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天下。
东土大唐。
长安。
今日的长安,热闹至极。
街道上都是百姓,还有穿着僧衣的僧人。
有人口令佛号万望着皇宫方向。
“那便是佛女吗?传闻她也是佛的转世身,现如今看,佛韵天成,果然不凡……”
在一座巨大的广场上,佛女清梵从天边走来,在她的脚下,有莲花在虚空绽放,天地共鸣,佛光照耀……
所有人都情不自禁低下了头,双手合十,低吟佛号。
“无上世尊!”
“参见唐皇!”
佛女清梵一脸庄严,在她身后有一尊佛影,衬托的她像一尊真佛。
大唐一众文臣武将很多都是第一次见到这位大名鼎鼎的佛女。
他们都有些被佛女震撼到了。
这位灵山中的2号人物,便有如此神威,宛如真佛降世。
那位传说中的世尊呢!
那位世尊降临神话天下,统一西域佛寺,于灵山之上创立大雷音寺。
世尊被尊称为万佛之祖,而在其之下,则是佛女,今日是他们大唐晋升气运王朝之日。
大唐如今已经臣服于灵山之下,今日晋升,背后也有灵山的支持。
因此,灵山之中的2号人物佛女今日下山,亲自前来观礼。
“参见佛女!”
唐安民虽为大唐之主,但对佛女不敢懈怠。
对这位佛女他一直久闻其名,他与佛女都是九州天下人。
在他年少时就听闻过佛女之名,那时他还默默无闻,而佛女身为天龙寺龙树主持的亲传弟子,当时便有传闻说这位佛女乃是真佛降世……
后来灵气复苏,很多人都认为这位佛女,最终会成为真正的佛,只是没想到后来又出现了一个世尊,佛女更是拜入了世尊门下,成为了现如今灵山之上的唯二佛!
唐安民身后。
屹立着吕温,贺正廷,赵宇,诸葛仲达等几位大唐核心高层。
当年吕温加入大唐,只不过是迫不得已与唐安民抱团取暖。
如今世事变迁,吕温虽有一身武力,但也明白了,依靠自己的力量,根本无法击败大夏。
所以他便安心做起了大唐的大将军。
诸葛仲达脸上挂着笑容,当年他的名气风头无量,在神谋榜上,位列天下第一。
那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只是后来事事不如意。
如今一晃30多年过去了,他追随唐安民,终于要做成一番事业了。
赵宇面色平静,目光坚定,帮助大唐成为气运王朝,这只不过是一个开始,大唐能够发展这么迅速,离不开他的努力。
他处在中间,平衡各方关系,结交各方好友,拉了很多人入伙,壮大大唐实力。
如现如今大唐内部的域外党,就是他努力经营的关系,还有,他与吕温贺正廷这一党派关系也非常友好,另外,大唐能与灵山达成友好合作,最终取得灵山支持,也是他在中间出谋划策。
当初灵山世尊走下灵山,横扫整个西域,当时大唐上下都人心惶惶,便是他劝唐安民废除大唐内部的天可汗教,自断一臂,然后全力发展佛法,派人向灵山求取真经,直接加入灵山阵营……
这一步是大唐发展极其关键的一步,大唐放弃了原本的道路,由之前的集权道路,改为以佛治国。
虽然舍弃了一大部分利益,但却换取了更大的利益。
从而彻底在这西域东土站稳了跟脚,最终在域外人杰和灵山大雷音寺的支持下,大唐国力迅速发展,得以今日晋升。
因此现如今赵宇,在大唐内部的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
“陛下,大夏使者到来了!”
赵宇低声来到唐安民身边,虽然赵宇在大唐的地位越来越高,但却并没有被忌惮,这么多年磨砺下来,赵宇早就懂得了深藏功与名,每次做事他从不主动邀功,但唐安民自然明白赵宇在其中的的重要性,因此对赵宇愈发信任。
“快有请!”
唐安民深呼吸一口气,眼神中有些许复杂,今日是大唐晋升之日,原本他想派兵重点防御东边与大夏接壤的边疆。
害怕大夏趁着今日派兵攻打,从而打断大唐晋升之路。
但最终在灵山的建议下,唐安民还是派出了使者,前往大夏邀请。
灵山的原话是,如此晋升大典,自然要在周围所有势力的见证下,只有今日站稳跟脚,日后发展才能越来越顺利。
唐安民原本以为大夏不会理会,甚至会派兵攻打,结果没想到最终大夏竟然真的派出了使者,并且还送上了礼宝。
“陛下不必过多担忧,既然当年大夏只是将大唐赶到了西域,但从此之后,却并没有再跨越咱们神话天下与九州天下的分界线,这说明大夏还并不想染指神话天下……现如今我们大唐,与大夏的关系与十几二十年前,这种水火不容的关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佛女清梵嘴角挂着一抹微笑,在她的周围,隐约间可以听到宏大的诵经声,在她脑后有浓郁的信仰之力凝聚……
远方天边。
有一艘巨大的战争飞舟飞来。
战争飞舟上屹立着精锐士兵。
仁皇子看着下方的长安城,面带微笑。
“确实还不错,在这西域中也称得上雄城了,听说这座长安城,建立也不过20年左右,那位唐皇确实有些本事,难怪能得父皇看重……”
仁皇子平静的说道,这一次是他亲自过来,这已足够显示大夏的礼节了。
否则的话随便派出一路使者,大唐也不敢多说什么,并且还要派人热烈欢迎。
“殿下,唐安民能力是有的,当年若不是陛下横空出世,在那个乱世中,他说不定真的能够取代大庆,在九州天下也做出一番宏图霸业……”
于少谦也面带笑容,看着下方的长安城。
这座长安城有浓厚的九州天下文化元素,无论从建筑格局还是建筑风格,都很像当年的大庆。
这些都说明了,大唐中的一部分人,还是极其想念九州天下的。
“参见唐皇!”
仁皇子走下战争飞舟,对着唐安民行了一礼。
“仁王殿下不必多礼!”
唐安民不敢托大,也回了一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