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看这洗澡的地方,自己是一个大木盆。
这屋子被张好古这么一整,就像用玉石铺出来的一样,干净整洁,美观大方。崇祯不禁感叹,张好古真是会享受啊!
等皇帝洗完出来后,他迅速换上了一身宽松舒适的便服。经过一番沐浴,崇祯帝感到身体和精神都得到了极大的放松,仿佛卸下了沉重的负担。
随后,他与张好古一同前往提举司食堂。由于今天人数众多,不仅有随行的百官,还有大量的随行人员,显然不能在露天的地方用餐。于是,张好古决定让大家在提举司的大食堂里就餐。
崇祯帝和张好古走进大食堂,眼前的景象让他们有些惊讶。这个食堂宽敞而高大,窗户竟然是用玻璃制成的,透进来的光线使得整个空间明亮而通透。相比之下,皇帝自己的大殿虽然也很宏伟,但在空间感上却显得有些局促。
食堂里的柱子数量不少,但它们都是四方的,上下一般宽窄,没有过多的装饰,显得简洁而朴素。这种直上直下的设计给人一种稳重、坚实的感觉。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那柱子上竟然设有精致的灯台,灯台上方,环绕着一圈美丽的鲜花。这些花并非人工制作的假花,而是货真价实的鲜花!其中有丁香、绣球、月季、石榴、铃铛、鹞尾等等,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花朵,它们共同为这个原本空荡荡的食堂增添了几分鲜艳的色彩。
而且,这些花儿绽放得异常旺盛,显然是有专人精心照料的。
此时,一同前来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不仅有内阁的几位随行官员,还有六部的十来位高官。当然,张好古的老师徐光启也赫然在列。
张好古走在前面,引领着众人,同时还不忘向大家介绍这里的情况。当大家踏入这个空间时,都被眼前如此宽阔明亮的大空间所震撼。除了张好古和提举司的人员外,其他人都不禁惊叹出声。
这里的窗户设计十分独特,分为上下两层,就像一个个小门板一样。饭堂的高度足有三人之高,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空间里,这些人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屋子。
而食堂内摆放着满满当当的桌子和椅子,数量之多,就连京城最大的酒楼也难以与之相比。这些桌椅的造型都很简单,看上去有些笨重,但却异常结实耐用。
这里宽敞无比,就算坐上几千人也绰绰有余,而且还有一半的空间闲置着。张好古兴致勃勃地说道:“看,那边可以布置一个戏台,不仅能给大家表演节目,还能举办千人大会呢!而且,这里风吹不到,雨淋不着,简直就是理想的场所啊!”
走进食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打菜的地方。提举司的工作人员正在忙碌地指导百官们如何打饭。每个人都有一个精致的餐盒,餐盒是用铜板制成的,内部还有分格设计,这样可以避免不同菜品的味道相互混杂。餐盒里除了装菜的格子,还有专门装饭的一格,以及一个圆形的格子,显然是用来放置碗的。此外,餐盒上还有一个横槽,既起到了加固的作用,又可以方便地放置筷子。
崇祯帝目光敏锐,一眼就注意到筷子还用纸包裹着。张好古连忙解释道:“这纸可是有特殊用途的,是专门用来擦嘴的。”崇祯帝好奇地随手拿起一张纸,轻轻触摸,感觉纸张十分柔软,表面也不光滑,显然不适合用来写字。他试着用手搓了搓,然后又擦了擦手,发现这种纸的亲肤感非常好,用来擦嘴肯定很舒适。
崇祯帝低头小声的问张好古,“致远,这纸,我怎么觉得如厕也应该好用啊!”
张好古听皇帝这么一说,心中不禁暗自感叹:“不愧是皇帝啊!有些人确实是天生如此,如此简单的道理,这么多人都想不到去厕所也可以用这个。”
要知道,张好古自己就是因为去厕所的问题而纠结了许久。那些纸张要么质地坚硬,根本无法使用;要么就是稍微一搓就会碎裂,根本不适合用于擦拭。
正好这里建了一座造纸厂,张好古和他的同伴们不知道花费了多少心血和精力,才最终成功地制造出了这种餐巾纸。然而,当所有人看到这种纸无法用来写字时,都觉得十分可惜。
可张好古却不以为然,因为他所追求的正是这种效果。众人虽然都知道这种纸是专门用来擦嘴巴的,但对于去厕所这一用途,却没有人往那方面去想。张好古也乐得如此,他并不打算告诉别人这个秘密,而是选择自己偷偷地使用。
没想到,皇帝一来就立刻明白了这种纸同样可以用于厕所,这让张好古对皇帝的洞察力和独特思维深感钦佩。皇帝的想法果然与众不同啊!
由此可见,人们的思维往往容易被固定住,难以轻易转变。奢侈也是天生的。
张好古战战兢兢地低着头,声音略微低沉地回答道:“皇上圣明,此物件确实如皇上所言,甚是好用。”
崇祯帝闻听此言,嘴角微微上扬,似笑非笑地说道:“如此好的东西,为何不送一些到宫里供朕使用呢?”
张好古心头一紧,暗叫不好,听皇帝这口气,显然是对自己没有将这好东西送入宫中有所不满。他赶忙解释道:“皇上息怒,这实非微臣之过啊!此物件虽好,但毕竟是新物,尚未经过充分试用,微臣担心其质量或效果不佳,若贸然呈献给皇上,万一有个闪失,微臣便是万死难辞其咎啊!所以,微臣想等试用一段时间,确定其确实无虞之后,再呈送进宫,以供皇上使用。”
张好古一边说着,一边偷眼观察崇祯帝的反应,见皇帝的脸色渐渐缓和下来,心中稍安,接着说道:“再者,这物件目前尚处于试用期,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和改进。微臣也是想等一切都稳妥之后,再将其进献于皇上,以确保皇上用得安心、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