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弱并不觉得让刚才那个医生作为【引路人】来接自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毕竟那个医生只有在玩家生病的时候才会出现。
而接生大学的第五条规则是这样的:
在接生大学中,医生或护士只存在一种,那就是接生医生或护士,如您遭遇其他医生或护士,请立刻远离并报告院长;
刚才那个医生可不像是接生医生。
按照规则来看,那医生明显不是什么好东西,而且针对性极强,刚才孙弱就在它面前,它也有能力抓住他,但是他却毫无兴趣。
而想要摆脱那个医生,规则里说最好的办法就是找院长。
而接生大学第六条规则:
接生大学中,没有院长;
这是怪谈中的经典矛盾死局。
怪谈中的规则虽然有真有假,而且现在时间已经过了这么久,产生了不少异化。
但是在没搞清楚状况之前,一切都从最坏的情况去考虑是肯定没问题的。
正是因为如此,孙弱刚才才会说,江铭哪怕招来了医生,也只是死路一条。
除非江铭真的鸿运齐天,在这个专门接生的接生大学里,接生医生都是坏的,看病的大夫才是好的……
“目前和医生的接触太少,不过那看病医生看上去不太好对付。”
“不过既然病重到一定程度会招来看病医生,那如果我想要招来接生医生,那是不是等要到,我快要临盆生产的时候才行呢?”
“而且接生大学,接生大学,孩子在这里无疑是很重要的东西,有没有可能,我生出孩子之后,孩子会带我找到接生大学主体……”
想到这里,孙弱看向自己的肚子,指尖轻轻的点在自己的肚子上,目光深沉:
“不过这孩子是我用取巧的法子,利用老村规则怀上的,但是只是一个死胎,当时只想着用这孩子来直播整活,骗点打赏什么的。”
“这种死胎孩子,医院会认吗?”
这么想着的时候,周围的灰雾翻腾,突然间,孙弱放在肚子上的感觉到一股特殊的悸动:
咚—
孙弱有些震惊的看向自己的肚子。
如果他没有感受错的话,刚才他的肚子,好像……
动了一下!
“这……这怎么回事!”
“死胎活了?!”
正当孙弱震惊的时候,不知何时,周遭的灰雾越来越浓厚,孙弱感受到了这变化,看向四周。
而就在这时,一道犬吠声自灰雾中传出:
“汪—”
“嗯?接生大学里还有狗吗?”
孙弱有些疑惑的皱眉。
……
……
“幸好我江某人做事向来谨慎,不然这次真得丢下童言这小子跑路了。”
江铭看着前方被慢慢“推”回来的童言,心中暗自想道。
童言现在被江铭的一句话被“推”了回来,自然不是因为,江铭觉醒了什么能够号令别人或者命令灰雾的能力。
而是因为他使用了一样道具,一样孙弱大力赞助的道具。
江铭看着童言背后那面金光闪闪的细网,不由得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网果然好用,难怪哪怕是当时身家那么丰厚的孙弱,都这么喜欢用这张网。
不仅操作方便,而且束缚能力强,网质强度高,就连李鱼也说过,就算是它出手,这网能阻拦它一会儿。
可见这网有多么超模。
如果不是当时孙弱为了断尾求生,争取时间发动他那个卡通猫纹身,放弃了这张网,江铭也不可能得到它。
当时这网让江铭吃尽了苦头,差点被孙弱打死在里面,不过好在此刻风水轮流转,孙弱要是能从小卖部出来,那必然已经被那只章鱼搜刮干净,成了一个穷比。
下一次再见面,就轮到江铭困住孙弱给他上一课了。
正是因为这网这么好用,所以刚才江铭发现怎么都靠近不了大日的时候,不得不停下的时候,就把这网笼罩住了他和童言。
本意是如果在灰雾中,所谓的“它们”出现的话,能够立刻探察到,还能短暂阻拦一下。
但没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这网没拦到外面的诡异,反而把要被灰雾卷走的童言拦了下来……
此刻的江铭看着眼前紧闭双眼的童言,将他放在地上,而后摸着下巴思索起来。
他知道现在童言陷入了恐惧,也知道恐惧过重有可能就会变为现实。
但是怎么帮童言消除恐惧,他还没什么头绪,毕竟他的自动售货机只能砸人,没什么精神方面的能力。
如果是李鱼在这里,用它的入梦能力的话,说不定还有一丝办法。
想到这里,江铭眼前一亮:
“欸,对啊,李鱼那入梦的能力好像挺适配现在这情况的。”
“虽然这个负心女在外面有了别的男人,对我没什么兴趣了,但是童言这小子它是一直很在意的。”
“要是知道童言出了这档子事情,肯定是施以援手的,让我想想,既然在接生大学里,越是畏惧什么,什么就越会出现。”
“我畏惧大黄,它就出现了,要是我畏惧李鱼,那它是不是也会出现呢?”
“要是它出现了,是不是就能救童言了?”
念及此处,江铭眼神奇特的看向倒在地上的童言。
……
……
童言生病了,病得很重。
在童言七岁的时候,他们父母因为一场意外离开了这个世界。
自那时起,童言温暖的家,就变成了孤儿院里四四方方的天空,院内枯死的不知名老树,以及……
他的二十二个“兄弟姐妹”。
孤儿院作为童言的第二个“家”,算不上好……不对,应该说很差。
孤儿院是从一个废弃的小学改造而成的,但面积并不算很大,里面的各种设施也都很破旧,哪怕每年有着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援助,也远远不够。
曾经,有一位市里杰出的企业家豪掷一大笔钱赞助孤儿院,那时候这事情闹得满城皆知,风风火火。
所有人都在称赞那位企业家慈悲的心肠,夸他年少有为。
但很少有人去关注,那笔钱是不是真的用到了这些孤儿身上。
很显然,那笔钱根本没有用到孤儿身上。
因为社会就像是金字塔一般,位高权重者站在食物链顶端,普普劳苦大众位于食物链最底端,不断的为上层人士提供“营养”。
童言他们二十三个孤儿,无疑是这条食物链,或者说金字塔的最底端。
院长利用他们,不断向社会中的爱心人士吸纳钱财,只有当院长吃饱了,才会从指缝中留下一点食物残渣给他们。
院长并非没有钱去修缮孤儿院,但是在他看来,这毫无必要,甚至是一种愚蠢的做法。
院长虽然贪婪,但却深知人性。
人类社会中,几乎每个人都会有某种刻板印象,他们会在心中为不同的群体下一个预设:
比如清扫街道的清洁工就一定是面容憔悴的社会底层;
出入学校周边的不良青年,一定是染着各种颜色的头发,骑着鬼火的精神小伙;
身穿高定西装,出入各种高端场所的就是成功人士……
这是他们在心中为不同人群所下的预设,也可以叫做刻板印象。
符合他们预设的时候,做很多事情都会很容易,但一旦打破,就会招来怨恨。
就比如一个乞丐在乞讨,一个穿着破烂,前面还摆着一个碗,这就是一个很标准的乞丐。
对于这样的乞丐,人们很容易就会产生怜悯之心,然后给钱。
同样是这个乞丐,他依旧穿的破烂,但是如果他手中没有碗,而是拿着一个二维码。
那路过的人们几乎就不会再看他,甚至会对他产生厌恶心理。
仅仅只是收费东西的改变,就引发如此大的差异,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二维码收款这种东西,在人们的预设中,就不该存在于乞丐手里。
二维码意味着乞丐必然有手机,而手机这种东西,怎么会出现在一个以乞讨为生的人手里?
他在骗我!
于是,人们对于乞丐的预设被打破了。
预设,或者说刻板印象被打破,所造成的后果是很严重的。
院长深知这一点,所以他为社会各界,打造了一个他们想象中,最接近刻板印象,最“完美”的孤儿院。
在这里,孤儿们从小无父无母,穿着破烂,生活困顿,由小学改来的孤儿院杂草丛生,一到下雨天就漏雨……
不少社会爱心人士和大学生被感召,来到这里当志愿者,他们可怜孤儿们,连工资都不需要。
而在他们离开的时候,还能宣传一下孤儿们有多么不容易,然后让被蒙蔽的爱心人士更加爽快的掏钱。
院长很会宣传,很会造势,他经常穿着朴素,一件衣服打满了各种补丁,将省下来的钱全给了孤儿们。
他将孤儿当成了自己的孩子,成了媒体口中最博爱的院长。
他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坚守孤儿院。
至于孤儿怎么样,没人关心。
市里需要院长这样的“慈善”人物作为招牌门面,企业家需要帮助这样一个孤儿院来提升知名度……
就算真的有爱心人士想要知道孤儿的生活情况,他们也有自己的生活,不可能千里迢迢来到孤儿院,然后一直和孤儿们同吃同住,知晓他们的真正情况。
他们所了解的一切,只能从院长口中知道,从媒体眼中看到……
院长一手打造了所有人印象中的“孤儿院”,而在这种环境下,童言从“兄弟姐妹”中,感受到的没有温暖,只有勾心斗角。
自然界中,在缺少食物的时候,哪怕是一胎的兄弟,也会互相残杀。
人类本质上也只是动物罢了,在院长所塑造的格局下,二十三位孤儿为了那所剩不多的资源拼命争夺。
而院长作为资源的真正掌控者,无疑是孩子们讨欢心的重点对象,谁能讨好院长,谁就能有更多的吃的,有更新的衣服……
正是因为如此,每一次媒体来采访时,院长的周边,总是挤满了叽叽喳喳的孩子,孩子们都很“喜欢”他。
这就是院长的高明之处,他从不喜欢暴力,暴力在他看来,是最低级的手段,他更喜欢用人性的欲望作为丝线,掌握每一个人……
在一个群体中,既然有争相讨好的对象,那也就有被讨厌排挤的人物,孤儿院的二十三个孩子中,等级十分明显。
越是受到院长喜爱的孩子,地位越高,越大的孩子,越是有话语权。
孩子是一张白纸,染什么颜料,底色就是什么。
而院长从未教过他们尊老爱幼,院长无时无刻传达给他们的观念就是:
他掌握一切,只要讨好他,那就什么都有了……
孩子们对此深信不疑,毕竟他们吃的,喝的,穿的全是院长给的。
但童言来到孤儿院的时候,已经七岁了,他的父母对他很好,父母教他“仁义礼智信”,教他尊老爱幼,教他独立自主……
所以,年幼的童言,成为了孤儿院中第一个对院长所说的话表示怀疑的人。
当时院长听到这番话之后,只是眼神莫名的笑了笑,并没有多说什么,也没有去纠正童言。
毕竟他是这个孤儿院的王,其他孩子会帮他“纠正”童言,让他拥有一个“正确”的世界观的……
人性中有善也有恶。
孤儿们将所有的善都给了院长,而恶不可能一直压在心底,所以需要一个发泄窗口。
而童言作为来到孤儿院最晚,也是最小的孩子,还被院长所厌恶,毫无意外的成为了整个孤儿院中最底层的人。
毕竟僧多粥少的局面,每多出一个人,都会成为其余孩子的“敌人”。
童言想要融入他们,但是做不到。
因为孩子们需要树立权威,也需要欺负童言来讨好院长。
所以当童言吃饭的时候,他的饭会被其他孩子大摇大摆的拿走,他们耻笑童言,侮辱童言,甚至是倒掉他的饭,毫不在乎……
当院内收到爱心人士捐赠的衣服时,童言总是只能最后挑选,哪怕选到了合适的衣服,也会被他们抢走……
童言想要看电视,也会被他们赶走,哪怕是在晚上听童话书的时候,他们也会把童言赶到最外围。
他们这么做,是想要让童言彻底认清现实,他,只能是这个群体中的最底层,是他们发泄的“出气筒”。
刚开始时,童言还会和院长和护工告状,但是最终,换来的结果是一顿顿毒打。
孩子们最讨厌“打小报告”的人了。
院长知道这一切,但他选择放纵。
毕竟他是这个孤儿院真正的王,哪怕童言被欺负得再惨,只要他表现出一丝善意,那情况就会逆转。
这也是他展现权威的方式。
一次次的碰壁,一次次的欺凌,让童言快要崩溃。
最终,当一家媒体来采访的时候,童言选择最后一搏,他鼓起勇气展开自己身上的伤口,向媒体诉说这一切。
这一件事掀起轩然大波,院长“勃然大怒”,狠狠的“惩罚”了那些孩子,而后在惩罚完之后,到了一个无人的角落流泪。
而这一幕,“恰好”被媒体拍到。
“是我的错,我每天奔波在外想为了孩子们拿到更多的资助,过上更好的生活,但没想到……”
“不怪孩子们,是我没有教好他们……”
最终,在院长的声泪俱下之下,他又博得了一番美名,这件事被定性为孩子之间的“打闹”“玩笑”。
这件事翻篇了。
但童言,却迎来了他真正的噩梦。
经过这一次,院长对他的厌恶已经毫不掩饰了,其余孩子为了讨好院长,开始更加兴奋的针对起童言。
童言的被子经常会在厕所出现,上面沾满了各种污秽的痕迹,护工见到污秽的被子,也只会责骂童言,多大的人了还保管不好被子。
次数一多,护工也不想再搭理童言,童言只能默默的自己抬着被子,在寒冷的冬日,用自己稚嫩的双手洗被子……
童言的饭里开始无缘无故的出现各种虫子,泥巴,甚至在鞋子中,出现了图钉和刀片……
甚至一段时间里,每当童言想要睡觉时,就会有不知名的声音将他吵醒,或者干脆就是有冷水泼在他的身上,将他惊醒……
他曾经也想逃离孤儿院,但最终的结果就是院长报了警,满城皆知,所有警察都开始出动寻找他。
当童言被警察找到的时候,眼中还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
毕竟妈妈曾经和他说过,遇到困难可以找警察叔叔。
但是当童言说完这一切之后,警察只是看了看之前的一份报纸,上面是之前的一份新闻,大致内容是:
“孤儿院孩童打闹下手过重,院长泪洒现场,称自己为了孤儿院发展而疏于管教……”
就这样,当童言看着院长笑眯眯的和警察握手,将他重新带回孤儿院之后,内心只剩绝望。
他知道,他逃不掉的。
院长将这件事定性为“孩子贪玩不懂事”,他再次被报道,美名更甚,是一个“不愿意放弃任何一个孩子”的好院长。
自那之后,童言认命了。
他开始不再反抗,他越发沉默,他眼中的世界开始变得扭曲,变成一片灰色……
他开始生病了,病得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