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名来自无线的记者,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自己一个提问,再次引起了城中对新机场的讨论。
他只是在私下里和同行聊天的时候,听到一个前辈准备提这个问题,而他又得到了提问的机会。
公开的采访,受访人物的回答,可是面向所有记者的。
许多媒体都报道了这次通车仪式,也有许多媒体人嗅到了流量的味道。
前一段时间关于机场的讨论,再一次出现在公众的讨论话题之中。
只是这一次不单单只有对当局的批评与指责,而是开始一个个化身成当局的智囊,纷纷开始献计献策。
市民甲:“当局财政吃紧,可以让企业参与啊,前几年李超人不是向当局提起过愿意承建新机场。”
市民乙:“这种地产佬不行,我听说新建方案只有一条跑道,完全就是把德启机场缩小了搬到大雨山,太抠搜了。”
市民甲:“搬到大雨山总好过在市区,一天到晚噪音扰民,还有污染!大雨山那种乡下地方就无所谓了。”
市民丙:“不管是谁来建,肯定要按未来的标准建设,我们港岛的机场那么繁忙,一条跑道确实太少了。”
市民丁:“我看龙腾科技就不错,虽说参建西区隧道可能是为了他们的数码城,但确实是真金白银砸进去了,听说还是龙腾科技主动将通行费降低一半,只要求当局多给十年的分红权。”
市民乙:“我觉得当局应该把新机场交给龙腾科技,龙腾科技哦,几威风啊,人家玩的可是高科技,电脑、手机、系统、游戏。
现在出国旅游,跟鬼佬聊天说到港岛,人家都知道龙腾科技,谁知道那些地产佬?”
市民甲:“你都说了,人家玩的是高科技,建机场龙腾也在行吗?”
市民乙:“你是不是傻?钢线湾以前什么样,现在是什么样?龙腾大厦,港岛新地标!数码城,不是科技精英都没有住进去的资格。
人家不是不会搞建设,人家只是不盯着靠地产赚钱而已!”
。。。。。。
茶余饭后,港岛市井间,到处充满类似的讨论。
升斗市民,压根看不透围绕新机场建设项目背后的博弈。
看得更深的各大商家,却噤若寒蝉,敬而远之。
在商言商,单纯的承建机场项目,肯定有利可图。
许多承建商一早就在四处活动,想在其中分一杯羹。
但投资入股就算了,真不知猴年马月才能收回成本。
即使有可能低价拿到机场旧址的土地,但治理污染需要大把港纸,开发利用还要等到六七年之后。
根本没有哪个企业哪个家族耗得起。
即便再看好港岛未来前景的资本势力,也对机场项目不感兴趣。
港嘤当局内部,也对此展开了讨论。
一边是民众的诉求。一边是国会的压力,还有燕京强硬的态度。
市民朴素的愿望是尽早将机场搬迁。
国会老爷们的算盘是在机场建设项目中大捞一笔,顺便掏空未来政府的财政储备,留下一个烂摊子。
燕京的态度则是在保障未来政府的财政储备之余,加快项目落地速度,争取在回归前交付使用。
眼下即将开始与燕京方面的新一轮谈判,如果再没有实质性的进展,恐怕当局要受到来自三方面的强大压力。
港督哀叹,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幸亏现在立法会还是当局的提线木偶,不然天天面对议员质询,港督觉得他会疯掉。
无奈之下,港督只能派出和叶氏关系最好的布政司司长出面打探一下叶岚的真实意愿。
究竟是口嗨还是真有这方面的打算。
探听到真实意图,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就会多一个解决思路。
理查德爵士接到这个任务,着手行动。
他一直觊觎港督的位置,但是在机场建设这个问题上,他们的利益是一致的。
因为除了一把手港督之外,受到舆论压力最大的就是布政司。
这个问题如果能完美解决,对他来说也是大大的一笔政绩,可以为他谋求港督位置加分。
在找叶岚之前,理查德还发动神秘力量,调查了叶氏的企业的财务状况,甚至叶氏近一年来的资金调度,银行账户流水,都查的清清楚楚。
得到的结果是,叶氏财团财务状况稳得一批。
龙腾科技去年年底获得一大笔海外资金,本地几家银行的账户上趴着超过二十亿刀乐的现金。
要知道龙腾科技前不久才联合郑氏珠宝收购了奶牛国际。
叶氏航运负债率在20%左右,龙久仓负债率稍高,也只在30%左右。
亚视负债率仅在10%,还是因为去年在内地投资了影视城,用掉了5亿港纸。
理查德的幕僚们得出的结论是,如果叶氏真的有意参与机场项目的投资,他们是真的有实力可以快速推进。
理查德发动神秘力量调查叶氏底细的时候,龙腾科技总裁安微微罕见的参与了本月的土地拍卖大会,并且多次举牌竞投。
龙腾科技近三年时间,没有开展任何地产方面的业务,安微微的举动,很容易让外界解读成龙腾科技有意重新发展地产业务。
在港岛,任何企业参与地产项目都不稀奇。
高端的猎人,往往以猎物的形式出现。
李世铭就是刻意给叶氏财团营造出一种钱多得没处花,且背后还有大金主的形象。
理查德终于按捺不住,秘密到访叶家。
一番东拉西扯,云山雾罩之后,委婉地向叶岚提出叶氏是否有真的有参与机场建设的意愿。
叶岚的回复深得废话文学的精髓:“叶氏愿意在能力能够达到的前提下参与任何有利可图,且有利于港岛的项目。”
不答应,不拒绝。
潜台词是不见兔子不撒鹰,你们不要想着空手套白狼。
虽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承诺和表态,
理查德其实对叶岚的态度还算满意,最起码,有的谈。
在他看来,叶氏是本土财团中的一朵奇葩,一边坚实地扎根本土,一边又主动地拥抱国际。
参与西区隧道建设和数码城的经营理念都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离开叶家的时候,理查德面带喜色,觉得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