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万雁鸣跟着父亲踏上飞往东北的航班时,石榴和二姐林彩霞也踏上了归乡之路。
得益于万雁鸣和石榴的倾力相助,那批至关重要的展会宣传物料,竟然比原计划提前完成,这让一直像绷紧弓弦的林彩霞,终于能稍稍松一口气。
再加上年关已至,辛苦忙碌了一整年的员工们早已归心似箭,需要放假休息,回家团圆,林彩霞也就破例停工放假了。
其实若不是因为石榴在广州求学,林彩霞原本并不打算回老家过年。
但想到如果她们姐妹俩都不回去,家里就只剩下日渐年迈的父母守着空荡荡的屋子,该是何等冷清寂寥……
何况,她回老家也确有要事:
与裴嘉松合作投资的地产项目已经破土动工,她必须亲自回去,实地看看进展才能踏实;
大姐在市中心的服装店,生意一直不温不火,如今林达品牌准备发力推广,那间门面也该同步升级改造了……
于是,林彩霞安排好相关事宜,这才买了些礼品,开车载着石榴踏上了回乡的旅程。
车轮碾过漫长的公路,穿越不同的城镇和田野,走走停停。
沿途风景从葱绿变成萧索,体感从温暖到寒冷——终于在万家灯火次第点亮的大年三十晚上,姐妹俩风尘仆仆地赶到了熟悉的家门口。
刚推开车门,一身旅途的疲惫还没来得及抖落,邻居家绚烂的烟花便带着尖锐的呼啸声,“咻——嘭!”一声,在墨蓝色的夜空中热烈地炸开!
刹那间,流光溢彩,璀璨夺目,瞬间映亮了门前的小院,也映亮了姐妹俩脸上的笑容。
——
大年初二,回娘家的日子。
大姐林彩云一早就带着大包小裹回来了。
除了看望父母,最主要的还是见二妹林彩霞——结算过去一年的账目,更要紧的是商量那间服装店如何搭上林达品牌推广的东风进行升级改造。
姐妹俩刚在堂屋坐下,茶还没喝两口,话头才起,院子里就传来了热闹的人声。
原来,裴嘉松和英子带着他们的女儿也来了。
自从裴嘉松认了阮小玉做干娘,这小夫妻每年初二回娘家,必定会带着厚礼来石榴家走亲戚,礼数周全。
更何况,这次彩霞和石榴都回来了,裴嘉松更是迫不及待地带着妻女赶了过来。
难得一大家子人聚在一处,屋里顿时热闹起来。
林彩霞和裴嘉松很快就聊起了合作项目的事,图纸、预算、工期……大姐久在市里,还能参加点意见,但这些话题让英子有些插不上话。
加上女儿还小,正是闹腾的年纪,在屋里待不住,咿咿呀呀地要往外跑。
石榴见状,便主动拉着英子:
“英姐,屋里闷,走,带孩子去石榴林透透气吧。”
冬日的石榴林,枝桠光秃秃的,挂着零星几片枯叶,在清冷的空气里显得有些萧瑟。
但孩子才不管这些,一看见小木屋就高兴的不得了,钻进钻出,玩的不亦乐乎,笑声清脆。
石榴和英子站在一旁,看着孩子玩耍。
“英子姐,”
石榴侧头打量了一下英子明显圆润了的脸庞和腰身,
“看你气色不错,好像……胖了点?”
英子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声音压低了些,带着点羞涩的笑意:
“嗨,不是胖了,是……又怀上了,快三个月了。”
“啊?”
石榴着实吃了一惊,眼睛睁圆,
“又怀了?你……你之前不是剖腹产吗?我听大姐说,她剖腹产后,医生叮嘱最少要间隔两年才能再生……你这……也太拼了吧?
”她的语气里带着真切的担忧。
“哪有那么死板规定的,”
英子摆摆手,笑容里却藏着一丝无奈,
“没办法呀,总得……赶紧给裴家生个儿子。”
她说完,飞快地瞥了石榴一眼,像是怕看到不赞同的神色。
石榴没立刻接话,只是弯腰捡起地上掉落的一截枯枝,无意识地捻着。
她能理解英子的处境,多少年了,农村里“没儿子不行”的执念,像盘根错节的老藤,深植在许多人的观念里,难以撼动。
英子见她不语,有些尴尬地笑了笑:
“我知道你又要说我重男轻女了……其实我也不是不喜欢闺女,只是在这地方,没个儿子撑门户,真的不行……”
石榴轻轻叹了口气,抛开枯枝,努力让语气轻松些:
“也好啊,要是能凑个‘好’字,一儿一女最理想了。”
“谁知道能不能如意呢?”
英子的手又下意识地抚上小腹,眼神里带着期待与忐忑交织的复杂光芒,
“找人算过命了,根据怀上的日子算,说是男孩。也找老中医把过脉,说脉象像是男孩。还有人说,看走路先迈哪条腿,男左女右……你看我,”
她说着,竟真的往前走了两步示范,
“我都是先迈左腿的!还有啊,”
她来了兴致,竟毫不避讳地微微掀起厚实的毛衣下摆,露出一点点尚未显怀的腹部,
“现在肚子还不太明显,等月份大了,看肚子的形状也能看出来!都说肚子尖尖的是男孩!还有那个妊娠线,有人说线细细直直的是男孩……你看我这,现在还不明显……”
她热切地分享着各种生儿子的“经验之谈”。
石榴看着英子认真的样子,一时有些语塞,这些玄妙的判断,让她不知该如何回应。
她只能尴尬地笑了笑,目光投向远处嬉闹的孩子,岔开了话题:
“对了英姐,你们今年是在裴家村过的年,还是在城里新家?”
“在城里,”
英子放下衣摆,注意力被转移,
“没回村里。家里啥都没有,冷锅冷灶的,收拾起来太麻烦,大家也都忙。”
“”那裴嘉楠呢?他没再闹别扭吧?“
“哦,他还那样,闷葫芦一个,不爱说话,心里装着事。放假回来这些天,除了帮我看看孩子,就是在沙场看场子,话更少了。”
说到小叔子,英子似乎想起什么,警惕地看了看小木屋玩耍的女儿,确认她没有听到,这才凑近石榴,声音压得更低了:
“对了,我公公现在谈了个相好的,就是他们工地上的一个女的,给工人做饭的,才刚四十吧,听说丈夫死了,还带个孩子……”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