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宴会两日之后。
陆远李白二人,跟岑家两兄弟分别。
“你不走?我这些弟子,可是文武兼修的,单个或许不是你的对手,但五十多人你可应付不来。”
看着没打算走了李白,陆远打趣道。
“你那夜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李白没有理会陆远的打趣,而是很正经的询问道。
“没什么,只是昔日在公主处,我与那太子有过一面之缘,也算是与他有些因果。
原本是想跟他结个善缘,但如今李林甫这频频出手,却不见太子回击,我得去看看什么个情况。
若是有利于太子,那贫道就助太子一番,若是太子无能,贫道也好趁早跑路。”
陆远解释了一句道。
“不止如此吧,若仅是如此的话,以你丹丘生的武力,加上药理成就,区区一个李林甫,你若只想除掉他的话,想来并不困难。”
李白有些不信。
对于陆远的实力,他是有所了解的。
虽然不知道全部,可也认识几十年了,猜也能猜出一些东西。
就陆远这实力,若是只想暗杀的话。
暗杀天子可能不现实,但杀一个没有太多防备的李林甫,想来还是不困难的。
“你这话说的,正所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动用刀兵,这是最为下等的方法。
算了,说了你也不明白,放心,以我手段,不管是什么龙潭虎穴,活着总不是什么难事。”
陆远摆了摆手道。
刺杀,这玩意用处确实有,但不大,除非杀了的唐玄宗。
可不管怎么说,这都不是什么高级手段,最少,杀一两个人或者一两本族谱,解决不了当下的问题。
安史之乱的主要原因,要往深了讲,就不是安禄山,史思明和朝堂的问题。
其根本原因,那就是河北士族和大唐无数底层能人,对关陇集团发起的一场斗争。
这河北士族和关陇集团,这两方人马,那从汉末三国就开始对立了的。
双方那都争了几百年了,后面窦建德被李世民打败,河北士族也就此落败。
然后关陇集团就对河北士族进行了无底线的打压,双方的仇恨就此拉到了一个顶点。
好在高宗李治和武则天这两人,对关陇世家进行了打压,此时,河北士族才算是有了点盼头。
而且这就不得不提到武则天的另一项功绩,科举糊名。
因为糊名,所以武则天那会,不管是河北士族也好,底层学子也好,他们跟关陇世家的考生,基本上是公平的。
李隆基登基之后,也想要对世家出手,但是吧,雷声不大,雨点也很小,并没有什么成效。
一来是他没有想要彻底打压世家,二来的话,他是政变上台的,手下本就有不少世家的人。
甚至于,他后面还把糊名制度给去掉了。
没有了皇权的打压,这些关陇世家又蹦跶了起来,再次开始针对河北士族。
于是乎,大唐就出现了一个很诡异的现象。
盛世大唐,半数的税收,都出自河北之地,而取用的才子,因为没有糊名制度,朝堂上七成的人都来自关陇世家。
而剩下的三成,河北士族能捞到的不到两成,剩下就是天下其他学子共分。
嗯,这些其他学子,多半也是官宦之后,比如杜甫。
这样一来,河北的士族那对李隆基自然就没什么好脸色了,加上那时候的河北之地,还有很多内迁进来的胡人, 比如突厥之类的。
除了这些人之外,还有很多能人,因为无法参加科举,或者说参加科举的前途渺茫,所以他们选择了参军,比如高适,岑参他们就是这种。
这些能人,他们对那些关陇世家,怎么可能有好脸色嘛。
除了这些人之外,即便是关陇世家内部,一些边缘化的人物,对这种制度也觉得很不公平,他们也想弄死主家。
整个大唐如今虽然是盛世,但盛世之下 ,却是一个巨大无比的火药桶,这个火药桶随时都有可能炸。
此时,李林甫虽然坏,但他有能耐,他能维持着大唐明面上繁华。
唐玄宗这个政变登基的皇帝,也不是那么昏,他还能压住各方势力,并且让各方势力暂时保持平衡。
直到李林甫死后,杨国忠上位,并开展了对南诏的战争,然后输了,损失了不少精锐。
加之安禄山又和杨国忠不对付,于是安史之乱就出现了。
究根结底的来说,大唐的这个火药桶是必然会爆的,因为很多有能力的人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和利益,所以他们不会安分。
但是安史之乱能闹这么大,那真就只能说唐玄宗不会打仗了,若是唐玄宗没有让哥舒翰出潼关迎战。
安史之乱有很大概率是会被平定在潼关之下的。
总而言之,当下的大唐,那不是杀一个李林甫,杀一个杨国忠,或者安禄山,史思明能解决问题的。
想要解决问题,要么就解决根本问题,尽量制造平衡转移仇恨。
要么就从根本上,把出现问题的人全部解决,直接从河北杀到关陇,按照族谱,把这些世家士族的人全洗一遍,洗完之后,那这动荡一点都不会比安史之乱小。
“你如何,我自然不担心,我担心你牵连到我身上,这样吧,不如让我随你同去?哪怕是死,也让我死个明白不是。”
李白看向陆远道,此时他眼神充满了期待。
嗯,就如当年年少时一般。
“你?这可不是儿戏,而且你性格如何,你自己也清楚,我们这次做的事情可不能狂傲。”
陆远看着李白摇了摇头。
跟李白当当朋友可以,但带着他干大事,陆远也有那么一点心慌呐。
怎么说呢,陆远觉得李白很适合去逍遥,去游历天下,去过自己肆意的一生,但他并不适合干大事。
“丹丘生,你我相交三十余年...........”
李白一把抓住陆远的手,面色低沉,目光之中甚至都出现泪水了。
“也罢,跟我走四年,不管结局如何,你都需即刻退隐,若是能应下,那便随我同行吧。”
陆远看了看李白,最后还是点了点头,一个李白而已,只要不给他权,不告诉他计划,他也坏不了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