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进站,几乎所有的候车人员都如潮水般涌向了列车。
人太多,一如往常车厢门那边肯定是排不上,但凡体力好些的全都往窗户方向挤去。
看着这一幕比家里鸡抢食还夸张的场景,大牛忍不住又嘀咕了一声。
“还说,不,是抢粮食,比家里,小鸡,都,吓人”
被孙芬牵着手的小家伙闻言冲着他大牛叔咧嘴笑了笑,显然笑他大牛叔见识少了。
跟在最后的孙林瞪了小家伙一眼,而后向着大牛招呼道:“大牛!”
“啊”傻汉回过头张了张嘴
“你是不是说话比以前利索了?”孙林问道
一听这话,孙芬和孙木都望了过来。
大牛想了想又摇了摇头,“不,知道”
却在这时小家伙赶紧说道:“快了!”
见几人望向他,小家伙又说道:“真的快了,大牛叔说话还结巴,但比以前说的快了!”
孙芬此时想了想,这一想还真是!
“好像大牛说话真的利索了?”
大牛被俩人夸的有些不好意思,挠了挠头笑了笑。
孙林闻言却是肯定的点了点头,“不止说话快了,结巴也没以前严重了。”
“以前大牛一句话最多就两个字,三个字的都少,现在经常一次能说完四个字才结巴了!”
这显然是一件令人欢喜的事,大牛虽然不觉得有多高兴,但看着孙林三人高兴他也挺乐呵。
“哥,那大牛叔以后会不会说话和我们一样,不结巴了啊?”
孙林笑着点了点头,“应该可以吧!”
随即看向乐呵呵的傻汉,心想很大可能是长期食用灵液滋养的食材的缘故。
大牛的反应迟钝孙林没办法,但这说话结巴他当时是好好研究过的。
因为大牛对于这件事没有印象,所以孙林只能猜测他结巴的原因。
可能是天生性的身体缺陷,这是天残地缺。
和许大茂不能生娃的性质类似,但比许大茂的问题还要难以解决。
要么就是小时候生过大病,并且他反应迟钝也可能是生病的缘故。
人在孩童时期,身体素质相较于成人都大大不如,再加上这年月医疗条件极其有限,很多病症都得不到医治。
就不说当初孙林身上这种关于大脑的疾病,就单单一个感冒、发烧就能要了很多孩子的小命!
现在的农村,大部分人他并没有太深的看病就医的意识。
好些家长看到小孩生病,只会用一些土方法来试着治疗。
不是说土方法不好,而是大部分疾病土办法是没什么大的作用的。
有些家里条件稍微好些的,可能还剩下些药片。
就这么随便掰个半片药片就往孩子嘴里塞,至于这是什么药、能治什么病、到底有没有用?
没人懂,也没人在意,只要不是老鼠药就成!
所以这年月孩子生病了,就不是该吃什么药的问题,而是看家里有什么药。
大牛这情况很大可能就是一场大病的缘故,这种情况在这个年代很常见。
孙林试着给大牛针灸过,可效果不大。
目前看来,也可能有些效果,但大概率还是灵液的原因。
有些病它就是这样,想快速根治不太可能,就只能靠养!
许大茂的问题是这样,大牛的情况可能也是这样,刘运的毛病更是这样。
从这就能看出老祖宗有些传承是没错的。
中医理论讲究“三分治七分养”,孙林所学的那些个药膳配方主打的就是食补。
食补便是一种很好的养身、养神方法。
只不过嘛,随着时间渐渐到了后世,快节奏的生活使得人们很难接受慢养这个词。
但不管怎么说,大牛现在病情有所好转那总归是好事。
这不,一看到他大牛叔说话利索了,小家伙就蹿到了他身边和他叽叽喳喳的说个没完。
......
孙芬三人也上了火车,孙林在车厢门前递出车票的时候转头向着左边人群看了一眼。
只这一眼就和对面几人对上了。
不同于其他候车人员的急着上车,这四人一“孩”却只有中年女人不见了踪影。
其他四人都跟在人群稍后方,俩老人和中年看似也往前在挤,但实则动作却是不急不慢。
孙林看着几人投来的目光,冲着几人笑了笑。
中年男人面无表情,倒是老头老太太冲着孙林点了点头。
“同志,八号下铺!”乘警把票还给孙林并提醒道
“好的,谢谢!”
随着孙林进了车厢,这边还在等着进车厢的几人都收回了目光。
中年此时脸色阴沉,又盯着孙林上车的方向看了一眼。
“找到机会,我一定...”
话还没说完,背上背着的孩子就伸出一只手拍在了他肩膀上。
“嘶~”男人倒吸了一口凉气
脖子上的小手离开时,男人的肩膀已然渗出丝丝血迹。
旁边的老妇人低声喝道:“别乱说话!”
......
这边孙林几人已经放置好了行李,鲁征程给四人买的床铺是从六号到九号,四个床位的下铺。
其实按照正常的情况,只要买两个相连位置的上下铺,一共四个位置就行。
但鲁征程深知上面那些人的尿性!
有些东西他们可以不要,但你一定要准备好!
就像这床位,那下铺就是最好的,买最好的总不会错,反正也不是他出钱。
到时候如果不喜欢,孙林可以自己用下铺和别人换,下铺换中铺或者上铺那别人肯定愿意。
孙林自然对鲁征程的安排没什么意见,此时正坐在自己的床铺上神游天际。
此时火车还没开,一个黑点正停留在火车上方几十米的位置。
不是来喜还有谁。
孙林与它沟通道:“信送到了?”
“送到了,老大,石文英让你放心!”
“嗯,你现在才来,我还以为你不愿意跟着去北方呢!”
一提到北方两个字,来喜的身子突然哆嗦了一下。
“老大,不是说不好不提的吗?”来喜骂骂咧咧道
“嘿~”孙林乐了乐
“我们当初可是说好的不提金雕,没说不提北方吧?”
“呐,呐!”
“你又说!”
......
此时在另一节车厢,之前那离开的中年女人也回到了几人中。
五人也没进车厢找位置,就在车厢门旁边停了下来。
也没多余的地方坐,几人就这么站着围作一团。
人太多,车厢甚是吵闹,说话自然没人注意。
中年便说道:“现在怎么弄?”
老人掏出随身的旱烟就准备点着,中年却是把之前拆封的香烟拿了出来。
老人瞥了他一眼道:
“我可不抽你这玩意。”
“抽了又得吃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