剿匪的队伍回县城的时候,闻讯而来的老百姓出城足足有十几里地。
因为史师爷早就安排了人回县城,将县衙剿灭黑风寨的消息放了出去。
遂宁县的百姓听说黑风寨被官府派人灭了,一个个走出了窝冬的屋子,纷纷赶来看热闹。
黑风寨在遂宁县横行一方,凶名在外。
有时候大人们甚至会用杜天棒来恐吓不听话的孩子。
所以,在许多遂宁百姓的印象中,黑风寨的山匪个个三头六臂、青面獠牙,平常以吃人为乐,尤其是喜欢吃小孩。
出于好奇,许多百姓和孩子走了很长的路,到剿匪队伍回城的必经之路等待,想要早点看到黑风寨的坏人到底是个什么模样。
宋捕头有心炫耀,叫人弄了几根长长的竹竿,用棕树叶穿透山匪透露的下巴挂在竹竿上,宛如咸鱼一样排列得整整齐齐的挂在竹竿上被人抬着走在队伍的后面。
有百姓和孩童忍不住好奇凑近观看。
等他们看到被大火烧得焦黑的人头,不由得大失所望。
原来,黑风寨的贼人和我们长得也差不多,只是肤色看起来白了一点,并没有见到传说中的獠牙,更没有看到一个人长着三个脑袋。
遂宁城外,老百姓挤挤挨挨站在大路两侧,中间则是县城里收到消息的各个大户人家的家主,一群人早早就在城外摆了酒菜,等候迎接凯旋的队伍。
远远的看见归来的人群,早就准备好的爆竹响了起来,大户人家的家主们簇拥着县里年纪最长的李家家主迎了上来。
胡县令早就从滑竿上下来了,看到迎上来的家主们,摆出一副的模样,其实心里早就乐开了花。
见到胡县令,李家家主李富贵年纪最长,他作为代表第一个举着酒杯上前,满脸堆笑对胡县令道:\"县尊大人为了遂宁县的黎民百姓,不惜以千金之躯亲冒奇险,剿灭为祸一方的黑风寨贼人,可喜可贺,居功至伟,李某深感钦佩,特代表遂宁县的百姓敬大人一杯酒。\"
胡县令接过酒杯,对一群家主和四周的百姓高声道:\"诸位,我胡伟在遂宁县为官多年,一直因未能剿灭黑风寨的贼人为憾,夜不能。今次侥天之幸,终于除了这一祸害,胡某万万不敢居功,皆是诸位衙差和青壮戮力同心,方才能还遂宁县一片安宁,胡某愿满饮此杯,与诸位同贺。\"
\"好!\"
\"县令大人好样的,我们感谢县令大人。\"
\"多亏了县令大人,我们才能得享太平,往后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人群爆发出一阵剧烈的喝彩和称赞声。
胡伟满意的点点头,举起酒杯向人群示意,然后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杯底高高亮起。
人群在此传出一阵喝彩。
\"好!\"
\"县令大人好酒量!\"
\"县令大人造福百姓,该当再饮三杯。\"
将酒杯放下,李富贵身后的家主们上前,一个个上前对胡县令作揖。
一阵寒暄之后,李富贵高声对众人道:\"诸位,为了表达对县令大人的感激,李某在迎宾楼备了一桌席面为县尊大人接风洗尘,庆贺剿匪凯旋,诸位家主若是不忙,就和李某一起前去。\"
众家主闻言,纷纷应和。
胡县令则是在众人的簇拥下,一脸喜色的去了迎宾楼。
史师爷自然一起同行。
宋捕头作为剿匪的大功臣,简单交代了手下,也一起去了迎宾楼。
……
县令大人被大户人家的人请去了庆功宴,今日肯定是没有时间管其他事情了。
带回来的人头被挂在了县城门口的竿子上,供遂宁县的百姓参观,同时也是宣扬胡县令的功绩。
一起回来的衙役和民夫们,经过城门口的热闹之后,将武器归还县衙之后各自散去。
……
黑风寨覆灭的消息,在有心之人的传播下,很快就传遍了整个遂宁县,几乎就连最偏僻的村子都知道县令大人亲自带着人杀上了龙多山,剿灭了黑风寨的贼人。
接下来一段时间,胡县令剿匪的故事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在各种传言中,胡县令被形容得格外勇猛,身先士卒,手持利刃与黑风寨的大当家杜洪志大战三百回合,一番血战,亲手斩下了杜洪志的人头,取得了龙多山剿匪的胜利。
……
黑风寨覆灭的消息同样传到了小石村。
蒙小华听说黑风寨覆灭的消息,虽然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欢喜,但心里却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自从她带着人杀了黑风寨的山匪,又将此事上报官府之后,天知道她有多担心黑风寨的报复。
在蒙小华的想法里,黑风寨的山匪在小石村吃了这么大一个亏,自然不会就此罢休,早晚要带人回来报复,一雪前耻。
其实,不仅蒙小华一个人这么想,村子里许多人同样紧绷着神经。
从送走县衙的衙役之后,村子里除了几户人家忙着重建村子,其他人则是一边忙碌,一边跟着蒙小华为防备黑风寨贼人的报复袭击而一刻不敢松懈。
第一件事,她说服了老村长,将护村队重新组建了起来。
而且,这一次的护村队比上一次有了巨大的改变。
护村队的人选经过精挑细选,专门挑了村子里胆子大,敢对山匪动手的年轻人。
具体的选人标准,主要参考全村处决黑风寨众贼人时的表现。
下手越狠,造成的伤害越重,越符合护村队的要求。
比如被县衙带人的两个后生,就被蒙小华和蒋洪瑞纳入了护村队的人选之中,只要他们平安归来,就能直接成为护村队的一员。
另外,别人在修建房子的时候,蒙家的下人们也没有闲着。
他们被蒙小华派出去挖坑。
在进出小石村的道路上,专门挑必经之处,挖一个个的连环大坑。
这些坑挖好之后,表面经过一番伪装,不仔细观察根本看不出来,足有一丈的深坑,若是掉下去,轻易根本上不来。
而且,坑底放了一些大小不一的石头,若是脑袋磕上去,就算不死也要跌个头破血流,至少一个手脚骨折跑不了。
白天的时候,大坑搭上有木板,护村队的人专门在附近提醒行人,可以供人出入。
而到了夜晚,护村队的人就会把木板抽走,让这些连环大坑成为守护村子平安的一道屏障。
除此之外,护村队的人在蒙小华的安排下,每日清晨都跟着张保平学习一个时辰的拳脚功夫。
有了山匪袭村血淋淋的教训,护村队的人学得格外认真,进步神速。
其实,紧张的不仅仅是蒙小华,小石村的人们同样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或许是不想在面对山匪的时候毫无还手之力,小石村无论老幼的男丁,闲暇的时候就会主动找上护村队的人学上几手。
而村子里妇人们,则给家里每个人都准备了一把竹弓,教家里的孩子练习射箭。
她们心里打的主意就是,说不定什么时候,这些不起眼的玩意儿就能在关键时刻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甚至,村民们还自发的向张保平学习了简易陷阱的制作,将这些陷阱布置在了村子的外围,用来防备山匪的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