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呢,则是后续的战事收尾,待会儿吃完了,向日月山、罕东右卫、安定卫、曲先卫、阿端卫,以及哈拉湖的伊勒都齐下令,向大明投降,也省的老子再动手。”
“我军收复青藏,这些地方自会派军驻守,牧民也会善待,让他们如常放牧生存,然后,等青海这里一切平稳妥当,本座会派人送你去西宁卫,由孙督师派人送回南京。”
“这样,本座的任务就圆满完成了,仗打到现在,本座已经入藏九个月了,后面的换防受降,不想再出意外,早点搞定,你也能早点去南京不是?你意下如何?”
图鲁拜琥面色颓然道:“这是自然,既然已经战败投降,再有死伤,已是无谓的伤亡,本汗也不愿看到,孙将军放心,本汗稍后就下诏通晓各处。”
“哈哈,好,你倒是个爽快人,来,本座敬你一碗,多喝点儿,回去还能补个好觉。。。”
接下来,孙可望派人去寻找曾英,通报战况,不成想,说曾英不在,出去伏击和硕特骑兵去了。
一脸莫名其妙的孙可望也不想纠结,当即第二天移师向东,来到第十四军大营,在莫宗文、陈良谟的接待下大军入营休整补给。
看着莫宗文和陈良谟一脸羡慕的样子,孙可望心里都要乐翻了。
此次北上,自己先是俘虏了长孙罕都,向各路大军提供兵力部署情报,是一大功,随后北上皆为押运队的围攻,俘虏二世子鄂木布是为第二大功。
随后突袭和硕特本部大军,无伤全歼俘虏和硕特全军,彻底覆灭和硕特政权,是为第三大奇功,这三大功,羡慕的第十四军的高层眼睛都红了。
他娘的,第十四军北上,除了本职战功,额外的,就只有一个招降了李自敬这个流寇残部的功劳,跟孙可望简直没法比。
要是乌斯藏两路大军也抓到了核心人物,那就是只有第十四军最受伤了,要是也没抓到,那还好,有个安慰。。。
孙可望一问才知道,原来曾英带人收拾尾巴去了,自己倒是知道他们后面有人尾随,但自己只要解决了和硕特的大头,曾英自然就没什么危险了。
所以当时急着包圆的孙可望,就没有派人寻找曾英所部通报情况。
现在,曾英自己去解决了,他也不想插手抢功,所以,让莫宗文派人去追曾英通报情况,然后将俘虏和战马暂存第十四军大营。
他自己,要带着图鲁拜琥北上,去收复北方边境跟和硕特在哈拉湖牧场的财产。
作为保管的利息,孙可望大方的将青海湖东部的罕东右卫、日月山方向的受降、换防、接收,交给了第十四军,让他们喝点汤。
暂存的战马和俘虏,孙可望倒是正式的写了文书,让莫宗文和陈良谟签字画押,这才放心离去,让两人哭笑不得,这小子,还怕自己通了他的战利品不成。
第十四军也是毫不含糊,当即就将暂存的一万五千多匹战马全部征用,莫宗文率领一万五骑兵,从青海湖西部,沿北线向东接管纳降。
又派人通知在南岸追击达兰泰的曾英,继续率领本部骑兵继续东进,双方在青海湖最东部的日月山汇合,接收那里的牧场和两千和硕特骑兵。
两路骑兵,各带一分部和硕特王室,开始接收地盘,一路向北,接管柴达木盆地方圆,一路向东,接管青海湖方圆,各自忙的不亦乐乎。
两边都是同样的手段,先派和硕特自己的人前往传令投降,然后不给他们太多反应或不遵令的时间和机会,骑兵大军紧随其后而至。
各处先是精神信念崩塌,随后是实力碾压的明军骑兵,再无挣扎的欲望和实力,各处纷纷被缴械俘虏。
曾英则是倒了血霉,好好的伏击,并未取得太大战果,双方当晚厮杀一番后,就开启了大追杀,到了也没追上,而且,两边死伤半斤八两。
达兰泰虽然败逃,但曾英也没能扩大战果,断断续续的追击到了日月山,达兰泰回了大营,曾英也无可奈何。
就在他生气的时候,后面追来传信的,终于到了。
看完之后,曾英傻眼了。
什么意思?打完了?结束了?
一时间,他也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生气,哭笑不得啊。。。
自己本以为还不知道要拉扯多久的战事,竟然意外的因为孙可望的乱入,就这么突如其来的结束了?
大功啊,覆灭和硕特、收复青海的大功啊,就这么飞了一大半啊。。。
郁闷过后,曾英也只好接受现实,随即便派人劝降日月山的和硕特所部,通报图鲁拜琥已然被俘,让他们出降。
但达兰泰哪里肯相信,认为这是明军的诡计,理都不理。
直到十天后,东北线东进的一万多明军骑兵,一南一北将日月山和硕特大营围了个严实,又送来了父汗的亲笔印信以及被俘的弟弟,他这才相信。
沉寂一天,已是被包围的水泄不通,插翅难逃的达兰泰,无奈最终出降。
日月山两千驻军加自己带回来的三千多残兵,五千多人出营请降了。
大军就地驻扎,在青海湖东西两头呈两座大营分布,然后开始布防各处要道,等待孙可望回归,到时两军协商驻防分工,然后一起再向朝廷奏报战况。
九月初一,哈拉湖牧场。
仅仅不足一千人马的和硕特汗庭顺利接收完毕,俘获人口牲畜无数,和硕特贵族和家眷全部被俘,不足千人的卫队被解除武装。
孙可望留下一千骑兵驻守牧场,看管俘虏,带着剩余的一万两千人马跟和硕特王室继续北上。
两天后,到达和硕特北部边界的顶端,疏勒河据点,这里只驻扎了五十人和几个小型的游牧部落。
疏勒河自北向南,到了这个据点之后,改道向东,形成了东西流向,而此,就成了和硕特和吐鲁番的势力范围分界线。
简单来说,和硕特以此线为准,和北边的吐鲁番平分了大明原本的哈密卫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