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媳妇儿一起住在这儿没问题,只我侄子不好跟大爷们挤在一起,还是今晚就回家去吧。”
“不知道亲家兄弟明儿什么时候动身?我好带着儿子和媳妇来给你送行,顺便给你们送些衣裳吃食,好带着路上用。”
“常听人家说穷家富路的,你们在路上到处奔波,本就辛苦,再吃不好穿不暖可不行。”
领头的挺高兴,“大娘不用来送,咱们又不是外人,不用这么外道,我们打算的是辰时三刻动身。”
刘姥姥拉着巧姐儿往外走,“那好,我们明天辰时左右过来。”
等着将人送出店外,一辆骡车和两个青壮男子早就在路旁等着了,见刘姥姥一出来,立马就迎了上来。
这两个人像哑巴一样,行动之间虽然麻利,眼神也在观察那些贼人,但就是一句话也不说,只围在刘姥姥身边。
刘姥姥一人拍了一下,“亲家兄弟别见怪,我们都是庄户人家,他们两个打小没出过什么门儿,也没见过什么世面,所以见了人,连话也不会说,你们别笑话。”
领头的笑着点头,“没事儿,我们以前也这样。天黑路上不好走,大娘慢着点儿。”
看着刘姥姥等人离去的背影,那伙儿贼人齐齐看向贼首,“大哥,咱们要不要跟上去?”
虽然两方刚做了买卖,但现在已经钱货两清。
他们又没在交易的时候变卦,已经很讲信义了。
交易完成,也就不耽误他们打这一行人的主意了。
领头的没说话,脚下却已经开始往前走了,其他贼人一看,立马跟了上去。
他们能把巧姐儿卖出去这一次,等着抢回来之后,他们就能再卖出去第二次,反正是白得的银子,不要白不要。
这伙儿人现在眼里只能看见钱,早前卖人时的艰难全被抛到脑后去了。
他们人数不少,虽然远远地跟着,但到底被一直防备着的刘姥姥察觉到了。
见这些人这般不好打交道,刘姥姥浑身吓出了一层冷汗,手不自觉地捋着胸口,希望心里堵着的石头能往下落一落。
等到看见前面出现了许多火把和人影,刘姥姥知道得救了,吊着的心才算稍稍安稳了一些。
那些贼人眼神好,即便隔着老远,也已经远远看到了这边的一片火光,“看来出来接她们的人不少,今日怕是不成了,咱们回吧。”
刘姥姥不敢回头,就带着人一直往前走,等靠近了花钱请来的二十个庄户人,这才回头望了望。
确认那些人真的打消念头了,刘姥姥这才带着笑跟人寒暄,“多谢你们出来,要没有你们,我们刚才胆子都要吓破了。”
“大娘,你给的工钱不少,我们出力是应该的,咱们早就说好了的。”
“再说了,我们就是在这里站站,也没出什么大力气。”
驾车的汉子见他们一直说话,出言打断道:“行了,栓柱哥,咱们有话回去再说吧,我娘她们还在家里等着呢。”
刘姥姥笑着点头:“对对对,回去说,回去说,正好我们也都饿了。”
“我可跟你娘说好了,要在你家多借住几天,好好尝尝她做的饭。”
原来刘姥姥说是去筹钱,实际上只她身上的银钱就尽够买三个巧姐儿的。
之所以会花费那么长时间,是因为除了走街串巷打听到了一处民风好的庄子之外,她还带着板儿找了一户善心的人家借住,顺便通过这户人家联系了二十多个靠谱的人手护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