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出发后,宋谨央迎来一位意想不到的客人。
梁王妃。
同她一并前来的还有她的小女儿:淳阳郡主。
梁王妃因为淳康世子的事,伤心欲绝,恢复了好一段时日,才有了起色。
所以当初,她只是派身边的嬷嬷登门道谢,自己却始终没有现身。
宋谨央救下淳康世子,本就是为了还淳阳郡主嫁人后的安稳日子。
所以,梁王妃的态度一点不重要。
却她没想到,大冷的天,梁王妃亲自登门了。
梁王妃长相疏朗,淳阳像她,美得大气干脆。
宋谨央见到梁王妃客客气气,见到小小的、娇娇的、软乎乎的淳阳,却彻底破防。
不仅立刻命阿留开私库,把里面适合小女孩儿的东西统统寻出来,一股脑儿塞给淳阳。
还拉着她的手不肯松,欢喜得紧。
淳阳也喜欢这个漂漂亮亮的姐姐。
一口一个“大姐姐”喊着。
梁王妃笑着制止她,“要叫姨!”
不料,一大一小都不干。
一个说叫姨岂不是叫老了她。
一个嘴巴一撇,眼里瞬间蓄满了泪。
心疼得宋谨央连忙哄她。
梁王妃苦笑着摇头。
“殿下,您可别上她的当!淳阳可淘呢,时常惹出祸事,王爷为给她善后,烦得唉声叹气。”
宋谨央眸光一亮。
“当真?”
梁王妃以为吓住了宋谨央,连忙点头。
下一秒,宋谨央激动道:“淳阳,日后有事,只管来府里寻我!天大的事,我都替你抹平。”
喜得淳阳拍手称快。
梁王妃脸色一僵。
这下子,府里府外都有了撑腰的人,淳阳的野性子可怎么得了?
宋谨央看出她的担忧,笑着宽慰她。
“姑娘家最快乐的时光,就这么几年。及笄后,上孝公婆、下教儿女,还得宽容大度得接纳一个又一个侍妾。难得淳阳天性淳良,你便由着她去吧。”
梁王妃对宋谨央的说辞深以为然,叹了口气揭过不提。
“殿下,您可是我的大恩人呐!”
“救淳康,不过举手之劳。”
梁王妃连连摇头,坚称若不亲自走这一趟,连觉都睡不着呢。
原来,宋谨央的布局,不仅救下淳康世子,甚至将害他的人挖了出来,彻底清除了隐患。
说到正事,梁王妃顿住话头,阿留见机行事,说带淳阳郡主去堆雪人,将人带了出去。
梁王妃这才凝神静气,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告诉宋谨央。
自从淳康被救回后,那些山寨里的人顺势留在府里。
有些去了庄子,有些直接留在前院。
大寨主会耕种,去了庄子,二寨主会算账,留在前院,成了账房先生。
不过,他初来乍到,受到老人的排挤。
他不恼,只管跟在大账房身后办事。
大账房见他虚心好学,还很聪明,倒升起了爱才之心,又见他品性不错,就给了他一部分的活计。
渐渐的,他发现了采买的问题。
但那人藏得深,花样百出,无法确定是谁玩花样。
他试图以点为面,抽丝剥茧,破除迷雾。
但迟迟无法解惑。
偶然一日,大账房说起王妃用人。
大赞其手段了得。
王府内所有差事,每半年一轮。
就是怕有下人在一个地方待得久了,权势过大,生出贪婪之心。
他瞬间如醍醐灌顶,结合年月、差事查看账目,果然发现端倪。
梁王妃笑得欢,“大公主,您可知那贪腐的下人,是谁的人?”
宋谨央见她这么问,心中就有了底。
“可是孟侧妃?”
“正是!她身边的奶嬷嬷,一家子都任了肥差,养大了胆子。
大账房知道后,将事情捅到我跟前。
我差人绑了人,结果你猜怎么着?
人一眼就认出,当初到寨子里,给五百两银子,要求撕票的人,正是那个奶嬷嬷的大儿子。”
这下子捅了马蜂窝。
连王爷都气得七窍生烟。
淳康可是王府继承人,连王爷都没想到,自己的枕边人竟然如此歹毒。
就算再宠爱的女人,哪能比得了嫡嫡亲的继承人?
“王爷在大事上,还算拎得清,没被美色弄昏头,当场打杀了孟侧妃的奶嬷嬷,将孟侧妃送去了庄子。”
梁王妃此战大获全胜。
自然对宋谨央千恩万谢。
“殿下,我明白得很!明面上赞王爷是非分明,其实,哼哼,男人有几个不被美色所惑?”
王爷之所以这么快就把人送走。
因为,孟侧妃是灵州孟家人。
“女人再宠,一旦威胁自己的地位,也不会多心疼一秒钟。”
宋谨央哑然。
不得不承认,梁王妃说得对。
“殿下,若不是你计谋出众,废了陈王,剿了灵州孟家,哪有我如今的舒坦日子?”
梁王爷自从这事以后,心中对王妃和世子抱有愧疚,更后怕再遇上这种蛇蝎女子,冲子嗣下手。
从此除了正室,再也不偏宠哪个妾室。
再宠爱的妾室,也没了当初孟侧妃的待遇,绝不可能越过王妃去。
宋谨央也替梁王妃感到高兴。
更替淳阳大松口气。
淳康世子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继承王爵,已然是板上钉钉的事。
这么一来,淳阳嫁人后,王府依旧是她的依仗。
不再会被庶弟把控一切。
只不过,她还是得关心着些。
绝不能再让淳阳嫁入薛家。
梁王妃离开前,还说原先准备向宋谨央学,把自家庄子上的余粮,送去户部。
但被狄德康拒绝了,说粮食够了。
她也没强求,打算腊八的时候,施粥用。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宋谨央送走梁王妃便蹙起眉头。
狄德康到底是什么意思?
为何拒绝梁王妃的粮食?
宋谨央向来不会为想不通的事,多费心思。
只不过,她仍叮咛阿留,派人多关注户部。
北疆的灾情,因为粮食充足,没有引发乱象。
燕王手段也很了得。
大队粮草行程缓慢,他带领先头部队,带小部分粮食,轻装简行赶到北疆。
第一时间生火烧粥,先让饿久了的灾民,有薄粥解饥。
粥虽然很稀,但却让百姓看到了希望。
燕王亲自分发热粥,再三保证,大批粮食在来的路上,肯定能让大家吃饱肚子。
民众信服了燕王,秩序井然地领吃食。
三日后,大批粮食果然运送到,饿得面黄肌瘦的灾民,顿时欢呼起来。
纷纷跪地磕头,高呼“皇上万岁!”
燕王适时发声,说此事粮食是大公主提供的。
一听到大公主的名号,灾民顿时激动得热泪盈眶。
向着京城的方向磕头谢恩。
一片向好的局面,却在回程时被打破。
不知怎么的,在经过一段山崖时,燕王乘坐的马车,车轴断裂,车子倾倒,燕王滚落马车,坠入山崖。
但好在半山腰有一株松树,接住了燕王下坠的身子。
燕王性命无忧。
正当大家松口气的时候,却发现大事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