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后,康瑞医院的中药实验室里。
苏念念正仔细核对最后一组实验数据。
“苏主任!”助理小乔兴奋地冲进实验室,“三期临床结果出来了,帕金森患者的震颤症状改善了78%!”
苏念念放下手中的试管,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把数据整理好,准备申报新药批文。”
这时,实验室的电话响起。
苏念念接起来,是张教授的声音:“苏医生,国际传统医药学会的周会长想约您见面,说对您的研究很感兴趣。”
当天下午,周会长就来到实验室。
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专家仔细查看了所有研究报告。
“苏医生,你这个方子是从古方‘定风丹’改良来的?”周会长指着配方问道。
“是的,”苏念念点头解释,“但我去掉了原方中的朱砂,加入了现代药理证实有效的天麻素和钩藤碱,既保留中医理论,又符合现代医学标准。”
周会长连连赞叹,“妙啊!既传承又创新。这个药一旦上市,能造福多少患者啊!”
两个月后。
在华国医药管理局的新闻发布会上,苏念念研发的“定风宁”片剂正式获得新药证书。
苏念念在发布会上介绍,“这款药物不仅能有效缓解帕金森症状,副作用也比常规西药减少60%。”
发布会结束后,时珩在车里等着她。
“恭喜苏大专家,”他笑着递上一束桔梗花,“现在全京城都知道康瑞医院又出了一位神医。”
苏念念接过花,有些不好意思,“别取笑我了。对了,墨墨最近怎么样?”
“那小子啊,”时珩发动车子,“听说你要开发布会,特意从国外提前飞回来,现在应该在家等着呢。”
果然,一进门就看到时墨和苏浅在厨房忙碌。
餐桌上摆着一个蛋糕,上面写着“祝贺妈妈”。
“妈!”苏浅跑过来抱住她,“我同学都说你上新闻的样子超帅!”
时墨端着菜从厨房出来,“妈,爸说今晚要开瓶好酒庆祝。”
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吃着晚饭。
苏念念的手机突然响了。
是国际长途。
“您好,请问是苏念念医生吗?”
电话那头是标准的英语,“我是国际医学成就奖评委会的秘书,恭喜您获得本年度的‘格伦医学奖’!”
“什么?”苏念念手中的筷子掉在桌上,“您是说……那个医学界的最高荣誉?”
全家人顿时安静下来,时珩赶紧接过电话确认。
挂断后,他激动地抱住苏念念,“是真的!你是第一个获得这个奖的中医药专家!”
两个月后,在m国的国际医学峰会上,苏念念身着旗袍,用流利的英语发表获奖感言:
“这个奖不属于我一个人,它属于传承五千年的中医药文化。我将继续努力,让古老的中医药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的光彩。”
台下掌声雷动。
坐在第一排的时珩看着聚光灯下的妻子,眼中满是骄傲。
身旁的时墨小声说:“爸,妈比我们谈成任何生意都厉害。”
时珩笑着点头,“那当然,她可是拯救生命的科学家。”
回国后,苏念念依然每天准时出现在实验室。
只是现在,她的团队多了不少慕名而来的年轻研究员。
“老师,”一个新来的博士生好奇地问,“您接下来要研究什么?”
苏念念看着窗外的阳光,微笑着说:“老年痴呆症的中医疗法。路还很长,我们一起努力。”
……
又过了一年。
时氏集团的年度股东大会,在帝皇会所顶层宴会厅举行。
十九岁的时墨,站在镜前整理着深蓝色西装。
“紧张吗?”时珩走过来,亲手为儿子调整领带。
时墨笑着说:“比起十六岁第一次站在董事会面前,现在好多了。”
宴会厅内座无虚席。
当时墨走上主席台时,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
他环视会场,目光在几位曾经质疑他的老董事身上停留片刻。
“各位股东,我很荣幸向大家汇报时氏集团今年的成绩。”
他的声音沉稳有力,完全不像个十九岁的年轻人。
巨大的电子屏亮起,呈现出立体的财务数据图表。
时墨轻轻挥手,图表随之变换。
“本年度集团净利润增长37%,达到历史新高。”
他停顿一下,“其中,智能制造板块贡献了60%的营收增长。”
台下传来低声的惊叹。
财务总监忍不住插话,“这个增长率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时墨点头,“是的,我们新建的三座智能工厂已经全面投产,生产效率提升45%,人力成本降低30%。”
他调出一段实时监控画面,展示着自动化生产线的高效运转。
“更值得骄傲的是,我们的智能质检系统将产品不良率控制在0.1%以下。”
年近七旬的陈董事站起身,神情复杂,“时总,我必须承认,当初质疑你是我的失误。”
时墨微笑颔首,“陈爷爷言重了,正是各位前辈的严格要求,才让我不敢有丝毫懈怠。”
汇报结束后,股东们纷纷上前祝贺。
时珩站在一旁,看着儿子游刃有余地应对着各路商业伙伴,眼中满是欣慰。
“怎么样,还满意吗?”苏念念不知何时来到他身边。
时珩握住她的手,“比我想象的还要好。”
“不过这小子刚才偷偷松了三次领带,到底还是年轻。”
苏念念轻笑,“我听爸说,你第一次主持股东大会时,可是把演讲稿都拿反了。”
时珩假装咳嗽掩饰尴尬,引来苏念念更欢快的笑声。
台上,时墨正在回答记者提问。
闪光灯下,他从容不迫的样子,已然有了商业领袖的风范。
“时总,作为最年轻的上市公司总裁,你有什么秘诀?”一位女记者问道。
时墨看向父母所在的方向,嘴角微扬:“很简单——找对榜样,然后超越他们。”
台下,时珩和苏念念相视一笑。
时珩低声道:“还记得他小时候,非要跟着我去公司,在会议室后排一坐就是一整天。”
苏念念感叹道:“那时候他还够不着办公桌,现在却已经能独当一面了。我们的孩子,真的长大了。”
时珩揽住她的肩膀,目光中满是骄傲,“他比当年的我强多了。十九岁就能把智能制造板块做到行业领先,这份魄力和眼光……”
“都是跟你学的。”苏念念笑着打断他,“你的功劳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