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二你放心吧,这件事情皇阿玛给你摆平!”
从前弘时作为皇子的时候,就是嚣张霸道,横行无忌的主儿,如今成了皇上的老子,那更是肆无忌惮,嚣张横行的本事更上一层楼,必然不可能让自己受气的。
而关于住处这件事儿,他是一点儿纠结都没有,在弘时看来,这皇宫就是自己的家,他爱住哪儿就住哪儿,想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哪里轮到其他人来置喙?还想对他家的事情指指点点的,你就看他抽不抽对方就完事儿了!
作为一个大孝子,弘时第一个想到了自己的额娘。
“额娘要住,自然就要住最大最好的宫室,放眼整个宫里,唯有慈宁宫再适合不过!”
在弘时的心里,自家额娘就是最好的,都是太皇太后,那个蒙古老太太能住得了慈宁宫,自己额娘自然也能住得!
反正自己额娘天下第一好!咱不差啥!
提起慈宁宫,李静言和弘时母子两个一向厚脸皮,自是不觉得有什么,倒是永琏,张了张嘴,很想提醒一句。
慈宁宫不只是一个住所,亦具有重要的意义,圣祖皇帝(康熙)感念孝庄文皇后的功绩,祖孙情深……慈宁宫已经空置许久,连孝惠章皇后和先帝的生母太后乌雅氏都没住进慈宁宫,如今皇祖母突然住进去,只怕是又引来前朝的一番争议是非。
永琏张嘴就想要提醒,可是话到嘴边儿,他又惊觉此言不妥。
自己作为晚辈,开口劝说祖母不让她住进慈宁宫,这好像自己不孝似的!
而且私心里永琏对于自己的祖母也是十分敬爱孝顺的,并无阻拦之意,只是他一个小年轻初初登基,难免还是有些战战兢兢,思虑良多。
如今再想来,为了自己祖母过的安适舒心,便是前朝有所争议又有何妨?
永琏心中思量权衡,李静言又何尝不是暗暗观察对方的态度,见其只是犹豫了一瞬便坚定了决心立场,并没有再多说什么,李静言不由暗暗点头,对于自己的催眠洗脑功力十分满意。
如若新帝真的是个不孝顺的白眼儿狼,那可是会影响自己的养老啃孙大计的,所以李静言对此自然是十分的关注警惕。
为此她早做准备,从小对孙儿们催眠洗脑,防的就是这样的情况,如今永琏成了皇帝,更是会时时关注对方的态度,一旦发现有什么不妥,立刻加大洗脑的力度,杜绝一切意外的可能。
毕竟若要换一位更加听话的皇帝上位,那可是十分麻烦的,而且还容易横生波折,不到万不得已,李静言并不想进行这样的操作。
眼见小二通过了一重考验,母子两个对视一眼,弘时也继续说着自己的安排:“皇祖皇贵太妃(敬贵妃)一向与额娘您交好,之前还一直帮忙带着这群孩子,统领后宫事务……可谓是劳苦功高。”
“依儿子看,不如就将其安置在寿康宫吧,正好紧邻额娘您的慈宁宫,以后你二位说话也方便。”
这都是早就商量好的,如今李静言闻言,自是赞同的点点头:“嗯,不错!这样安排甚好!”
敬贵妃作为盟友,之前可是没少帮李静言操心带孩子,后期对方执掌公务的时候,也没少为他们这一脉提供方便,传递消息……
如今功成身退,到了分享胜利果实的时候,李静言自然也不会忘了对方的好处,让好姐妹有一个舒适愉快的养老生活。
李静言:让小冯住我的旁边,既独立又宽敞,还方便我们来往。
最重要的是,更方便她继续帮我带孙子孙女以及将来的曾孙们,如此岂不是一举两得?
(?′?`?)
相信有这么多的孩子在,好姐妹的养老生活必然丰富多彩,充满活力,肯定不会寂寞的。
好姐妹冯若昭:呵呵~说穿了还是想让我帮你带孩子呗?
合着我这个带娃保姆还是终身制的?到七老八十了还得继续干?
╮(︶﹏︶)╭
“至于儿子嘛,就继承皇阿玛的住处,住在养心殿好了。”
“正好这养心殿挨着慈宁宫,以后儿子来孝敬额娘也方便。”
李静言:自己住在慈宁宫,一边儿是好大儿,一边儿是好姐妹,膝下还有一群小孙子孙女逗弄,这样的日子简直不要太爽,哈哈!
ヾ(??▽?)ノ
至于先帝的其他妃嫔们以及更上一辈,圣祖皇帝(康熙)一朝这太妃们,能满足条件,让孩子接出宫的,去孩子们那里养老,其余的弘时则是大手一挥,通通迁居到畅春园当中,让老太妃们腾出地方,在行宫养老吧!
“再然后就是小二你的额娘了……”
对这个名义上的妻子,弘时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感情,先帝下旨将其扶正,也是政治上的需要而已。
于弘时而言,对方也不过是他众多的女人之一,没什么特别的,所以在安排住处的时候,他也没考虑一定要将对方安排在自己周围。
“太后~就住在宁寿宫吧。”
而弘时的其他妃妾儿女们,他也没打算将这些人都留在宫中。
年龄小的孩子和他们的母妃就都留在宫中,皇子皇女们仍旧住在阿哥所,而妃嫔们则是住在宁寿宫一带的养性殿,乐寿堂等地。
其余年长一些的儿女和大部分的女人则是迁居圆明园,为皇宫腾出一些地方。
反正在弘时的打算里,自己也是要带着额娘在皇宫和圆明园轮流住的,倒也不用担心行宫的子女妃嫔被彻底冷落的情况。
而他真若是想见谁了,直接召见便可,又不是真的见不到了。
“乾坤清宁,作为皇帝皇后,天下之主和中宫皇后,当然是要住在乾清宫和坤宁宫了!”
闻听此言,永琏立马拱手行礼,连连推辞:“皇阿玛,儿子和皇后作为晚辈,怎能如此大动干戈?”
“就连之前皇玛法和两位皇后都未曾入住乾清宫与坤宁宫,儿子我又何德何能?”
“依儿子看,不如儿臣与皇后另择居处吧……”