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大唐的谪仙人,今日来见朕,可有何高论?”
次日,李白酒醒之后,便立刻前去拜见了天子,甚至于连衣扣都系错了。
当李隆基看到李白那模样之后,不由开口询问道。
“陛下,臣此番前来,是为请辞的。
臣入仕,乃是为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
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以事君之道成。
然陛下虽宠信于臣,却以臣为翰林,只重臣之诗文,臣...........”
“够了。”
李白的话还没说完,李隆基就直接开口打断了他。
本来他见到这衣扣都系错的情形,还以为这李白是知错了,是过来认错的。
结果你这么急匆匆的,是要过来请辞啊!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李白你太放肆了,怪不得张垍称你‘狂放不羁,不宜为近臣’。”
高力士这时候也连忙开口道,那是直接来了一个火上浇油。
“请辞是吧,走吧,朕也不留你了,朕这大唐,不缺一个大才。
但朕这大唐,也不苛待大才,取百金,赐太白归乡。”
李隆基摆了摆手,直接开口道。
一年多下来,李隆基对李白都抱有一些滤镜。
但这一次,滤镜破碎,他是彻底的放弃了李白。
什么自己叫重他诗文,什么叫不给他李白施展抱负的机会?
他李隆基虽然是好玩了一点,可一年下来,也没让李白作了几首诗啊?
难道李白醉酒不朝,也是自己不重用他?
他一个江湖散人,没通过任何科举,任何选试。
只是因为举荐,仅仅见一面,谈了一次话。
自己把他一直带在身边,让他在翰林任职,让他一步登天,这难道还不是重用?这都能算是违反规则的重用了。
结果李白呢?平时就喝点酒,就喜欢和贺知章他们鬼混,有什么想法,也不来找他皇帝说说?
你又不是考进来的,又不来说,谁知道你脑袋里面在想什么?
现在大唐处于盛世,一切运转都算良好,又不是到了什么危难之际。
他李隆基作为大唐的天子,在这种时候,怎么可能让你李白一个新人直接主政一国?
要是这样的话,那这朝堂任免,岂不是形同虚设了?
除此之外,李白性子过于狂傲,得罪的人本来就多,只是先前在权力上,跟朝中掌权之人没有什么冲突,加上有自己的宠幸,他李白才能活到现在。
如今李白大放厥词,想要掌管权力。
若是这样还不把李白踢走的话,那就会让很多人睡不着了。
等这些对话传入李林浦,杨国忠这些权臣耳中后。
这些人为了清除后患,减少敌手,肯定是会对李白做局的。
就李白这性子,这为官之道,只要是局,他肯定钻。
一旦入局,到时候就是李隆基这个皇帝也不一定能保住李白。
李隆基也不想一个杀害贤良的名头,所以直接就把李白赶走了。
从天宝元年秋,到天宝三年春。
李白的仕途,也算就此结束了。
从开始收到天子诏书,别过自己儿女时,作出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到力士脱靴,贵妃研墨时写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再到抱怨时,阴阳官场所作的青蝇易相点,白雪难同调。
最后到赐金放还。
李白这为官之路,那真可谓是精彩。
...........
“6啊!李白这官当的,他真的是半点都没委屈自己。
至于别人委屈不委屈的,那李白就管不着了。”
“玉真公主:我是造了什么孽?让我这么倒霉?举荐三个人,给我来三个坑。”
“说实话,李白属实是有点过于摆烂了,起点这么高,结果这样摆烂。
真就和他喜欢名山一样,说隐居那只不过就是这么一说 ,真要他隐居,他也隐居不了多久。
求官之路,他走了这么久,当了官又这么摆烂,那只能说,李白是真不适合当官。
至于说什么让他掌权,让他治国之类的,就这秉性,敢让他治国,那真就是昏君之举了。”
“若是只看安史之乱,我觉得唐玄宗那是真的废,可若是只看他处理李白的事情,那我觉得这唐玄宗那是真的圣明了。
要是汉武帝面前,李白敢这样说话,那没什么好说了,太史公一套了解下。”
“别说,要是李白去了汉武帝时期,他绝对是一个很好的汉使!”
“唉........这思路正确,就李白这么傲的性格,去当汉使,那简直就是量身定制了。”
..............
在李白辞官不久之后。
玉真公主那也是真的上奏请辞公主之号了。
唐玄宗在收到玉真公主的上奏之后,第一次拒绝了,但第二次便同意了。
没办法,这是李唐,李唐的皇帝,那不但要预防兄弟,还要预防玄武门,要预防皇后,也要预防自家姊妹。
唉,真就是除了武将没防之外,自家的人,那是个个都要防。
现在玉真公主主动请辞公主名号,哪怕是这公主已经出家了,唐玄宗也还是应承了下来。
在玉真公主去掉了公主名号之后,陆远也没有继续停留在终南山。
他与玉真公主关系确实不错,但这次玉真公主去掉公主称号,也确实和李白有关系,也和他陆远有关系。
继续留在这蹭吃蹭喝,也多多少少有点不好意思。
当然,更重要的是,李白辞官了。
正如杜甫写给李白的诗句一样。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这诗人就是不能过好日子,日子过的好了,李白创作力明显下降。
但当他辞官之后,就即将迎来一个李白的创作巅峰期。
同时,他也将与杜甫,高适两人相交,同游东鲁,去挖仙草,炼仙丹,找仙人。
届时,他们三人将会创作出大量的诗作。
这种薅羊毛的机会可不多了,等薅完这一波之后,估计就快安史之乱了。
到时候历史将会改变,扮演也将会结束,诗词的收集,也将结束。
陆远必须得趁着这个时间点,再多收集一些诗词才行。
(百万字了,这一篇出几个经典之后就结束了,也不知道书测好不好,好的话,就再写两三个故事,不好的话,就下月再写一个春秋战国的篇幅完结了。
征集下一本书的题材,想放松一下,历史太累了,写本玄幻玩玩,以下题材大家参谋参谋,模拟器,万魂幡,还是长生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