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外狂风卷地,陇右尘嚣裂天。
司马懿得破大陵城,屠戮军民无计,以为京观。
城垣焦黑处尚有余烟,街巷血泊中未凝尸骸,他却已擦去剑上血渍,挥魏胡联军五万南下。
无论拔营速度,还是行军速度都快得匪夷所思。
他担心诸葛亮设伏,并没有选择直援夏侯渊,而是先选择直扑凉州腹地。
破凉则断蜀汉应援,逼诸葛亮自关中回援,届时夏侯渊之围可解,可专心对付长安城中的魏延,魏延虽依坚城固守,但孤军深入、后援断绝,必不能久据。
复夺长安,不再是泛泛空想。
此时的司马懿,不在意自己有无战功。
只希望最大的可能保留大魏的城池和土地。
这样他才有资本和南汉对抗。
司马懿前部,为两千匈奴胡骑。
胡骑首领阿拉骨挥刀喝道:“大都督有言,先入凉州者,掠城三日!”
胡骑将士高呼着,兴奋冲入青石峡。
然大军行不过一半,峭壁上一声哨响,紧接着,无数擂石滚木如小山般砸下,数名胡骑战马躲闪不及,瞬间被砸得骨碎筋折。
原来,早在半个月前,诸葛亮便推算陵城冰化之日。
他料定司马懿必先袭凉州。
故而命马超和李恢率两万羌汉精锐,提前赶赴青石峡设伏,以逸待劳等候魏军入网。
司马懿想过以诸葛亮之谋会设伏。
也想过诸葛亮可能会在凉州设伏阻之兵。
但未没想过,他会将这么多这么精锐的伏兵设在凉州之地。
“有伏兵!”
先锋副将用胡语嘶喊出声,可话音已被弩箭破空声淹没。
峭壁暗穴中,羌兵强弩齐发,箭簇穿透胡骑皮甲,中箭者皆翻身落马。
更可怕的是,谷底突然窜起三道火舌,松脂枯草遇火即燃,狂风助势下,火墙瞬间封锁了峡谷两端,浓烟滚滚,呛得魏兵胡骑撕心裂肺地咳嗽。
“杀!”
峡左峭壁上,马超银枪指天,三千汉羌联军如猛虎下山,顺着绳梯滑入谷底,刀劈枪刺,专挑魏兵薄弱处杀。
峡右,李恢指挥着南汉兵点燃了沾满火油的木桩,用长木杆推向司马懿的部队。
中军阵中,司马懿刚过峡口,便见谷中火光冲天,杀声震耳。
他心头一沉,却未乱了方寸,短暂的思索后,迅速的做出了应对。
“重甲步兵列盾阵!前队变后队,不许乱冲!”
令旗挥动间,魏军重甲步兵迅速结成圆盾阵,盾牌相扣如铁壁,将弓弩手护在阵中,箭矢反向射向伏兵,虽效果甚浅,却也暂时阻住了南汉猛烈的攻势。
司马懿又令副将秦朗:“带五百轻骑,绕出峡口右侧山林,袭扰伏兵后翼,不许恋战,只逼他撤兵!”
秦朗抱拳道:“喏!”
再令副将费曜、戴凌:“贼寇攻势若缓,必是后翼遇袭、阵脚松动!你二人速率盾甲之士,接应阿拉骨将军残部,突围归阵!”
费曜、戴凌亦领命而去。
秦朗轻骑如疾风般掠过山林,而后攀援上山,对着南汉后队放箭。
李恢见魏军精锐来袭,恐腹背受敌,只得下令暂缓进攻,回身御敌。
趁这间隙,费曜、戴凌亲自率军撞开火墙,指挥圆盾阵欲护阿拉古部退出峡口。
胡骑虽乱,却被魏兵强拉着归入阵中,虽有溃散,却毫无崩盘之相。
马超率队于谷底屠戮胡骑,尸骸盈路。
见司马懿率军退走,带血的银枪直指峡口,冷然嗤笑:“司马懿匹夫,还欲往何处遁形!”
眸中寒芒如电,正欲策马追击。
忽闻李恢高声喝止:“将军切不可追!”
马超猛地回头,眉峰倒竖:“德昂何出此言?司马懿已成惊弓之鸟,更待何时?”
“万万不可!”
李恢从山腰冲了下来,拽住马超绳辔。
他指着峡外渐远的魏军阵形,急切的说道:“将军且看!司马懿虽退,其圆盾阵依旧严整,弓弩手殿后,步步为营,绝非仓皇逃窜。方才秦朗率五百轻骑袭我后翼,虽被我击退,却也可见司马懿麾下仍有战力,且调度有序。我军若追出峡口,便是从山地伏击转入平原对战。此以己之短攻彼之长啊!”
马超握枪的手紧了紧,却仍不服气:“可司马懿折了千余先锋胡骑,军心已乱,我军乘胜追击,何惧之有?”
“将军或忘令公临行前之军令?”
想到诸葛亮的军令,马超神色陡然一凝。
李恢眼神中满是郑重:“死守隘口,阻魏军南下即可,不求全歼,勿贪小利’,此乃铁令!”
说着,李恢指向峡外左侧的平原。
那里草木稀疏,地势平坦,确实是骑兵作战的理想场地。
马超闻言,心头不由一凛。其麾下凉州铁骑,素以平原驰突、冲锋陷阵见长,然若追至平野,其赖以制敌之高地优势,便荡然无存。
胜则功成,若遭败绩,此行使命便付诸东流矣。
不,不用战败,便是被拖入到平原战中,隘口狭地就有可能失守。
刚才司马懿便在那种情况都能绕后反击,以求脱困。
倘若在平原冲杀时,又派偏师袭击我后,却难应付。
沉思片刻,他点点头,一抱拳:“多谢军师提醒,差点酿成大错。”
他调转马头,对着麾下将士高声下令:
“传令诸部!加固峡口壁垒,清理谷中尸骸器械,伤兵即刻送回营中疗治。敢有擅自追出峡口者,以军法论!”
峡外,司马懿勒住战马,回首遥望青石峡,见南汉军并未追出,心头反倒焦灼如焚。倘若彼辈死守此隘,凭险据守,攻入凉州之路岂不尽被阻断?
他暗自悔叹:当初若不贪攻凉州,径直驰援夏侯渊,或许还能内外夹击,解汉中之围,现在,聪明反被聪明误,倒将自己拖入困局。
却不知妙才将军守住了武功没有?
……
司马懿青石峡遭伏之际,夏侯渊正困守武功,心却如悬旌般不得安宁。
盖因流言接踵而至,传遍军营:
司马懿挥师大陵,非只为结好匈奴、掠地扩势,实则曹丞相尚在大陵城中苟存。
彼欲助曹丕剪除其父,故弃长安而不顾,专意攻城;
至于驰援之事,全为虚言。
其本心,乃欲将夏侯渊困死于此地,借南汉之手除之,以遂一己之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