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谅原本是徐寿辉的手下,其实要说称帝,第一个完成这项壮举的人不是韩林儿,而是徐寿辉。】
【至正十一年的时候,徐寿辉在刚刚举起反旗不久,就已经称帝,国号天完,年号治平,建都蕲水。】
【那为什么元军会把称帝韩林儿看作生死大敌,而同样称帝的徐寿辉,反而没有那么受到元朝的重视呢?】
【那是因为早在至正十三年的时候,徐寿辉领导的起义军就已经被元军击败,就连自己的国都蕲水都丢了。】
【这样的丧家之犬,显然不能引起元军的兴趣。】
【至正十六年,东躲西藏了三年的天完政权终于再次积蓄了力量,将国都迁移到了汉阳。】
【只是,这么长时间的衰败,让这支起义军的领导人徐寿辉备受诟病和怀疑,他手下的人也渐渐生了异心,徐寿辉还偏偏没法掌控。】
【徐寿辉早就被他的丞相倪文俊架空了,成为了一个坐在帝位上的傀儡。】
【迁都其实也是倪文俊的意思,徐寿辉根本就不想在汉阳建立都城!】
【倪文俊虽然有着丞相的官职,却并不是个文臣,他渔民出身,也是徐寿辉起义之时最重要的大将军。】
【别看徐寿辉被架空了,但能够成为起义军领头人本身就是件很困难的事情,所以徐寿辉后来,也一直都在跟倪文俊暗中抗争。】
【陈友谅原本是倪文俊手下的一员大将,但是陈友谅跟倪文俊不同,倪文俊目光短浅,贪图富贵,但陈友谅性格刚硬,敏感多疑,且野心极大。】
【他并不愿意像倪文俊这般偏安一隅,而是想要称王称帝,做天下共主。】
【陈友谅表面上安分,但实际上一路攻城掠地,积蓄力量。】
【元朝为了能够尽快的安抚这么多的起义军,一向都是采用招安和战争两种手段。】
【贪图富贵的倪文俊对元朝的赏赐动了心,便想带领着徐寿辉的军队投降,好去元朝享受富贵。】
【这个想法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性格刚强的陈友谅更是第一时间把倪文俊的名字写在了自己的必杀名单上。】
【至正十七年,陈友谅寻到了机会,直接把倪文俊杀了,徐寿辉本想趁机反抗,重新夺回自己的权力,但是陈友谅比倪文俊还要难对付,徐寿辉的行动失败了,天完政权落入了陈友谅手中,并开始急速发展壮大。】
【至正十九年,徐寿辉想要迁都龙兴,趁机与陈友谅夺权,没想到陈友谅技高一筹,在江州挟持了徐寿辉。】
【陈友谅以江州为都城,自立为汉王,总揽天完大权。】
{啊啊啊啊,刘伯温大大!}
{原来刘伯温是老朱自己派人去请的!我好以为这位也是跟之前的李善长和朱升一样,是自己找过来的呢!}
{刘基很厉害,但朱元璋的势力鼎盛之时,刘基的年龄已经很大了,都已经是当过官退休的人了!}
{你确定是因为年龄大了,而不是厌倦了官场自己跑路了?}
{刚刚查了一下,刘伯温比朱元璋大十七岁!}
{刘伯温在官场上也是被人排挤的,他不想再受这种气,所以辞职回家了!}
{元朝的统治者知不知道自己放走了一个什么样的奇才?}
{王朝开始乱起来的时候,有能力的都是被排挤的,能够登上高位受皇帝信任的,反而是都是些无能的奸臣,只会溜须拍马之辈!}
{这可是唯一一个在后人口中能够与诸葛丞相相提并论的男人!}
{诸葛丞相在后人心中的地位至高无上,刘伯温能够与他齐名,可想而知到底有多厉害!}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
{刘伯温好像是个神棍来着!}
{陈友谅!我就说呢,不是说陈友谅才是朱元璋争夺天下的对手吗?怎么会是徐寿辉,原来是因为名义上徐寿辉才是天完政权的首领啊!}
{别搞笑了,当时朱元璋别说想着打谁了,老朱的实力,打哪个都有点费力!}
{地盘小的人伤不起啊!}
{徐寿辉也太废了一点,怎么还能被自己的手下给架空了啊!}
{这谁能知道啊,徐寿辉其实还挺厉害的,只可惜,既玩不过倪文俊,也没能玩过陈友谅!}
{倪文俊居然想要投降元朝?这波我支持陈友谅!}
三国时期。
诸葛亮的大名,经过了天幕的宣传,那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这样一个既能制定政策安抚民心,又能带兵打仗,还能不贪权,忠心辅佐幼主的人,后世居然还有一个?
他们还以为这种妖孽出一个就够了呢!
孙权最先按捺不住,迫不及待的对刘备嘲讽道:“原来你家孔明还能有第二个!这下子你可不是独一份了吧?这个叫朱元璋的小辈儿也有一个自己的诸葛丞相呢!”
刘备温和的笑了笑:“无妨无妨,孔明在孤心中就是最好的,无需与他人做比较,再说了,孤还有孔明陪伴身侧,孙仲谋你语气这么酸,是没有一个像我家孔明一样的军师吗?”
孙权气急,他之前也有一个好军师的!他家的大都督周瑜啊!
公瑾啊!你怎么走的这么早!让刘玄德这个大耳贼如此挤兑孤!
曹操在捧着酒杯慢悠悠的的喝着酒,一边笑看刘备和孙权斗嘴,一边插了一句:“操觉得吧,这个叫刘伯温的小辈儿还是比不过孔明先生的,毕竟这位明太祖可没有一个需要劳心劳力辅佐的继承人!”
刘禅知道自己不是很聪明,被说了也只是把胖胖的小身子往诸葛亮那边靠了靠。
听过了天幕的讲述,刘禅本就对诸葛亮产生了依赖之情,现在更是吵着闹着非要跟诸葛亮坐一起。
现在这么一靠,都快要躲到诸葛亮宽大的衣袖中了!
曹操话音一转,不着痕迹的拉过自家的大儿子,再次热情推销:“孔明先生不若看看我家子桓,子桓聪慧,向来不用操操心分毫,若是孔明先生辅佐的人是子桓,想必也会轻松不少吧?”
更不会累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