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万……”罗彦轻声重复着这个数字,指尖摩挲玉镇纸的动作骤然停住。他缓缓闭上眼睛,眉头拧成一个深深的川字。营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刚才的欢腾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只剩下烛火燃烧时细微的噼啪声。众将脸上的笑容也僵住了,一个个垂头不语,方才的喜悦如同被冷水浇灭,只剩下沉甸甸的沉默。
罗彦睁开眼时,眼底已布满红丝。他清楚地记得,战前制定计谋时,是他亲自拍板,让这水军作为诱饵,故意示弱引诱程普等人率军登岸。那些将士明知可能有去无回,却依旧义无反顾地执行了命令,最终成为了这场胜利的牺牲品。这份胜利,是用一万条鲜活的生命换来的,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破碎。想到这里,他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沉重得几乎喘不过气,那份不安远比胜利的喜悦来得汹涌。
“陛下不必忧伤。”一道温和却坚定的声音打破了沉默。郭嘉一袭青衫,站在众将之中,虽无铠甲在身,却自有一股运筹帷幄的气度。他上前一步,拱手行礼,目光诚恳,“这些将士都是为了大新帝国的统一大业而牺牲,他们以血肉之躯铺就了太平之路,死得其所。待天下一统,四海升平,他们的家人也能安享盛世,这便是对他们最好的告慰。”
罗彦闻言,沉默良久,随后缓缓站起身。他的动作不算迅猛,却带着一种决绝的力量,玄色龙袍在他身后展开,如同展开一片深邃的夜空。“传朕旨意!”他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却异常坚定,“即刻统计此番战死将士的名单,逐一核实其家眷信息。凡战死将士,皆赐予十倍抚恤金;其家眷免赋税五年,徭役全免;家中子女无论男女,均可进入帝国书院学习,从启蒙到科举,所有开支一律由官府承担!”
“臣领旨!”蔡瑁猛地抬头,眼中满是震惊与感动,随即重重叩首,声音哽咽,“陛下仁慈,将士们在天有灵,定当感念圣恩!”
其余将领也纷纷单膝跪地,甲胄碰撞发出整齐的声响,震得地面微微发麻。“陛下仁慈,吾等誓死效忠陛下!”他们的声音铿锵有力,带着发自内心的敬佩与忠诚。方才因伤亡人数而产生的沉重,此刻被这份体恤民情的圣意所温暖,军心愈发凝聚。
罗彦抬手,声音缓和了几分:“诸位免礼吧。”
众将领起身,垂手侍立,目光灼灼地看着天子,等待着下一步的指令。
魏延上前一步,眼中闪烁着建功立业的光芒,朗声说道:“陛下,如今东吴水军全军覆没,长江天险已不足为惧。末将建议,即刻出兵,兵临柴桑,一举剿灭东吴残余势力!随后挥师江夏,荡平荆汉刘备,早日完成天下一统的大业!”
“请陛下出兵柴桑!先破东吴,再灭荆汉,一统天下!”吕布、徐晃、华雄等将领异口同声地附和,声音震耳欲聋,营内的战意再次升腾起来,几乎要冲破营帐。
罗彦看着麾下群情激昂的将领,嘴角终于勾起一抹淡淡的弧度,那抹沉重依旧萦绕在心头,却多了几分运筹帷幄的从容。“是时候,去见见朕那位便宜老丈人了。”他轻声说道,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玩味——
随即,他收敛神色,目光锐利如鹰,下达了命令:“吕布听令!”
“末将在!”吕布上前一步,单膝跪地,声如洪钟。
“命汝为主将,庞德、张合为副将,庞统为军师,率领十万大军,即刻启程前往江夏,攻打刘备!务必牵制其兵力,不可让他有机会驰援东吴!”
“末将领命!”吕布重重叩首,眼中闪过一丝嗜血的兴奋,这是他归降罗彦以来,第一次让他为主将领兵出征,这代表罗彦对他的信任。
“其余诸将,随朕率领剩余大军,即刻开拔,直取柴桑!”罗彦的声音掷地有声,“此番一战,定要彻底平定江东,为一统天下奠定根基!”
“遵命!”众将领齐声应和,声音里充满了必胜的信念。甲胄碰撞声、脚步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出征的序曲。
与此同时,九江吴军大营内,却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
大营内灯火通明,帅帐之中,孙策与周瑜相对而坐。孙策身披银甲,面容英挺,眉宇间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焦躁,他时不时地看向帐外,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几。周瑜则一袭儒将服饰,手持羽扇,看似从容,眼底却也藏着几分期待与不安。案上摆放着早已冷却的酒菜,两人却丝毫没有动筷的心思。
“公瑾,汝说子烈(程普字)他们为何还没有消息传来?”孙策终于忍不住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担忧道:“按照咱们的计划,昨夜三更便该奇袭新军水寨,此刻早该传回捷报了。”
周瑜轻摇羽扇,也有一丝不安,但想了想,此番火烧新军之计,他曾反复推敲,每一个细节都亲自把握,没有出过披露,罗彦应该看不出来的。沉吟道:“伯符放心,程老将军经验丰富,韩当、周泰两位将军勇猛过人,此番奇袭咱们谋划已久,新军定然防不胜防。或许是沿途耽搁了,再等等看。”话虽如此,他的羽扇却摇得更快了,显然也对迟迟未到的捷报感到不安。
就在这时,帐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斥候惊慌失措的呼喊道:“报——紧急军情!”
孙策与周瑜对视一眼,心中同时咯噔一下。孙策猛地站起身,沉声道:“进来!”
一名斥候跌跌撞撞地冲进帐内,身上的铠甲沾满了泥泞与血污,头发散乱,脸色惨白如纸,嘴唇颤抖着,几乎说不出完整的话:“将军……不好了……程将军……程将军中了新军的埋伏!咱们的水军……全军覆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