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功实施上一次行动后,联合行动小组总部里气氛热烈却又不失紧张。各国代表齐聚一堂,围绕着即将展开的大规模打击行动,商讨着各项准备工作。梁良站在会议室前方,目光坚定地扫视着众人。
“各位,上一次行动的成功只是开始,接下来的大规模打击才是关键。现在我们必须秘密且高效地调动兵力和资源,为这场硬仗做好万全准备。”梁良的声音沉稳有力。
A国代表站起身来,表情严肃:“我们A国已经开始调配精锐部队,不过运输这些兵力需要隐秘且高效的方式,毕竟敌人肯定也在密切关注我们的动向。”
b国代表点头附和:“没错,我们b国也在筹备各类战略资源,但如何在不引起敌人怀疑的情况下将它们运送到指定地点,是个难题。”
林徽走上前,指着地图说道:“我们可以利用一些民用运输线路进行伪装运输。例如,将军事装备混装在民用物资之中,通过常规的贸易航线运输。同时,各国之间的兵力调动也要交错进行,分散敌人的注意力。”
各国代表纷纷思考着林徽的提议,随后表示认可。于是,一场悄无声息的兵力与资源调动行动就此展开。
与此同时,梁良和林徽来到了训练基地。这里,各个小分队正在进行高强度的训练。
“梁长官,林长官。”看到两人到来,小分队队长李明立刻敬礼。
梁良回礼后说道:“李明,这次大规模打击行动,你们小分队承担着重要任务。敌人的防御有了新特点,我们必须针对性地制定战术。”
李明严肃地回答:“请长官指示,我们一定全力以赴。”
林徽拿出一份资料,递给李明:“根据情报分析,敌人在据点周围设置了多层防御,尤其是他们新研发的能量护盾,对常规武器有很强的抵御能力。你们小分队要训练如何突破这种护盾。”
李明仔细翻阅资料,眉头紧锁:“这护盾的能量来源和弱点有线索吗?”
梁良说道:“各国专家正在研究,目前初步判断护盾的能量核心在其顶部,但周围防御严密。你们需要训练出一套灵活多变的战术,既能突破外围防御,又能精准打击能量核心。”
接下来的日子里,梁良和林徽每天都泡在训练基地,与小分队队员们一同研究战术,进行模拟演练。队员们在高强度的训练下,逐渐掌握了应对敌人新防御的技巧。
而在另一个秘密实验室里,各国专家正紧锣密鼓地研发新型武器和装备。梁良和林徽也经常赶来,了解研发进度。
“教授,新型武器研发得怎么样了?”林徽焦急地问一位白发苍苍的专家。
教授扶了扶眼镜,兴奋地说:“经过不懈努力,我们已经研发出一种脉冲干扰枪,可以暂时扰乱敌人能量护盾的能量场,为突破护盾创造机会。不过,还需要进行实战测试。”
梁良眼前一亮:“太好了,尽快安排测试。另外,针对敌人可能使用的生化武器,防护装备的研发有进展吗?”
另一位专家回答道:“我们研发出了一种新型防护服,不仅能抵御常规生化武器,对敌人可能使用的变异病毒也有一定的防护能力。但在机动性方面还有些问题,我们正在改进。”
时间一天天过去,兵力调动、资源运输、战术训练以及武器装备研发都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然而,就在一切看似顺利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梁长官,我们发现运输资源的一条秘密航线被敌人袭击了,部分物资被毁。”一名情报人员匆忙汇报。
梁良和林徽脸色大变。“怎么回事?不是安排了伪装和护航吗?”梁良问道。
情报人员无奈地说:“敌人似乎掌握了我们的运输规律,他们派出小股精锐部队,绕开了我们的护航力量,实施了突袭。”
林徽沉思片刻后说:“看来敌人也在密切关注我们的行动,并且有了针对性的策略。我们必须重新调整运输方案。”
梁良点头,立刻召集相关人员重新商讨运输计划。经过一番激烈讨论,他们决定改变运输路线,增加护航力量,并且采用更加复杂的伪装手段。
在重新安排运输的同时,新型武器和装备的测试也进入了关键阶段。
“准备开始脉冲干扰枪的实战测试。”教授一声令下,测试人员将脉冲干扰枪对准模拟的敌人能量护盾。
“砰!”随着一声枪响,脉冲发射出去,只见能量护盾泛起一阵涟漪,护盾强度明显下降。
“成功了!”众人欢呼起来。但很快,他们发现护盾开始自我修复,恢复了原有强度。
教授皱着眉头说:“看来脉冲干扰的持续时间不够长,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与此同时,防护服的机动性问题也遇到了瓶颈。“这种防护材料虽然防护性能极佳,但过于厚重,严重影响队员的行动速度。”负责防护服研发的专家苦恼地说。
梁良和林徽看着忙碌而又有些焦虑的专家们,鼓励道:“大家不要气馁,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只要再坚持一下,一定能攻克这些难题。”
就在大家努力解决问题的时候,又传来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
“梁长官,我们在敌人内部安插的一名线人传来消息,敌人似乎察觉到了我们正在筹备大规模打击行动,他们可能会提前发动攻击。”情报人员神色紧张地汇报。
梁良和林徽对视一眼,心中暗叫不好。“立刻通知各国,加快准备工作。同时,我们要重新评估敌人可能发动攻击的时间和地点,调整防御部署。”梁良迅速下达指令。
联合行动小组再次陷入了高度紧张的状态。各国一边加快兵力调动和资源运输,一边加强自身的防御。梁良和林徽则穿梭于各个部门之间,协调各项工作,确保大规模打击行动的准备工作能够在敌人可能的攻击到来之前完成。
在这紧张的氛围中,新型武器和装备的研发也在争分夺秒地进行着。专家们废寝忘食,日夜钻研,试图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脉冲干扰枪和防护服的问题。
“教授,脉冲干扰枪经过改进,增加了能量输出装置,应该可以延长干扰时间。”一名研究人员兴奋地向教授报告。
教授立刻组织再次测试。这一次,脉冲干扰枪发射后,能量护盾被干扰的时间明显延长,为突破护盾争取了足够的时间。
“太好了,就是这样!立刻准备量产。”教授激动地喊道。
几乎同时,负责防护服研发的团队也传来好消息:“我们找到了一种新型材料添加剂,可以在不降低防护性能的前提下,减轻防护材料的重量,提高防护服的机动性。”
梁良和林徽得知这些消息后,心中的大石终于落地了一些。但他们知道,在敌人可能提前发动攻击的阴影下,时间依然紧迫。
随着各项准备工作逐渐完成,联合行动小组进入了临战状态。然而,敌人却迟迟没有发动攻击。这让梁良和林徽心中充满了疑惑。
“敌人到底在搞什么鬼?他们既然察觉到了我们的行动,为什么还不行动?”林徽皱着眉头说。
梁良沉思片刻后说:“也许他们还在等待最佳时机,或者他们也在担心我们有其他后手。不管怎样,我们不能放松警惕,继续按照计划完成最后的准备工作。”
就在这时,那名线人又传来了新的消息:“敌人内部似乎出现了分歧,一部分人主张立刻发动攻击,另一部分人认为应该继续观察,等待我们露出更多破绽。目前两派正在激烈争论,尚未达成统一意见。”
梁良和林徽相视一笑,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看来我们还有时间,加快进度,争取在敌人做出决定之前,完成大规模打击的所有准备工作,给他们来个措手不及。”梁良坚定地说。
于是,联合行动小组全体成员再次鼓足干劲,投入到最后的准备工作中。而这场大规模打击的前奏,在紧张、神秘且充满变数的氛围中继续奏响,最终的大战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