也从侧面告知一些不怀好意的人,这般做的后果,起到了一个警示的作用。
钟知府经此一事,自然也得到了不少百姓的好感,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为百姓谋福祉的好官。
而远嫁的顾玥,也就是秦氏带来的女儿,在顾世光死后,从未再回来过。
顾甄开始处理永平府的一些产业,顺便将顾世光的一些身后事该办的都给办了。
……
远在应天府陈延在一个多月后收到了自家媳妇儿的来信。
看到媳妇儿信上所说,顾世光过世了,陈延便告知了家人。
嗯,顺便去翰林院请了假。
为期三个月的假期。
陈老三和白氏等一大家子人,也在应天府待腻了,这会儿也打算跟着儿子回去一趟。
于是,一行人又浩浩荡荡的朝永平府出发了。
与此同时,北蛮王和南疆王的密信也几乎在一天之内送到了弘文帝的手中。
弘文帝看了一眼信件中的内容。
嗤笑一声。
而后,翌日早朝。
一个消息便轰动了朝野。
北蛮和南疆将在三月后来大梁进行最后一次的朝贡。
这消息迅速散播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