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的确不是忍气吞声的性子。
甚至!
这一次他还相当的生气!
凭什么?
我好端端的做买卖,不招谁不惹谁,闲得没事的时候就喜欢陪老婆溜溜腿。
招你们惹你们了?!
皇帝在柳家的帮助下,赚到了不少钱财,那是因为他也给柳家提供了一定的帮助,如果朝廷想要跟柳家合作赚钱,柳叶照样不会拒绝!
一群臭不要脸的家伙!
给他们三分染料就敢开染坊,要是给他们根窜天猴,还不全都上天?!
“咱们离开长安城这段时间,朝廷之中一定发生了不少的变化,否则魏征也不会说出那番话来!”
“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必然已经对咱家格外不满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给咱家使个绊子!”
“咱家蛰伏归蛰伏,也绝对不能让他们好过!”
柳叶气哼哼的说道。
许敬宗又是一声苦笑。
公子的脾气上来了,谁都拉不住。
也不知这一次,又是谁该倒霉了...
...
长安城!
又是一次廷议!
往往在这种皇帝无法参与的场合之中,三省的宰相以及其他的当朝重臣们,才会说一些交实底的话。
就像许敬宗所理解的那样,朝廷百官和皇帝属于合作加竞争的关系。
这是利益上的阶级矛盾,从来不被关系所转移,就连皇帝的大舅哥,都不会背弃自己所在的阶级。
因此当皇帝权势滔天的时候,文武百官就会下意识地团结起来。
往往,史书上所记载的盛世也由自而来。
皇帝和文武百官的关系越紧张,对于国家而言才是最有利的。
一群朝廷众臣聚集在三省官邸之中,终于成了宰相的长孙无忌,看着一语不发的房玄龄,轻轻咳嗽了几声,道:“房相,是不是可以开始了?”
房玄龄的脸色很不好看。
他是当朝首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除了维护朝廷的运转之外,他还是一个处于皇帝和朝廷百官之间的人。
当皇帝和朝廷百官之间起了矛盾,可想而知,他过得有多艰难!
“陛下一力主张修建新的皇宫,甚至直接在龙首原上划定了选址!”
“这笔钱国库绝对不会出,可是陛下动用内帑中的银子,也绝对不会征得文武百官的同意!”
“如果你们想联合起来向陛下进谏,老夫不会阻拦,可你们若是想利用朝廷大势,来要求陛下断绝修建新皇宫的想法,老夫也绝对不会参与!”
“说白了,陛下动用内帑的银子跟你们有什么关系?”
房玄龄话音刚落,向来团结和睦的宰相群体之中,立刻分成了两派。
如果加上房玄龄的话,其实也可以算作是三派。
因为房玄龄摆明的态度,不想掺和进去!
一半支持,他们认为修建新皇宫没什么不好的。
另一半则是强烈反对,尤其是高士廉,这位皇后娘娘和长孙无忌的亲舅舅,公然表示拒绝!
高士廉本就性格如火,听了房玄龄的话之后,气的直拍桌子。
砰砰砰!
“就算是皇族的内帑,那也不是陛下一个人的!”
“一旦朝中出现变故,国库里的钱不够用了,就只能用内帑的钱来补窟窿!”
“老夫一直以为,内帑里的钱就不能光由陛下和娘娘来监管,在动用钱财之前,也需要征得文武百官的同意才行!”
“况且,在搬迁皇宫的过程之中,必然会造成无数的麻烦,既然如此,何必要兴师动众?!”
“难道只为了陛下的好大喜功?!”
在场的没有外人,都是朝廷的权力核心,高士廉说话一点都没有藏着掖着。
萧瑀抿了抿嘴,道:“老夫也是这个意思,为了陛下的一个想法,几乎动用了内帑八成以上的钱财,还需要征召不下于十万的民夫和工匠,劳民伤财不说,如今的大兴宫也仅仅只用了不到三十年而已,何必要修建大明宫呢?”
从一开始,皇帝想要修建大明宫,就不是为了换一个地方住。
甚至于,为了给晋阳公主祈福,也只是一个很小的目的。
皇帝真正的意图,就是为了彻底把内帑独立出去,让皇族对内帑有着充分的掌控力。
说白了,就是为了和朝廷争夺权力!
修建新皇宫,本身就是个由头而已!
文武百官也早就把这一点认识得清清楚楚,所以他们才会拼命阻拦,希望皇帝能彻底打消这个想法。
原因很简单,就是高士廉说的那样,一旦国库里的钱不用了,他们还能动用内帑里的钱财。
自古以来,朝廷的国库就没有够用的时候,哪怕如今国库充盈,只要掀起一场战争,或者说某一个地方出现了天灾人祸,说不定短短几天时间就能把国库抽空大半!
退一步讲,如果皇帝的权力再大,他们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新任中书令温彦博,淡淡的开口道:“老夫也还是哪句话,动用内帑的钱才是陛下的自由,若是连这点权力都不肯给陛下,反倒会激起陛下的不满。”
其实所有人都认为皇帝修建新皇宫是不对的,之所以分为两派,完全是因为有一派人觉得,没必要在这点事情上跟皇帝较劲。
所谓的国库不够用,也只是一种可能性罢了。
前些日子派兵前往剑南道,平定羌人作乱,总共也没花多少钱。
只要不掀起那场国与国之间的浩大战争,国库至少能支撑十几年的时间,放在以前,那根本是不可想象的!
房玄龄看看左边的高士廉等人,又看看右边的温彦博的人,深吸口气说道:“既然谁都说服不了谁,老夫也拿不了这个主意,你们把各自的想法写成奏折,老夫替你们递上去就是了。”
“这也是老夫完成了当朝首辅的职责...”
他忽然觉得这个当朝首辅,当的很没有意思。
怪不得王珪着急忙慌的致仕呢,这根本就不是人干的事!
眼瞅着谁都说服不了谁,房玄龄无奈之下只好宣布停廷议结束。
既然各自都有各自的态度,那就都把自己的态度表达出来,具体能起到什么效果,就看陛下定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