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恍然明白。
只要关羽被斩,孙权献出其头颅。
即便他到时食言,不予徐州,他孙权又能说出个什么?
什么?
再想与刘备联合抗我大魏?
刘备还会答应他么?
刘备是个什么人。
司马懿看得很清楚。
而这一计,亦让曹丕甚感佩服。
什么君无戏言,在巨大的政治利益下,从来就不是不可撼动的铁律。
曹丕决意再遣王朗出使江东,临行之际,司马懿特地前来叮嘱。
“此番所议关键,须得与吴主屏退左右、私下密谈,万不可让第三人知晓。” 司马懿神色凝重,语气中带着不容轻忽的郑重。
王朗亦非愚人,顿知其意。
抬手拱手作揖,沉声应道:“仲达放心,老夫知晓。”
说罢,便手持符节,转身登程而去。
而此时的江东,孙权也正密切关注着天下局势,频频派遣斥候四下探查,不放过任何一丝风吹草动。
鲁肃尚未归来,曹操殒命的消息就已经传遍了整个江东。
“原来,孟德既死,孤真错过了天赐良机啊……”
闭上眼,孙权满脸皆是悔恨之色。
鲁肃出使未归,周瑜于鄱阳湖再度整军,做出北伐之势。
就等着孙权一下命令,他便立刻出师北伐。
望着周瑜那副急不可耐、仿佛燃眉在睫的模样,再看看阶下群臣或蹙眉沉吟、或欲言又止的神色。
那眼神里藏着的犹疑与不信,如细针般刺着孙权的心头。
“孤当何以立威江东,使臣民皆心服口服?”
而就在此时,王朗来了。
以报丧为由,带来的却是曹丕称王的消息。
毕竟孙权是曹操的女婿,报丧亦是常理。
孙权有些诧异,他觉得曹丕称王有些为时过早。
但亦知,其至此,绝非报丧那么简单。
“朗身负机密要务,特来面禀吴侯。”
孙权亦拿捏出一个高傲的态度:“曹公及薨,江东自献丧礼凭吊,然孤和魏王,无话可言。”
“非为魏王,乃为吴王!”
“吴王?”
孙权一怔:“那是何人?”
王朗看着孙权,笑而不语。
孙权遂邀王朗于其书房,摒斥侍卫,闻其详尽。
“此间书房,唯你我二人。有何机密,尽可直言。”
王朗拱手而道:“方今许都动荡,公子曹丕承丞相之勇毅,两次平定乱局,使朝纲安定。因其于社稷有大功,已蒙陛下破格册封为魏王。”
孙权点点头:“哦,然后呢……”
王朗抚髯而笑:“方今天下大势分明:吴侯心系汉室社稷,故未趁北方动荡之际兴兵滋扰,虽曾佯攻合淝,旋即敛兵而退。此举魏王深为感念。
由此观之,眼下唯刘备一人搅动天下乱局。若能平定刘备,则四海可安,天下太平。”
“咳咳……”
孙权咳嗽了两声,并未否认,而是就坡下驴:“魏王既知此根由,孤甚慰矣!”
“故而,魏王眼下最忧心者,莫过于平定刘备。一旦除去此人,便可与吴侯结为唇齿之盟,共分天下。
然如今刘备势力日盛,竟趁丞相新丧之机,悍然夺取益州、凉州。若再任其坐大而不加遏制,恐将成我大汉心腹之患。因此,魏王特请吴侯出兵,共取荆襄之地,以绝后患。”
孙权神色一凛,眼珠一转,却正声说道:“孤与刘皇叔早有盟约,怎可行此背盟弃约之事?”
王朗心似明镜,深知孙权这是在索要好处,但他偏就拿捏一下:“不瞒吴侯,如今刘备势力之盛,已至难以遏制之地步。荆州城防固若金汤,若非借盟友之名以作掩护,实则断难攻克!”
“未必吧!”
孙权鼻中发出一声冷哼,眼神中闪过几分不屑:“孤与刘备既为盟友,自然不便出兵相攻。但若真要刀兵相见,他刘备……亦未必是孤的对手!”
“是啊!”
王朗面显激动:“吴侯若能一举取下荆州,此乃匡扶汉室的不世之功!我主定会奏请陛下,破格加封吴侯为吴王,与我主并肩而立,同列于当世!”
孙权心中一动。
吴王与吴侯一字之差,却隔着天壤云泥之别。
然孙权亦非庸碌之辈。一个吴王的虚名,终究抵不过实在的利益。
曹丕欲以空言诱使江东为其前驱,想让他孙权甘心为其爪牙,怕是没那么容易。
“仅凭一个吴王的虚名,便想让孤做那背盟弃义之事,魏王未免太过天真了!”
“吴侯此言差矣!”
王朗款言劝道:“此非背盟弃义,实乃为天下大业暂忍一时之名,当属英雄壮举。况且,魏王所赠,亦不止一个吴王封号而已。”
“还有什么?”
王朗躬身一拜,继续道:“魏王有言,若吴侯能袭取荆州,且献关羽首级,届时不仅奏请陛下加封吴侯为吴王,更将力荐吴侯兼任徐州刺史,将整个徐州之地尽数相赠!”
说着,双手将曹丕亲笔信递给孙权。
孙权接过信,仔细阅读数遍,心中已掀惊涛骇浪。
诚然,这些年来,他心中始终念及两州之地:一为荆州,一为徐州。
荆州是盟友的疆土,终究不便兴兵强夺;
徐州则有合淝天险横亘在前,北伐之路屡屡受阻,难以突破。
倘若此番真能取下荆州,献上关羽首级,便能一举兼得徐州。
这可比刘备当初许诺的江夏,实在得多,也丰厚得多了。
坦率而言,孙权动心了。
真的动心了。
可鲁肃会应允吗?
定然不会,他一直是孙刘联盟的坚定支持者。
既如此,便不必让他知晓。
若得事成,大利在前,他亦会了解孤为振兴江东的一片苦心。
周瑜会赞同吗?
想来也不会。
毕竟真若如此,他便失了建功立业的机缘。
不妨就将他放在鄱阳湖。
到那时,荆州与徐州尽为我孙权所得,这份功绩,远超父兄。
江东之内,又有谁敢小觑我孙仲谋?
那么问题来了。
荆州东部防线亦严密异常。
江夏有魏延,长沙有刘磐和太史慈,桂阳有吴巨,苍梧有刘封。
当从何处袭入荆州?
实则这些年来,孙权对荆州的探查从未中断。
纵使其城防密不透风,他终究知晓一条入荆秘径。
此路极为隐蔽,便是诸葛亮、庞统这般智计超群之人,想来也断难猜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