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政找借口训斥了几位贵女一番之后,顿觉神清气爽,话题一转,重又说回国子监的推荐名额上来。
却原来,刚才那一番批评和指责只不过是一个引子,无非是想要在黛玉等人的心中强行留下男女有别的印象,最终目的却是要让黛玉和沈小姐乖乖的主动让出国子监的推荐名额。
毕竟用学政的话来说,就是这个推荐名额对于她们这两位千金小姐来说可有可无,反正她们一时兴起参加科举,不过是为了玩闹罢了,就算没有入读的资格,家里也不会管他们的吃喝,哪像是其他考生,全都是为了自己的前途和命运打拼,因此总要付出十二分的努力才行。
话里话外颇有些责怪和嫌弃的意思,似是觉得黛玉和沈小姐竟然在院试中取得了第一名和第三名的好成绩,未免有些不识抬举,挡了其他那些成绩优秀的学子的上进之路。
这也是京城周边地区的读书人,相当不待见黛玉等人的原因之一。
一方面是为了维护男子的尊严和礼教的传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此次科举,京城地区有这么多的贵女参加考试,而且竟然还让她们通通过了层层的选拔,取得了来年参加乡试的资格。
然而每届科举录取的人数都是有定额的,黛玉等贵女若是多占了一个名额,就意味着有一个学子必然要被黜落。
外人大都觉得黛玉等人是一时心血来潮,明为参加科举,实际上是来玩耍捣乱的,再说她们拢共才读了几年书,又怎么比得上从开蒙时起就寒窗苦读十几年的莘莘学子?
让这么几个只是觉得好玩来参加科举的贵女,挤占了真正一心要报效国家的读书人的上进名额,这岂不是相当不公平?
学政正是基于这样的偏见,才会当着面暗示黛玉和沈小姐识趣一点,把原本应该属于其他学子的国子监入学资格让出来,这样才不至于引来更多的非议,再有他从中斡旋一番,原本对她们大有意见的其他读书人,或许还会反过来赞她们懂得礼让。
这才算是真正把圣人的书籍读到心里去了,而并非只是流于表面、照本宣科。
房里的气氛一时间相当压抑。
诸位贵女听着学政表面上是好心的教导,实际上却是带着偏见的指责,一个个或是生气,或是沮丧,或是愤怒,或是失落,然而却还要维持住自己千金小姐、大家闺秀的身份,不好打断师长的话,只能默默的听训,好几个人都难受的把指甲掐进了掌心里。
想到自从她们决定参加科举考试之后,一步步走到今天,简直是举步维艰。
外人的冷嘲热讽和家人的不理解,最后甚至发展成为其他家族暗搓搓的打压自家,原本应该支持自己的亲人,也开始对她们的行动横加干涉,甚至最后还加以打骂。
好不容易家人才终于改变了对她们参加科举的态度,虽然至今她们还不知道是什么促成了这种改变,并且她们也顺利的通过了院试,想不到在拜见座师的时候,却又不得不受到来自师长的羞辱。
一时间,有些心智不甚坚定的人,甚至都已经产生了自我怀疑。
莫非那些人说的是对的?
身为女子,本就应该安分守时,老老实实的呆在家里,随便学学女红烹饪,懂得如何管家,成年后嫁作人妇、相夫教子就行了?
沈小姐的父亲乃是堂堂的内阁学士,同样也是一位思想固化的老学究,因此当初同样也是激烈反对她继续参加科举考试的众人之一。
后来虽然主动放开了对沈小姐参加科举考试的限制,也再没有就此事说过反对之语,但每次见到沈小姐苦读备考的时候,总是会情不自禁的摇头叹息,眼神中表露出了对她深深的失望之色,令得沈小姐心里相当纠结。
即便这次沈小姐取得了院试的第三名,父亲的脸上也没有多少喜色,闻讯之后只是说了声“知道了”就转身离去,连半句褒奖勉励的话也没有。
如今又听到学政说出这样的一番话来,沈小姐不由得更是心灰意冷,待得对方话音落下,便打算开口让出国子监入读的资格。
反正就算她拿到了这个资格,家人多半也不会允许她去同一众男子一起读书的。
不过在沈小姐开口之前,黛玉却已经抢了个先。
黛玉慢条斯理的追问学政,为何会觉得她们这些贵女参加科举只是为了一时的心血来潮、玩耍取乐?
莫非在他的眼中,太上皇就是如此不知轻重之人,为了让几个小女子高兴,就把国家的选材大典作为她们的游乐场?
若学政真是如此想的话,黛玉作为深受皇恩、刚刚被册封为县主的宗室贵女,也免不了要上一封弹劾的折子,请学政到两位圣人的面前去辨明是非了。
这顶大帽子扣的学政猝不及防,做梦也没想到黛玉竟然如此才思敏捷,这么快就抓到了他言语之中的漏洞,并且毫不犹豫的予以反击。
一时间,学政心中对黛玉暗恨不已,但表面上态度却只得软化下来,好说歹说的表示自己并没有这样的意思,只是觉得国子监中就学的全都是男学子,贸贸然突然加入两个女学生,恐怕多有不便之处,或许也会影响到国子监的教学进程。
若是他从一开始就这么说,而不是先说那些男女之别、贬低黛玉等人的屁话,或许这两个国子监的入学名额,黛玉也就随手这么让出去了。
毕竟在她看来,国子监的那些老师,还未必有自己从风月宝鉴中找到的那些前朝大儒的魂魄来的好,而且按部就班的入学还要占据相当多的时间,她其实也是并不想招惹这些麻烦的。
但学政已经表现出了他对贵女们的恶意满满,甚至还想将本来应该属于黛玉和沈小姐的入学资格牢牢的攥在手里,随便用几句话就打发走她们,黛玉可就不乐意了。
我们凭本事得来的特权,好端端的为何要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