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司马懿:洛水发誓什么的,你当我放屁吧!(二合一章节)
【我们秀儿作为天命之子,在人格魅力这一块是妥妥拿捏住了的。】
【面对自己臣属士兵是和蔼可亲,真诚宽厚,亲和力属性直接拉满了。】
【处事公正,仁孝诚信的人设也让秀儿赢得了许多人才的芳心,纷纷为他爆灯。】
【能打仗能理政,眼看着就是一个很有前途的小伙子,各路豪族也选择了为他注资赞助。】
刘秀:好像是在夸我,但怎么感觉听起来怪怪的。
塑造人设什么的,只不过是成为帝王需要掌握的平平无奇的技能之一罢了!
无人在意的角落,刘玄破防了。
明明朕才是皇室正统啊!
怎么有识之士全都投靠了他刘秀?
叶楚:老天爷的爱,你别猜~
【其中位列云台二十八将首位的邓禹对秀儿可谓是一往情深,誓死跟随。】
【两个人少年时候在长安就相识了,关系那是相当的好。】
【刘玄即位时,许多豪强举荐邓禹入仕,他都不肯任职。】
【直到刘秀受命去河北时,邓禹一路策马狂奔,硬生生的追到邺城,就为了和秀儿一起创业。】
邓禹:?我那是慧眼识珠,奔赴大好前途!
刘秀:?好好的君臣情谊你不要说的这么情意绵绵啊!
刘玄:?所以我是你们play的一环吗?
【由此可见,刘秀在做人做事这方面,那是很有一套的。】
【同样面对远超自身实力的数十万降兵,刘秀也表示我只需略微出手~】
【对于这些原本投降之后又跟着起义军再次反抗的铜马军降兵,刘秀拿出了十二万分的信任。】
【刘秀不仅命令降军各自归营,而且自己不带卫兵,孤身骑马巡视这些降兵部队。】
【如此的信重和优待使得这些部队的降将大为感动,纷纷表示愿为刘秀卖命。】
【就这样秀儿顺理成章的收编了数十万的军队,一下子实力就翻倍膨胀了。】
刘备:破防还想说一万次!
为什么光武帝他的军队建立扩展就那么容易,看看自己土地上的三瓜俩枣,想哭!
刘彻嘿嘿一笑,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不给你吃得死死的!
【有了数十万军队在手,河北的其他势力根本就不能和刘秀抗衡,很快就被平定了。】
【几个月后,刘秀在鄗城南面的千秋亭五成陌设坛,正式即皇帝位,国号为 “汉”,改元建武。】
【秀儿这个大使都称帝了,怎么刘玄还没动静呢?】
【因为他自己现在正焦头烂额,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来管刘秀。】
【谁叫更始政权和赤眉军两方杠上了呢?】
唐朝,李世民摇摇头,有时候也怨不得人家抛弃更始帝,选择刘秀。
但凡是头脑清醒的,打眼一看就知道双方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啊!
大业还没成功呢,就飘了!
【支持刘玄的绿林军入主长安之后,就算是明面上的官方势力了。】
【同为农民起义军出身的赤眉军,心里就有点小想法了。】
【本来大家都是流氓,结果你们摇身一变成了正面人物了。】
【赤眉军首领樊崇就想着能不能中途入股,大家合作创造双赢局面。】
【更始政权这边一是担忧赤眉军势大会喧宾夺主,二是对赤眉军有些看不上。】
【毕竟谁叫赤眉军对外形象不好呢?】
【一说起赤眉军,就是无组织无纪律,还没有脑子的乌合之众。】
吕雉哼了一声,凤眸微扬:“骂得好!”
她一想起这些蠢货居然侮辱自己的墓,就气不打一处来。
刘邦对这个挖他们老刘家皇陵的起义军也没什么好感,缺德的嘞!
挖我家的坟,还想要我刘家的天下,做梦!
【虽然思量再三之后,更始政权还是接受了赤眉军的投诚,把20多位领袖都给封了侯。】
【但是他们并没有妥善的处置赤眉军的势力,为自己留下了不小的祸患。】
【人家刘秀招降这么多人还得考虑,还得做做戏收拢人心呢!】
【你们不会以为封了侯就万事大吉了,人家樊崇等人就从此忠心不二了吧?】
【不会吧,不会吧?】
叶楚的表情搞怪,刘玄的心情爆炸:啊啊啊啊,住嘴啊!
秦朝,嬴政直接笑了出声,今日份笑话+1
别说是这么大一个势力来投靠,哪怕是一个人来,你也得多考察考察吧?
收拢人心,可是一门艺术,不是光靠赏赐就能完成的。
用脚指头他都能想到,这樊崇绝对当了二五仔!
【而且自此刘玄进入长安后,朝廷内部开始逐渐腐败。】
【刘玄本人又贪图享乐,任人唯亲,政治上混乱不堪,对各地的统治也难有成效,导致民心渐失。】
【对待还没有彻底臣服的赤眉军等势力也是一味的强势打压,人家能干吗?】
【你小子天下还没有一统呢,就已经谋划着过河拆桥了,以后还得了?】
【赤眉军思来想去,觉得要想得到更多的东西,那还得靠自己来!】
【于是,在公元24年的冬天,赤眉军直接跟刘玄干起来了。】
明朝,朱棣撇撇嘴,什么叫又菜又爱玩,这就是了!
想打压,又不能做好准备一次性解决,放走了刘秀。
想收拢军队,又不懂得怀柔,纯浪费时间呢!
不作死,就不会死!
【人家赤眉军虽然不会搞这些政治,但战斗力是没得说的。】
【几场交锋下来,更始政权这边是节节败退,大量的土地失守。】
【眼瞅着赤眉军一路大捷,马上都要打到长安来了。】
【谁知道屋漏偏逢连夜雨,更糟糕的事情发生了。】
————分割线————
【更始政权内部的大将王匡等人叛变了!】
【连夜带着自己的部众投奔了赤眉军,狠狠给了刘玄一个大比兜!】
刘玄不可置信地望向下面的王匡:“你竟然背叛朕??”
王匡叹了一口气,心中却没什么波澜,他早就料到会有今天的。
刘玄还是非常震惊,一种被背刺的无力感涌上心头。
“为什么?为什么这样做!”
王匡抬头看着他,淡淡地说:“这都是陛下逼的不是吗?”
“自从进入长安以来,陛下的所作所为实在叫我等失望透顶了!”
“早知如此,说不定当初选择刘秀也不错。”
刘玄可听不了这个,他又惊又怒,指着王匡怒喝:“你放肆!”
“朕才是皇帝,才是天命所归!”
“刘秀他算什么东西!”
王匡懒得说,总归已经撕破脸了,不理会刘玄的怒骂,他直接就走出了殿门。
【作为绿林军的主要首领之一,王匡在军中的影响力可想而知。】
【如果不是刘玄的神助攻,赤眉军也没有想到还有这种意外之喜。】
【登上皇位之后,刘玄就对这些掌握着军队的起义军首领有些看不顺眼了。】
【为了独揽政权,进入长安之后刘玄可是杀死了不少的起义军将领。】
【不仅如此,贵族集团和王匡这些起义军势力之间的矛盾也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愈演愈烈。】
【真正的心寒不是大吵大闹,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王匡最终选择了临阵反戈。】
【有了王匡等人的帮助,赤眉军顺利的打开了长安的大门,刘玄被迫单骑逃走。】
宋朝,赵煦还能说什么,偷着乐吧。
就南宋在赵构那个蠢蛋的手里折腾几十年,岳飞等将军还没有起兵造反,奇迹啊!
简直是他们这些老祖宗在地府地下把头磕烂,才求来的忠臣!
想到这里,赵煦忍着酸苦的中药味,把太医院开的调理药汤一饮而尽了。
朕可要好好保重身体才是,万万不能再重蹈覆辙了!
争取活到99岁,力挺北伐,重振大宋山河!
【更巧的是,赤眉军在征战的过程中找到了刘邦的孙子城阳景王刘章的后人——刘盆子。】
【走到郑县的时候,又又寻得两位城阳景王刘章得后裔刘茂和刘孝两人。】
【都是刘家的血脉,绿林军能拥立刘玄为帝,他们赤眉军也能!】
【但有三个刘家的子孙,立谁好呢?】
刘邦:......上这搞批发来了?!
好好好,这下本就不大的天下,已经有了三个刘家的政权了。
【面对这么难搞的选择,作为华国人,我们当然是选择抽签啦!】
【樊崇和徐宣等人以抽签方式决定立谁为天子,刘盆子作为欧皇脱颖而出。】
【他以15岁的年纪被赤眉军立为皇帝,改元建世。】
【而倒霉的刘玄自从逃离长安之后,更始政权就已经名存实亡了。】
【辗转流离还是落到了赤眉军的手中,最终被赤眉军将领谢禄派亲兵秘密缢死了。】
刘秀眼神悲伤,刘玄虽死,自家大哥却再也回不来了。
人人都说他是天命所归,复国之事有如天助,可这一路来他也失去了不少的亲人。
其中的痛苦,又能说给谁听呢?
【我们秀儿平定河北之后,正在进攻中原,打算拿下洛阳。】
【但洛阳作为军事重地,不是这么好攻打的,不付出巨大的伤亡很难取胜。】
【谁知道就在他围困洛阳,正在发愁的时候,刘玄把自己玩完了。】
【这下子,还在坚守洛阳的朱鲔成了孤狼中的孤狼,完全掉进了秀儿的包围圈。】
朱鲔扯出来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你看我像开心的样子吗?
刘秀派兵先后攻占颍川、汝南、涅阳、穰县、新野等城,使洛阳陷入了孤立。
这外头现在11路军队围城,长安又嗝屁了,真是跑都不知道往哪跑!
【虽然洛阳有30万左右的兵力守城,但如果刘秀铁了心要拿下洛阳,朱鲔肯定是守不住的。】
【刘秀也明白,但问题是强攻洛阳付出的伤亡绝不是个小数目。】
【他还是比较倾向于和平解决,想要招降朱鲔。】
【一般人到这种情况吧,投降就投降了呗,反正刘玄也不是什么值得怀念的好皇帝。】
【问题是朱鲔他害怕啊,他可不单单是刘玄的心腹大臣这么简单。】
【当时刘秀的哥哥刘演被杀,他在其中可是出了不小的力。】
刘彻挑了下眉,哦豁,这下真是进退两难了!
霍去病带入了一下自己,要是对面是杀舅仇人的话...
他眼神凌厉,他非得把人砍了为舅舅报仇不可!
卫青笑着摸了摸小霍去病的脑袋,兴趣十足的看向天幕。
这可真是架在火上烤,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了!
【刘秀和自家哥哥感情深厚是众所周知的,朱鲔这个杀兄仇人哪里敢投降?】
【刘秀得知朱鲔的顾虑之后,非常郑重地指着洛水发了誓,表示会既往不咎,放过他。】
【朱鲔虽然知道了刘秀的保障,但心中还是有点害怕。】
【毕竟要是刘秀反悔了,他朱鲔的一条小命就得白白送了!】
【但拖着也不是个办法,最终朱鲔还是赌了一把,选择了向刘秀投降。】
【刘秀信守了自己的诺言,不仅没有杀害朱鲔,还任命他为平狄将军,封扶沟侯。】
【朱鲔本人得以善终不说,其封爵也得以传袭后代。】
朱鲔:?不早说,那我还等什么?
“快快快,派人去和陛下说微臣愿意投诚!”
一旁的小兵侧目,头一次知道自家大人脸皮还挺厚的。
这还没有加入敌方阵营呢,陛下就先喊上了?
“是,小的马上去。”
【由于刘秀的重情重诺,洛水之誓也从此传为美谈。】
【直到后来,不要脸的司马老贼把自己对着洛水许下的承诺,当作了满口胡言。】
【才使得美丽的洛水,和这段一诺千金的故事,名声一起臭了。】
三国,曹操:呵呵,死去的回忆开始攻击我了。
看来他们司马家的家风有待矫正啊!
一个说话不算话,一个当街杀皇帝,实在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在非常注重个人名声的东汉末年,顶着这两个头衔,司马家算是完蛋了。
【至此,天下诸侯势力虽然多,但对于刘秀而言其中威胁最大的,还是占据长安的赤眉军。】
【但也许真是上天相助,让这个原本难缠的敌人以一种戏谑的方式被刘秀拿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