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笼罩着平章事府邸。书房内,余瑾正襟危坐,微微愣神,处于神游状态中,思绪万千。
土地清查,是一场豪赌,赌的是大安的国运,赌的也是无数黎民百姓的未来。
但对手是盘根错节的世家门阀,是手握重权的地方豪强,仅凭自己和孔明、文和,再加上陛下暗中的支持,力量还是显得太过单薄。
“人才,我需要更多能够独当一面,并且对土地改革有深刻见解的辅弼之才。”余瑾在心中默念。
余瑾想起了系统的抽奖功能,数万青天值在自己系统面板中,以备不时之需。
如今,为了这场关乎国本的“垦荒”大业,他必须寻求系统的帮助了。
余瑾凝神,意识沉入系统界面。系统不久前才更新了一个“定向抽奖”的功能,自己用它抽取了狄仁杰李元芳,在玄州进行更深层次的布局
“系统,调出定向抽奖说明。”
【检测到宿主需求,定向抽奖说明如下:】
【1. 三倍消耗(3000青天值\/次)可指定抽取类型(名将\/谋士\/兵种\/装备)】
【2. 五倍消耗(5000青天值\/次)可进一步精确定位宿主需求。可根据宿主需求,设定人物特质,如:善于谋略\/长于军事\/擅长查案\/威望极高等。特质越精确,命中几率越高,但同时也会相应增加消耗。】
余瑾看了一眼自己目前积累的青天值,尚有四万余。若用三倍消耗,大约能抽十三次;若是五倍消耗,则只能抽八次。但土地改革迫在眉睫,需要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
“系统,我要进行五倍消耗的定向抽奖。”余瑾下定决心,“指定类型为‘谋士’,特质需求:擅长权谋内政,尤其适合主持清查土地、处理复杂利益纠葛、拥有坚定改革意志之人。”
【收到宿主指令,正在进行五倍消耗定向抽取……青天值-5000。】
系统界面上,代表青天值的数字飞速减少。余瑾的心也随之提了起来。
片刻之后,熟悉的金色光芒在余瑾脑海中闪现,但与高级抽奖那种磅礴的威压感不同,这次的光芒显得更为凝练和专注。光芒旋转凝聚,最终化作一道略显清瘦,但目光锐利的中年文士身影。
【恭喜宿主获得三星谋士:王安石】
【姓名:王安石】
【字:介甫】
【籍贯:抚州临川】
【身份:北宋着名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
【评价:熙宁变法主导者,锐意革新之巨擘】
【特性一:经世致用】
效果:主持经济、财政相关政务时,效率提升150%,能有效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并洞察经济运行规律。
【特性二:变法决心(未完全激活)】
效果:在推动重大改革时,个人意志坚定,不易受外界干扰。若有君主全力支持,此特性效果将大幅提升,并能有效压制反对势力。
【特性三:文章太守】
效果:文学造诣深厚,所撰写之政令、檄文更具说服力与感染力,提升政策推行效率50%。
【王安石已认主,可随时召唤】
“王安石!”余瑾看到这个名字,心中顿时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狂喜。这位可是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改革巨匠,其主持的熙宁变法,虽然争议颇多,但在清查土地、发展农业、整顿财政等方面的诸多举措,正是眼下大安王朝最急需的良方!尤其是那“变法决心”特性,简直是为自己量身打造!
“介甫先生之才,足以担当此次‘垦荒’大业的总设计师!”余瑾心中激动。
但余瑾很快冷静下来。土地改革,千头万绪,阻力重重,不仅需要顶层设计,更需要强有力的执行者。王安石虽然有决心,但历史上其变法也因用人不当、推行过急而留下诸多遗憾。自己必须再为他寻一位得力的臂助。
“系统,继续进行五倍消耗定向抽奖。”余瑾再次下令,“类型依旧是‘谋士’,特质需求:擅长处理复杂内政,有卓越的组织协调能力,具备雷厉风行的执行力,敢于触碰既得利益,能够将改革方略坚定推行下去之人。”
【收到宿主指令,正在进行五倍消耗定向抽取……青天值-5000。】
又是一阵光芒闪耀,这次凝聚成的人影,身形挺拔,面容刚毅,眉宇间透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恭喜宿主获得四星谋士:范仲淹】
【姓名:范仲淹】
【字:希文】
【籍贯:苏州吴县】
【身份:北宋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
【评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庆历新政推行者,文武兼资之贤臣。】
【特性一:先忧后乐】
效果:处理政务时,心系民生,能够敏锐发现社会问题,民心支持度提升100%。对贪腐行为感知力提升200%。
【特性二:经武整军(部分激活)】
效果:拥有一定的军事战略才能,在处理地方治安、弹压叛乱时有额外加成。若统兵作战,需进一步激活。
【特性三:庆历风骨】
效果:在推行正义政策时,意志坚定,能够团结同道,有效提升团队执行力。面对强权压迫,其反抗意志与说服力提升100%。
【范仲淹已认主,可随时召唤】
“范仲淹,范希文先生!”余瑾看到这个名字,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若说王安石是锐意进取的改革家,那范仲淹便是稳健务实、心怀天下苍生的实干家。
庆历新政虽然未能全功,但其整顿吏治、减轻徭役、发展农桑的理念,与自己不谋而合。更重要的是,范仲淹的“先忧后乐”情怀与“庆历风骨”,正是自己团队所需要的精神支柱!
王安石长于顶层设计,擘画蓝图;范仲淹则能洞察民情,稳步推行。
一位如利剑出鞘,一位如磐石镇岳。这二人组合,简直是为这场“垦荒”行动量身打造的!
“系统,召唤王安石、范仲淹。”
随着余瑾心念一动,书房内光华微闪,两道身影悄然浮现。
当先一人,身着青色儒袍,面容清瘦,颔下三缕长髯,目光深邃而锐利,正是王安石。其后一人,身姿挺拔,面容刚正,眉宇间带着一丝忧国忧民之色,正是范仲淹。
两人仿佛凭空出现,却神情自若,对眼前的景象没有丝毫的惊异,只是平静地看向书案后的余瑾,微微躬身。
“王介甫(范希文),拜见主公。”二人异口同声。
余瑾连忙起身,快步迎上前去,激动地分别握住二人的手:“两位先生快快请起!瑾能得二位先生相助,实乃三生有幸!”
待三人重新落座,余瑾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情,将当前大安王朝的困境、皇帝欲推行土地清查的决心、以及自己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向二人简要述说了一遍。
王安石静静听着,锐利的目光中不时闪过思索之色。待余瑾说完,他才缓缓开口道:“主公所言之土地兼并,吏治败坏,确乃历朝积弊之根源。若能革此沉疴,则国富民强,指日可待。安石不才,愿为主公擘画方略,鞠躬尽瘁。”其语气平淡,却信心十足。
范仲淹则眉头微蹙,带着几分忧虑道:“清查土地,均平赋役,乃利国利民之大善政。然,其间阻力之大,亦超乎想象。此事不仅需有周密之策,更需有万全之准备,尤需上下同心,方能克竟全功。敢问主公,陛下之决心,能坚定至何种地步?朝中可用之同道,又有几人?”他一开口,便点出了问题的关键。
余瑾看着眼前这两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改革家,一位目光如炬,直指核心;一位思虑周全,稳重务实。
垦荒的把握,又平添三分。
“陛下之心,坚如磐石。至于同道……”余瑾微微一笑,“有二位先生加入,何愁大事不成?今夜,你我三人,便可先就这‘垦荒’大计,细细筹谋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