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知文认为石井三郎战后应该要直接失去战犯的资格了。
因为他对日军的伤害好像比对国军还要大。
陈知文是知道炮兵的珍贵的。
应该炮兵的培养成本绝对是不能想象的。
一个成熟的炮兵,他的培养成本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
想要培养一个炮兵,首先就要让他经过长达一年的炮兵基础训练。
在结束训练之后,就是更长时间的实弹训练。
日军陆军有一个观点,用训练弹是训练不出炮手的,所以虽然炮弹价格异常昂贵,他们还是坚持让炮手用实弹去进行训练。
一个炮手至少要接受十次实弹的训练。
这样大的成本,让这些炮手的待遇也是异常豪华。
普通的步兵只有在休假的时候才能得到一点非常劣质的酒水。
而这些炮兵只要是日常休息的时候就能得到少量的清酒。
虽然说士兵和军官的待遇是不一样的,但是在炮兵系统中,基本上不会出现低军衔的士兵,因为只要进入炮兵部队,就能成为军官,再不济也能成为中士军曹。
这位师团长现在是焦头烂额,他不懂医学,但是他知道一件事,生病了就要尽快去看医生。
在确认石井三郎不靠谱之后,他就找到了陈知文。
陈知文已经开始研究这些毒气对人体的影响。
他在进行较为粗浅的研究之后就确认了一件事,石井三郎应该是个疯子。
他在研制武器的时候,根本就没有留下退路。
他在早上给那个找上门的水谷孝弘看了一下情况。
水谷孝弘的情况已经有些棘手,主要是陈知文也没想到这么一点残留的毒气居然就会产生这么大的反应。
处理食道伤情的方法肯定是有的,只是在陈知文看来这个方法有点费钱。
“师团长阁下,我确实有处理这个情况的方法,只是我希望确认一件事情,您是否已经做好准备,愿意为了这些炮手花钱。”
“中村君,我很高兴能得到这个消息,是的,只要您能让这些炮兵恢复,我们愿意付出代价!”
主要是他已经决定,一定要让石井三郎将自己的损失给承担过去。
师团长有一个大胆的决定,事情结束之后将石井三郎扣留下来,让关东军那边交钱赎人。
“这些伤员都是被酸性物质给伤到呼吸道还有食道的,所以就需要有对应的液体进行冲刷,将附着在体内的毒气给消化掉。”
陈知文提出要用牛奶来给这些士兵服用。
“一个士兵应该需要喝至少两升的牛奶,所以还请您尽快收集牛奶。”
牛奶可是个好东西。
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只有牛奶还能起一点作用。
师团长表示,只要陈知文提出了要求,那自己就一定会竭尽全力去将牛奶搞到手。
面对这样的毒气后遗症,实际上陈知文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牛奶只是权宜之计。
这样的后遗症不是靠手术能够完成的。
面对毒气,最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消毒。
接触到毒气之后,在五分钟之内用水进行冲洗,然后用弱碱性的溶液进行中和。
只是现在已经不是接触毒气的最初阶段,陈知文的这些方法也只能说是缓解病情。
国家机器的力量是异常强大的。
当上面得知牛奶可以缓解病情之后,直接将前线周围几个城市的牛奶都收集起来。
在短时间内就收集到好几吨的牛奶。
可惜这也已经是极限了。
好几吨的牛奶,看起来好像很多,但是对一次就要饮用两升牛奶的伤员来说,绝对是不够用的。
在师团长的命令下,这些牛奶将会有限供应给有价值的士兵。
有价值的士兵自然就是那些炮兵,没价值的自然就是那些步兵炮灰。
炮兵伤员的情况很快就得到了控制。
这些伤员食道的灼烧感已经缓解,再喝几次牛奶应该就能进一步的缓解。
师团长对陈知文表示了感谢。
但是陈知文知道,这只是缓解。
毒气已经伤到了身体,这些炮兵已经废掉了。
不过这已经不关陈知文的事了,虽然说会有超高的概率诱导癌症,但是这已经不是陈知文的责任范围了。
战后的日本将会成为一个癌症高发的国家。
陈知文认为肿瘤学科绝对是大有可为的。
上面已经发现石井三郎根本就没有做事的能力,所以他们还是让陈知文去负责前线的善后工作。
石井三郎戴罪立功的想法算是彻底破灭了。
他只戴罪立功了一天的时间,结果事情就在这一天的时间里全面爆发。
当陈知文再次得到任命的时候他是不乐意的,他当场反对。
“事情现在已经被石井三郎完全的破坏了,我现在也没有能力去进行善后。”
伤员遍地,要知道,这可是接近一万的伤员,是两个旅团的伤员。
而且这一万多人自己是治不好的。
陈知文也怕自己背锅,于是赶紧声明自己根本就没有这个能力去处理。
但是现在除了陈知文还有谁能处理呢?
陈知文最终还是提出了一个条件。
“我善后是可以的,但是我要有最高的领导权,那些旅团长师团长,不能干涉我的善后工作。”
司令部知道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所以非常爽快的答应了陈知文的要求。
陈知文第一个命令就是要求对毒气影响的区域进行全面的消毒。
源头如果不去解决的话,被毒气伤害的人终究还是会出现。
只有遏制源头,陈知文才能开展下一步。
当然,这也是因为陈知文知道这些东西的危害。
如果不能进行彻底的清除,这些毒气弹的弹片上将会长时间的出现残留。
未来生活在这片区域的人,将会长期遭受这种毒气的影响。
烂脚病不应该继续出现。
为了后来人,陈知文希望能对这片区域进行彻底的清理。
陈知文的清理办法也非常简单。
安排人手对毒气弹投掷点周围两公里的地方进行精细化的消毒处理。
陈知文将弹片给收集起来,然后用高温进行直接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