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省海拔高,多黄土。
从川省达县出发,到甘省定县,有近七八百公里的路程。
达县县政府派的是辆双排座的解放牌卡车,车上的四名同志要去甘省参加一个种植技术方面的经验交流活动。
后车厢拉着军绿色的篷布,里面还带了一些作物种子以及改良工具之类的,都是交流时要用到的。
途经另外两个县城时又上了两拨人,多搬上来一些东西,大家都兴高采烈地相互打招呼,后上的人都坐在后车厢,在行驶途中还常常传来一阵阵歌声。
虽然路途颠簸,但好在人多热闹,走走停停,也不急着赶路。
卡车晃晃悠悠地开到第三天中午时,才到达甘省定县。
苏桐坐在车上摇摇晃晃地差不多睡了一路。
定县和会宁县相邻,只隔几十公里。
卡车要拉参加交流的同志以及种子工具去指定地点集合。
路过汽车站时,苏桐和他们告别,提着行李下了车,并谢谢他们一路的照顾。
达县的那位负责人热情地邀请苏桐跟他们一起去会场,他可以帮她打听打听有没有去会宁的便车,苏桐婉言谢绝了。
大部分路程都走完了,没必要再麻烦人家了。
她在汽车站等了半个小时后,便上了一辆开往会宁县的长途汽车。
车很挤,主要是人不坐满司机不发车。
还好苏桐上车早,在角落里找了个座位,一路上鸡鸭鹅叫,孩子哭闹,妇人对骂,很是热闹。
苏桐似乎并未受到干扰,只静静地看着车窗外苍茫的浑黄。
天快黑时,汽车才摇摇晃晃驶进了会宁县汽车站,喷出一口长气,停了下来。
苏桐一路找到会宁县政府招待所,才进去住下。
她的介绍信是达县公安局出具的,工作人员看了都很客气。
这年头,基本上只有政府招待所才配有电话。
苏桐给达县公安局打了个电话,让公安同志帮忙传话给林力——“已安全抵达会宁县”。
这是林力对她提的“最基本要求”。
他要随时了解她的情况,否则老大回来后,他没办法面对老大的“狂风暴雨”。
第二天一早,苏桐上了去往横山镇的班车,然后又坐了驴车,从横山镇到达吴老太的娘家双沟子村。
入目是满目的黄土,和一排排高高低低的窑洞。
苏桐手里提着县城里买的一兜子饼干和水果糖,她抓了把水果糖上前,跟村口打闹的小孩子套近乎,很容易就俘获了一帮孩子的信任。
当她问到有谁的爷爷奶奶在家,想去讨口水喝时,有一个叫刚子的男孩立刻举起了手喊道:
“去我家!我家最近!我奶奶在家!”
说着,连同妹妹桃子“先下手为强”,一左一右地拉着苏桐的手,在一众羡慕的眼神中,将她拉到了自家的窑洞门口。
苏桐没有进去,等刚子叫出了他的奶奶,她才上前打招呼。
刚子奶奶看见苏桐,倒是愣了愣。
会宁县是有名的贫困县,横山镇又是会宁县里最不起眼的镇子,这双沟子村一年上头都没几个外人来。
苏桐这一身出众的气质打扮出现在这里,便显得格外惹眼。
“大娘您好!我到村子里来办点事儿,路过您家,想讨口水喝,您看方不方便?”
刚子奶奶似乎有些拘谨,在围裙上擦了擦手,忙把苏桐往屋里请。
“哎呀!这有什么不方便的?快、快到里面来。”
苏桐随着刚子奶奶进了窑洞,看见在进门的窗户边就生的有火盆。
等苏桐在火盆边坐下,刚子奶奶拿了个大碗擦了又擦,才取下火盆上挂着的水壶,给苏桐倒了一大碗水。
苏桐道过谢,才接过大碗,小口小口地喝起来。
刚子和桃子抓着苏桐的胳膊舍不得放,苏桐给他们一人又拿了盒点心。
刚子奶奶一看这点心包装就不便宜,连声道:
“哎呀哎呀!这都是贵重东西,别给这碎怂们弄糟蹋了!”
说着就要去俩孩子手里夺,刚子生怕奶奶给夺回去,拔腿就往外跑。
桃子见了,也一矮身从奶奶胳膊底下钻出去了。
刚子奶奶一拍大腿,“哎呀!这下可追不回来了!”
“没事!大娘!本来就是买给孩子吃的!他俩很懂事也很有礼貌,我很喜欢!”
刚子奶奶有些不好意思,人家就是来喝口白水,哪犯得着贴上这些东西。
刚子奶奶这才主动问道:“姑娘啊!这大冷天的,你一个人到这来办啥事啊?”
苏桐道:“大娘,我是想去公社,还不知道路呢?一会儿您给指指。”
“去公社啊!那路还远着呢!还有十几里地,你先歇歇!这眼看晌午了,就在大娘家吃碗饹瘩子吧!咱乡下没啥好东西,别嫌弃就成!”
“哎呀!那就谢谢大娘了!我还就想着吃口原汁原味的饹瘩子呢!”
刚子奶奶见苏桐性格敞亮,顿时也乐开了花。
起身就往灶台边走,“我这就做!”
苏桐也起身道:“大娘,我帮您烧火。”
“哎!”刚子奶奶越看苏桐越喜欢。
等炕洞里的火燃起来了。
苏桐才开始问道:“大娘,听说咱这村里有个大仙庙,送子特别灵验,是吗?”
刚子奶奶顿了顿,才道:“姑娘,你这年龄也知道大仙庙啊?”
说着,摇了摇头道:“没喽!早就拆喽!早些年‘破四旧’的时候,连推带砸,连土砖都被砸碎了,平了地。现在岁数小些的都不记得这大仙庙了!早些年可红火咧!”
“哦!不在了啊!”
苏桐倒也没有太失望,一二十年过去了,大仙庙在不在也留不下什么线索。
“大娘,咱这里……早些年丢孩子情况的多吗?”苏桐状似无意地道。
刚子奶奶又顿了顿,突然放下锅铲道:“姑娘,你去公社,不会是想去打听丢孩子的事吧?”
苏桐没想到刚子奶奶会这么问,便接着道:
“怎么?大娘,是不能问吗?还是说,有什么忌讳?”
刚子奶奶叹了口气道:“也不是什么忌讳!而是我们这里,早些年,有人来找过孩子!来了好几次!事闹得挺大!村里人差不多都知道!”
苏桐放下火钳,神色渐渐严肃起来,“您是说,有人来村里找过孩子?他的孩子在这个村里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