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是打算一个人去姑姑家,结果母亲的意思是让周洋带着姬蓝烟一起去。
主要是根据当地的习俗,按照当地的规矩,像周洋这种已经和姬蓝烟确定了关系的,基本上那就是一家人了。
那么按理说就应该带着新媳妇串串门走走亲戚啥的。
本来这种事情应该是放在正月里的,不过因为特殊原因,只能将这件事情放在腊月进行。
明天家里杀年猪肯定是来不了了,后天都决定离开了,所以时间只能定在今天下午。
另外像周洋大伯家,还有舅舅家,其实也是需要去串门的。
不过舅舅明天会过来吃杀猪饭,所以这一趟路周洋就省下了。
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亲戚,周洋也不打算继续交往了,毕竟这以后自己也不在这边生活了,交往啥的也没有太大的必要。
这也是很多年轻人所要面临的一个问题,比如很多年轻人在外面打工,然后在外面买了房子。
这时间长了,回老家的时间以及次数就会越来越少,等父母去世了,很多人可能几年都不会回来一趟。
所以有些亲戚该丢的自然也就丢了,就拿周洋他们这个队来说,过年的时候还有那么几个人。
你像平时,除了几个老人之外,基本上看不到年轻人。
姬蓝烟是很少坐这种电动车,所以比较感兴趣,于是要求周洋将骑车的主动权交给她。
好在现在乡村的道路都铺成了水泥路,而且也没什么车辆,所以周洋也就让姬蓝烟学着骑着玩了。
毫不夸张的说,这还是姬蓝烟长这么大以来第一次骑这玩意儿。
不过这东西并不是玩具,骑了一会也就没多大兴趣,甚至在姬蓝烟看来,这电动车还不如自行车。
两人一边骑着车一边聊着天,聊着聊着,周洋就聊到了姑姑和舅舅小时候对他好的话题上。
“老公,你有舅舅,有大伯,有姑姑,也有姨娘,那你说这些关系谁最亲。”
“有人说舅舅为大,也有人说姑姑比较亲,还有人说大伯是家里人,针对于这些关系你是怎么看的?”
姬蓝烟的这个问题,周洋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回答。
其实这个问题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因为这问题本身就没有答案。
“蓝烟,我这么跟你说吧,凡事都没有一个绝对性的,所以我们只能用大多数或者说普遍现象来说这件事情。”
“从血统上来讲,大伯叔叔这边是要亲一些,因为大伯也好,叔叔也不,跟父亲他们是亲兄弟,这血缘关系是最近的。”
“当然啦,舅舅跟母亲也是兄妹或者姐弟,那么从血缘关系来讲,是跟叔叔大伯之间的血缘关系是一样的。”
“但是人类讲究的是父系社会,也就是说,你走亲戚这一块都是跟着父亲这边走的,所以大伯,叔叔这一块要更近一些。”
“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你们是一个姓。”
“但这是理论上的,实际上舅舅要比叔叔伯伯要好,因为你的叔叔伯伯很可能会分你的家产,但是你的舅舅不会。”
“所以古人的智慧早就想到了这一点,于是就定下来了一个娘舅为大这个说法,在古代兄弟之间发生的矛盾,来解决家事的不是叔叔,大伯,而是舅舅。”
“兄弟之间分家,来主持分家的不是叔叔,大伯,而是你的舅舅。”
“所以在以前,不敢说全都是,但是人们公认的一点就是舅舅比叔叔伯伯要亲。”
“那么再说一下姑姑和舅舅姨娘之间的关系,首先从血缘关系来讲,舅舅姨娘跟姑姑,这三种关系是一样的。”
“但不同的是,就像我之前说的,人类是以父系为主的,所以站在孩子的角度来讲,首先是姑姑最亲。”
“10个小孩有9个小孩怕舅舅,但可能只有一个小孩怕姑姑的,之所以会造成这样的一个现象,主要就是因为舅舅可能对你比较严格,而姑姑只会对你进行疼爱。”
“那么这种关系从小他就培养出来,所以当你长大了以后,你可能会尊敬你舅舅,但是很少有人会跟舅舅去亲近。”
“那么再说一下姨娘,在别的地方不知道,在我们这里有个说法,叫做姨娘亲不为亲。”
“其实这一点,跟夫妻社会还是有关系的,因为你的姨娘严格意义上来讲,是你母亲的姐姐或者妹妹。”
“然后又出嫁,去了另外一个家庭,那么你这个姨娘所面对的基本上大部分都是婆家的人或者是娘家。”
“所以我们这边还有一个说法,那就叫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四代直接了。”
“当然了,我这里说的只是我个人的见解,而且也不是绝对的,只能说大部分情况是这样子的。”
“也有的孩子舅舅不疼,姑姑不爱疼,反而是觉得姨娘很亲切,我们只能说这种情况有但不会很多。”
“再说你如今的这个社会,独生子女会越来越多,以后很可能连兄弟姐妹都没有了,哪来的所谓的舅舅姨娘和姑姑?”
“另外还有一句话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那就是父强则姑亲,母强则舅亲,自己强全是亲,自己弱则没有亲!”
“所以谁亲谁疏,不是取决于你的这些亲戚,而是取决于不知道你父母有没有本事,你自己够不够强大!”
“还是那句话,这些东西,不能一概而论,也就是说不能一棍子打死。”
“我所能保证的,就是说对我好,谁在我困难的时候帮助过我,那么我就认为谁亲。”
姬蓝烟就这么听着,说实话周洋说的这番话,她基本上是认同的。
有句老话叫做打铁还得自身硬,这亲戚之间同样也是如此,你自己有本事了,有出息了,不是亲,都是亲。
“老公,既然你舅舅和你姑姑对你这么好,而我们现在又这么有钱了,为什么我们会多给他们一点钱吗?”
“反正我们也不在乎这一点,你说呢?”
周洋笑着摇了摇头,其实这个问题他之前也考虑过。
按照他现在的资产,就算给这个亲戚几百万,上千万,他也不是舍不得。
但是有句成语叫做——过犹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