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漫长的等待,军区后勤部的招标结果终于正式公布,不出意外,汝辉果然雀屏中选。
这批中标产品要得又急又多,汝辉本厂实在腾不出生产线安排生产,于是贺兰便把生产任务交给了海鑫。比较出人意料的一点是,招标方不要求使用汝辉自己的外包装,指名要求内层使用透明膜塑封,外层用铝箔纸包装,且必须要做到除生产日期外没有任何中文标识。
花钱的是大爷,上面怎么指示下面就怎么按要求办事。贺兰起初对省下一笔包装费感到很高兴,后来当伊万将某个已开封食用的铝箔包装袋照片传真给她,询问她是不是汝辉的产品时,贺兰再也笑不出来了。
中标的那批产品因为是特供,所以口感虽然跟市面上流通的汝辉辣条比稍显逊色,但在基础成分的使用上更加偏向于高热量和高供能,更加适合特殊环境下的特殊人群食用。
而也许是外国人的味蕾比较迟钝的缘故,伊万一再表示明明口感相同的产品,贺兰卖给他的产品其作用远远没有友军手中那些没有外包装的好,所以他强烈谴责贺兰这种怠慢老顾客的行为,要求享受同等待遇。
呵呵,自己拆自己招牌这种事,普天之下也就只有她做得出来了。
针对伊万的要求,最近一直在疯狂学习金融方面知识的谢益清提议,利用黛斯的外企身份,把汝辉作为代工厂,这样生产的特殊配方产品既可以规避国际国内的监管限制,又可以保护汝辉的品牌声誉不受影响。
贺兰牵头开了一个视频碰头会,几名厂长都对谢益清的提议大表赞成,于是原本准备更名为黛辉食品的海鑫停止更名,继续使用原厂名进行生产,同时单独开辟生产线用以代加工。
单独开辟生产线就要有单独的生产车间,贺兰把建造车间的任务全权委托给刘志国负责。
刘志国现在是海鑫的后勤部长,这个人虽说能力略低了些,但胜在工作态度积极。这几年的“郁郁不得志”让他看清了自己,也看清了贺兰,于是他借着卧底刘书记的机会频频向贺兰示好。贺兰看在他在后勤保障方面的工作还算出色的份上,就把他留用了。
建造生产车间这件事算是合资企业成立后刘志国接手的第一件大事,他自然不敢掉以轻心,恨不得凡事都要跟贺兰打个报告,生怕一步错步步错,从而遭到贺兰的厌弃。
贺兰看他忙得脚打后脑勺,贴心的给他指派了一个名叫陶爱国的人当帮手。刘志国一开始感恩戴德,没过一个礼拜他就亲自找到贺兰办公室,犹犹豫豫问道:“那个陶爱国真是张厂长的小舅子吗?”
他可是一点都看不出来。张厂长他见过,面相严肃不怒自威,看着就是个对工作一丝不苟的人。陶爱国若真是张厂长的小舅子,应该不至于眼皮子那么浅,连采购水泥的那点费用都想吃回购吧?
贺兰问他:“你确定陶爱国吃回扣了?吃了多少?”
刘志国起初还有些踟蹰,犹豫该不该说,再一看贺兰的表情不像是对自己有什么怨言,于是答道:“不太多,也就千把块。”
“的确算不上多。”何止算不上多,事实上距离贺兰的心里价位还差着好大一截呢。看来这个陶爱国不是完全没有脑子的人,下手知道轻重,若想抓他的现行还得再下一番功夫才行。
于是她嘱咐刘志国:“你把车间的建设进度和质量给我把好了,只要陶爱国没有危害到这两方面,回扣的事你就当不知道,他想怎么样你就随他去。”
刘志国仗着胆子又问:“可要是他拿金钱来腐蚀我怎么办?”
贺兰乐不可支,“那就让他腐蚀,但你要做好证据留存,以后我有用。”
心里有了底,刘志国回去以后便开始跟陶爱国称兄道弟,大有恨不得穿一条裤子的迹象。
他的态度让陶爱国自信心倍增,觉得厂长小舅子这个身份在私企简直就是块金字招牌,甭管什么事亮出来就好使,于是越发肆无忌惮。
直到他把黑手伸向了建造用钢筋,刘志国再也坐不住了,屁滚尿流给贺兰打电话请示下一步工作。
“贺厂长,这回不能再任陶爱国为所欲为了,他居然敢把地基和主梁用的三级钢筋全部换成了二级,二级换成一级,将来有个万一这是要出人命的!”
贺兰手握电话连连冷笑,“他吃了多少回扣?”
刘志国咽了口唾沫,说道:“他拿给我一万,我觉得,他至少收了三万以上。”
三万块,陶家人口多,几个姐姐每家凑一点很容易便能凑出来,又或者张松年的爱人一个人就能支付得起,还是有点少。
贺兰:“你把钱跟财务那边做一下交接,我交代他们额外批一笔款子给你,你拿去买合格的钢筋把次等品替换下来,不要让陶爱国知道。”
撂下电话她又给秦老二下达指示:“二叔加把劲,争取凑够十万块。”
午饭的时候秦老二在食堂找到陶爱国,做贼一样跟他耳语:“有个事儿怪不好意思的,我媳妇一高兴就把她要来上班的事跟娘家人说了,她弟弟听说一万块就能进合资厂也想来,托我问问你还有没有别的名额?”
陶爱国虽说在建筑工地上频频揩油,但那些在他看来都是小钱,几百上千块赚得不过瘾,还没等焐热就花光了。
好不容易在钢筋采购上赚了一笔大的,谁料外面的彩旗和家里的红旗就像闻到腥味的猫儿一样,一个两个上赶着掏他的口袋,还没怎么着呢钱就见底了。
陶爱国正愁没钱去潇洒,秦老二就来给他送钱来了,这如果都不要那他就是傻子。
“有倒是有,不过一万块恐怕不够。”陶爱国剔着牙懒洋洋说道:“我是看在咱们俩是铁哥们的份上才愿意把我的工作让给你媳妇,总不能让我媳妇再把工作让给你小舅子吧?所以这个名额就得从别处找,得我姐夫说话才能成事。”
“他一个厂长,说话的分量能跟我一样吗?肯定贵。”
秦老二点头如捣蒜,“对对对,应该的应该的,那你说多少钱合适?”
“两万吧。”陶爱国抿抿嘴吐出一片韭菜叶,“太低了我姐夫的脸面也不好看。”
秦老二顿了顿,试探着问道:“人多能不能便宜点?咱们厂在建厂房,以后肯定还要招工,我多给你找几个人过来,你给算便宜一点。”
陶爱国没想到这种事还能走批发渠道,连忙兴奋地回答:“能,五个以上每人一万五。”
秦老二一点头,“没问题,我这就回去给你张罗五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