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物品?!”
往前又走了几处摊位,常顺发现旁边连着的两个地摊,摊子面上摆放出来的物件,很明显跟其它摊位摆放的不一样。
这里的物件,以金属类物品为主,有:
铜钱、铜元、发簪、砝码、铜扣、小铜镜、铜箭头、铜锁、铜铃、铜勺、铜弹壳、铜油灯等铜器。
银戒指、银发簪、银锁片、银手镯、银勺等银制品。
铁斧、秤砣、铁刀、铁香炉、铁环、铁马镫、铁枪头、其它铁质工具、杂件等铁器。
当然,还有少量的非金属类物件,比如说一些小药瓶、珠子、陶制品、骨头制品等。
其中金属类物品,主要是以古钱币为主。
整体看,这两处地摊,上面物件的颜色,透出一股铁锈色。
刚刚他之所以有些惊讶,是因为地摊上的物件,一看就知道是使用了机器寻宝找出来的。
或许是舍不得花钱买高端进口机器的原因,铁器类杂件有些多。
这个年代资源充足,处处都能摸到“鱼”,甚至凭肉眼都能发现“鱼”,对于那种没有建筑垃圾的干净泥土层,即使不用高质量的机器,也能寻到很多物品。
另外有机器,哪怕只是国产的便宜货,肯定比没有好!
地摊上的两位老板,年龄看上去都是二十七八岁,个头一高一矮,高个一米七五左右,长得不胖不瘦,矮个一米六五左右,长得很壮实。
他俩把摊位挨着摆放,很显然是一起过来的。
听他们说话的口音,是“苏”省人。
“老板,你这摊位上放着的钱币都是假货吧!”
正看着,一名50岁左右、戴着眼镜,白白胖胖的男人拿着一枚铜钱用放大镜看了一会儿,对那名个头矮些的摊主说道。
这人左手还拿着一个男士小皮包。
“我这钱币哪里假了?话可不要乱说!”
摊主回道。
“你这些看着跟大多数摊位上看见的不一样,很明显是埋在土里做旧形成的,表面还有很多细小的土粒。”
戴着眼镜的男人指着钱币对他说道。
“埋在土里的就一定是做旧吗?土里的钱多了去了,你要是觉得是假的,那你去买你认为的真币好了。”
任谁把自己的真货说成假货,心情都会变得不好。
“我研究钱币已经有好几年了!买的书都有十几本,在地摊上买的也不少,真假我看不出来?”
50岁左右的男人言之凿凿、信誓旦旦道。
这年头,地摊上的假铜钱、铜元很多,毕竟作假,一枚铜钱的成本一毛钱都不到,往外出售,几块钱,几十块钱,甚至几百块钱。
利润几十倍、几百倍、几千倍。
这人研究的,估计都是那些假货。
应该就是那类研究假货的人,他们假货研究的多了,看见真的,都能说成假的。
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后世很多这样的人,他们根本不接触真货,在售卖假货的地摊上长期购买各种各样的物件。
拿着一件仿汉代的玉蝉,就说它是汉代的,拿着一件仿战国的玉璧,就说它是战国的,拿着一件仿商周的玉虎,就说它是商周的。
其实它们都是上周、几个月前、或者几年前才制作出来的。
要是有人说实话,他们还会跟其理论,说其不懂。
假货地摊,那些摊主,就是喜欢这样的顾客。
就是在前世逛地摊时,常顺就遇到过不少这样的人,还都是看上去很有派头、年龄比较大、六七十岁的人。
他们就没去过一线,完全脱离了实际。
这就跟去过战场的人与没去过战场的人,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光研究、纸上谈兵有啥用,我就是不研究,直接去外面寻找,看多了,都比你研究一辈子有用。”
老板反驳道。
“你身上带着的有钱币或者说其它古玩类物品吗?我看看!”
听见两人谈话声,在地摊前看货的一名40岁左右的男人问50岁左右的男人道。
“有,我有五帝钱!”
说着,男人把他的皮包打开,把一串被红绳系好的钱币拿了出来。
这些钱币看上去很黄亮,也很厚实。
看见它们的第一眼,常顺就知道都是假货。
虽然比一些工艺品,薄薄的五帝钱有卖相,但依然是仿制的。
“你想听实话吗?”
40岁左右的男人笑着对他说道。
“咋了?你也觉得我的钱币有问题?”
50岁左右的男人问道。
“你如果听实话,听真话,那就是你这五帝钱,一个真的都没有!听假话,它们都是真的!
不信你多问一些人,特别是真正玩钱币的人!”
40岁左右的男人淡然道。
“你这些确实没有一个真的!”
“就是!纸上谈兵有鸟用!”
…………
周围不乏懂行的人,看了之后纷纷跟着评论道。
“你要想真正的了解各类收藏品,最好是去一线,特别是跟着考古队的工作人员去看看。
去那些物品出土的地方。
说实话,拿着书本研究,包括逛古玩地摊,作用并不大。
现在的地摊,钱币类假货,包括其它金属、瓷器、纸类等品种,假货已经泛滥!
这两处地摊,钱币虽然看上去有土色,也不黄亮,但都是真币!”
也有人建议,并且很客观的对50岁左右的男人说道。
“你们是一伙的吧!”
听了大家的谈论,这人不仅不自知,还觉得大家别有用心。
只能说无可救药。
这样说,没人再搭理他。
“行!既然你说他们的摊位是真货,那我就买几个!”
戴着眼镜的男人说完,就蹲下准备挑选钱币。
“你还是不要选了,我的是假货,你去买你认为的真品好了!”
长相壮实的摊主淡淡的对他说道。
正准备选货的这人听他这样说,停下了动作。
“怕我拿走后找人看了说你们卖的是假货吗?”
这话说的让很多人感到意外。
“是啊!我就是怕你拿走让别人看了说我卖的都是假货。”
摊主顺着对方的言语说道。
“就这些看着脏呼呼的钱币,送我都不要!”
说完,对方看了摊主一眼,又看了看周围其他人,冷哼一声就离开了。
刚才这位50岁左右的男人虽然有着那么大的年龄,但思想,常顺觉得还是很幼稚的。
一个人的成熟,跟年龄有关系,但也没有必然的关系。
最重要的还是经历、阅历,所谓“穷人家里的孩子早当家”就是那个道理。
“傻逼,祝他一生玩不到真钱币!”
那人走远后,那名个子矮点的地摊老板对着他的背影骂了一句。
“你们刚才对他建议个啥、提醒个啥,这人看着就是个不切实际的货色!”
个子高些的老板也跟着说道。
“之前不是不知道他是那样不识好歹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