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洪基哪里又不明白,萧家还是充满自信,觉得大宋不过是偷袭才得逞了。
他提议硬刚,给大宋一个教训,第一刀先杀了齐霖祭旗!
耶律洪基直接甩了他一巴掌,滚!
萧家都震惊了。
卧槽,你小汁得失心疯了!
连老子都敢打!被那个齐霖下蛊了吧你!
你要美人不要江山了吗?
耶律洪基疯笑:
“尔等废物,南朝早有预谋,齐霖不过是个被国家抛弃利用的棋子,他都那么惨了,你们还在针对他!”
众大臣:完辣!疯辣!
陛下他真的被齐霖下迷魂汤了,他每天好吃好喝的,到底哪里惨了?
耶律洪基当真是恋爱脑吗?有一点但不多。
留下齐霖的这些日子里,诸位辽臣几乎全员劝阻反对,他早就不耐烦了。
尤其他登位以来,处处受萧家掣肘,也受够气了。
至于齐霖是否无辜,那重要吗?
他们前后脚地攻打大辽,分明是绸缪已久,就算他当初没留齐霖,也是一样的结果。
虽然战马是齐霖要的,但他只是自小爱马,他年纪这么小,也只能被裹挟……
耶律洪基一直在找理由给齐霖开脱,但他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
大宋哪儿来那么多上等蒙古马,不正是自己送齐霖的那些,没想到还真让他们繁育出了一支万人骑兵。
耶律洪基紧紧握着刀,一脸阴沉地站在齐霖面前。
“朕第一眼见到你,就觉得我们是上天注定。”
“没想到,是孽缘。”
“你谋求朕的疆土,哄骗朕给你战马,一边吊着朕,一边暗中对辽用兵,你这个冷漠无情的人……”
齐霖懒洋洋地把玩着耶律洪基搜集给他玩的奇珍,抬眼一瞥,一脚踹过去:
“皮痒了你,拿把刀杵着干嘛?还不杀鸡炖汤去。”
后者一下被踹得单膝跪地,连声应是:“诶诶,朕这就去。”
齐霖眼中的金色微芒渐渐淡去:
“炖好鸡就御驾亲征去,这一仗要打得快一些,我娘写信喊我回家吃饭了。”
海东青送信嘎嘎快,齐霖看似待在深宫,其实与外界联系就没断过。
彻底魅惑耶律洪基,也只是扰乱辽方,减少伤亡。
早说了,这家伙很有用。
吃完鸡,整装待发,大辽皇帝释放扣押使臣以求和睦。
宋:人,我们要,大辽,我们也要!
齐霖回到宋营,第三日海东青就带来圣旨封他为河北宣抚使,为对辽主帅。
满朝皆惊,一个未满十五的少年入仕即为同一品,这也太夸张了。
哪怕他们早就知道齐霖是官家培养的宰相之才,但也没想到是一步到位啊。
朝廷自然是十分不满,一个小孩儿怎么能领导打仗呢,这不玩儿吗!
但官家态度坚决,公布出本次大战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武器、骑兵、空鸟军全是齐霖研发与组建的。
众大臣更加震惊了。
那怎么可能!
陛下为了给齐霖贴金也太不要脸了。
这些东西要发展起没个十年八年绝对筹备不出来,总不能告诉他们齐霖四岁时就开始驯……卧槽!
众人这个时候才想起来,年年辽使送来战马都是齐霖先挑。
他曾经还因此和耶律洪基做下约定,戴了半年的耳环,当时还引发汴京潮流。
官家突然就说要把牟驼岗建为皇家养马场,齐霖也常常去……
还有望月楼的“蓝翔飞滴”,原来这一切都有迹可循……
这时内侍端出了牟驼岗,军器监的记档。
众人脑子都不够用了,所以那小子居然是个神童……
“那他也没有带军的经验,杀土匪和对辽军可不一样,他是立下大功没错,可毕竟资历尚浅……”
但官家态度坚决,随着一个又一个捷报传来,大臣们也都闭了嘴。
燕云十六州全部收复的那一日,早市吆喝停了,学堂的书圣声断了,百姓奔走相告,整个汴京沸反盈天!
茶馆酒楼,男女老少,都在热烈讨论这件事,高兴得大饮三碗酒。
这还不够,齐霖用兵熟练,举军长驱直入,把辽方打得溃不成军。
军情直击:“夜半点战马,三日取上京!”
一路打一路俘掠战马,前期所向披靡,后期因粮草弹药不足需要时间补充运送,就轮到兵力硬碰硬的阶段,战时拉长起来。
补给一到,又一路炮火洗地,迅速攻占。
辽军人都麻了。
宋军是粮草不够了,耐不住他们会打劫辽军粮草啊。
他们是弹药不够了,那说的是大炮没弹药了,但人家有一支猛禽军队,可以空中运送小型炸药,能空投,一旦找到材料,他们还能现场手搓啊。
他们口中的战时拉长,不过是轰城门的速度减慢了。
那个齐霖,神枢鬼藏,简直跟长了翅膀一样,都不知道他怎么悄无声息地越过重兵包围,摸进营地,把主将副将通通活捉的,打起架来更是一夫冲锋,万夫莫敌。
那个顾廷烨,当真生猛,用兵如神,狡诈谨慎,一点风吹草动都瞒不过他的眼睛,极擅于利用地形作战,有勇有谋,武夫不可怕,就怕武夫有文化。
还有那个章质夫,他不过是个主簿而已,好不容易辽兵偷袭成功一次,这个文弱书生哇呀呀扛着一把大刀硬生生把草原汉子都砍懵了。
辽兵:到底是谁告诉我们宋人都是一群死读书的斯文弱鸡,这特么是战斗机的机啊!
哪怕上面喊着“杀死齐霖,赏万户侯!”都没人敢抖着腿肚子上前,简直被打得闻风丧胆。
更雪上加霜的是内乱,辽国贵族骄奢淫逸,屡次压迫剥削女真部,驱使他们进贡人参貂皮海东青。
为了捕猎海东青,女真士兵不得不深入极寒之地,每年都有大量人员伤亡。
还逼迫女真贵族敬献他们的妻子女儿侍寝,随意差遣女真人参与战争与劳役。
他们早就不堪欺辱,暗中投靠大宋,外攻内应,两面夹击。
又有齐霖安排的耶律洪基给辽军到处点火添乱,这场战争打得格外顺利。
一年后,枫叶还未红透,但一道撕心裂肺的呐喊烧红了整个汴京:
“八百里急报——”
“东北大捷!东北大捷!”
一匹枣红马穿过街市,风一样呼过,呼喊声却还残存在众人脑海里。
那声音越来越远,但他们还是听到了后续。
“河北宣抚使齐霖于丰州天德军生擒辽主耶律洪基!”
马匹经过樊楼,楼上歌姬琵琶弦应声而断,随之天桥窗台瞬间挤出来无数人影,喧声一片!
马匹经过望月楼,这里的金鹰早被召入战场,然而食客的欢呼声却比猛禽啸天还要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